新訊評測

MSI RTX 2060 GAMING Z 開箱測試

NVIDIA 在月初的時候正式發布了 RTX 2060,這張卡是 RTX 系列中最入門的,至少目前看到的規劃是如此,再往下就不是 RTX,而是 GTX,據稱將會有 GTX 1660 系列,至於 RTX 與 GTX 的差異就是在於 RT Core 以及 Tensor Core,也就是前者可支援光線追蹤技術以及 DLSS 深度學習超級採樣,不過這兩項技術目前有支援的遊戲並不多。

公版規格的部分,NVIDIA RTX 2060 採用 TU106 核心,有1920個CUDA,240個 Tensor Core 和120個 RT Core,核心時脈為1365MHz,Boost 1680MHz,記憶體搭配 192bit GDDR6,容量6GB,時脈14Gbps,TDP 160W,需要1個8pin供電,輸出埠有2個DP、1個HDMI、1個DVI。

此次入手開箱的是 MSI RTX 2060 GAMING Z,屬於超頻版,核心 Boost 為1830MHz,比預設要多150MHz。這張目前還未看到有販售,不過最近電玩展上應該可以看得到。


01.jpg

MSI RTX 2060 GAMING Z 採用 Twin Frozr 7 散熱設計,搭載兩顆 TORX Fan 3.0 雙滾珠軸承風扇,扇葉上有特殊的弧形以及鰭狀設計,可以有更好的散熱且更低的噪音,另外在顯卡外框也有 RGB 燈效,支援 Mystic Light 軟體控制,可同步其他周邊。

02.jpg

RTX 2060 GAMING Z 外觀風格樣貌與 RTX 2070 GAMING Z 相同,不過整體長度是略短一些。

03.jpg

散熱器厚度是超過兩個slot,所以也是得占用到3個卡槽。

04.jpg

散熱器長度超過 PCB 長度。

05.jpg

風扇尺寸8.5公分,TORX Fan 3.0 雙滾珠軸承風扇,葉片上有特殊的弧形以及龍鰭造型。

06.jpg

頂部,左側有 MSI Twin Frozr 7 的字樣,右側有 GEFORCE RTX。

07.jpg

MSI Twin Frozr 7 這部分有燈效,支援 RGB MYSTIC LIGHT。

08.jpg

需要外接1個8pin。

09.jpg

背面有金屬強化背板,避免彎板兼具散熱。

10.jpg

金屬背板上面有髮絲紋處理。

29.jpg

散熱器是明顯超過 PCB,側邊可以看到外露的熱導管。

11.jpg

輸出埠有3個DP、1個HDMI。

12.jpg

這張卡的長度是24.5公分。

13.jpg

拆解看一下內部細節,PCB 除了背部有金屬背板之外,正面也有針對記憶體、供電部分披覆金屬散熱片。

14.jpg

15.jpg

16.jpg

金屬背板內側貼有絕緣塑膠片,不過在GPU、記憶體的部分不像 RTX 2070 有貼上導熱膠,可能 RTX 2060 溫度比較不高。

17.jpg

採用7相供電設計,電感上有 MSI 龍紋標誌。

18.jpg

21.jpg

GPU 採用 TU106-200A 晶片。

19.jpg

記憶體是 Micron 顆粒編號 8XA77 D9WCW。

20.jpg

RTX 2060 GAMING Z 的散熱器也是相當大。

22.jpg

與 GPU 接觸的部分採用銅鍍鎳底座,並且有4根熱導管穿插。

23.jpg

24.jpg

25.jpg

測試之前先來看看燈效的部分,在風扇上下兩側以及頂部有 RGB 燈效,預設是多彩流體變換。

26.jpg

27.jpg

28.jpg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7-8700K @ 4.8GHz
CPU Cooler: Tt Water 3.0 Extreme S
RAM: GSKILL DDR4 3200 8GB x2
MB: MSI Z370 Tomahawk
VGA: MSI RTX 2060 GAMING Z
HDD: Maxiotek 512GB、Seagate 2TB
PSU: IN WIN SI 1065W
OS: Windows 10 64bit

基本 Benchmark 效能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9127
Graphics score:9390
Physics score:20828

31.jpg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4529
Graphics score:4320
Physics score:20956

32.jpg

3DMark Time Spy:8054
Graphics score:7971
CPU score:8561

33.jpg

3DMark Time Spy Extreme:3668
Graphics score:3614
CPU score:4008

34.jpg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96.5

35.jpg

遊戲效能測試

《刺客教條:起源》

aco.jpg

直接使用內建的 Benchmark 效能測試,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 2560×1440 以及 3860×2160 兩種解析度。

2560×1440:8059
FPS 平均:66

36.jpg

3860×2160 :5026
FPS 平均:41

37.jpg

《戰地風雲1》

47.jpg

畫面特效設定套用最高,測試 DX11。測試項目為戰役浴血之戰裡面的第一關絕頂表現,從一開始開著MK.V坦克紀錄120秒,取平均張數。

解析度 2560×1440:100.2
解析度 3840×2160:56.7

38.png

《極地戰嚎5》

fc5.jpg

直接使用內建的 Benchmark 效能測試,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 2560×1440 以及 3860×2160 兩種解析度。

2560×1440:78

39.jpg

3840×2160:40

40.jpg

《FINAL FANTASY XV》

ffxv_rtx_bench_5.jpg

FINAL FANTASY XV 的 Benchmark 測試軟體,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 2560×1440 以及 3860×2160 兩種解析度。

2560×1440:5977

41.jpg

3840×2160:3392

42.jpg

《俠盜獵車手 V》

gta5.jpg

影像設定全開或最高,進階影像開啟長陰影、高解析度陰影、飛行時啟用高畫質串流,進階視野與陰影距離則是調至最低,反鋸齒FXAA開啟、MSAA關閉。
測試項目為遊戲自帶的 Benchmark。

2560×1440 Pass 1:75.2
3840×2160 Pass 1:41.1

43.png

《古墓奇兵:崛起》

rottr.jpg

直接使用內建的 Benchmark 效能測試,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 2560×1440 以及 3860×2160 兩種解析度。

2560×1440:88.64

44.jpg

3840×2160:46.96

45.jpg

溫度與功耗
裸測平台,室溫25度。
待機時核心溫度在39度,風扇轉速0,還未到60度的工作溫度。待機時全機功耗為72W。

51.jpg

執行 Furmark 燒機測試,溫度最高控制在67度左右。測得平均張數是129,最大張數是131,差異甚小,幾乎沒因為溫度控制而掉速。執行 Furmark 時全機功耗為292W。

52.jpg

超頻測試
RTX 2060 一樣有支援自動超頻功能,MSI Afterburner 超頻軟體目前已經有整合 Overclocking Scanner 在裡面,在核心時脈裡面左側有一個類似WIFI的訊號圖案,按下去之後會出現一個時脈與電壓關係的視窗,按下右上角的 OC Scanner 就會開始偵測超頻幅度,以下是自動超頻所套用的時脈,Boost最高1906MHz,比預設要多了76MHz。

53.jpg

不過個人還是習慣手動,稍微抓了一下最高可過測3DMark的超頻幅度,核心時脈+90MHz,Boost最高1920MHz,記憶體從1750MHz調至2000MHz,風扇轉速設定80%。以下括弧後面為預設值的成績。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9871(9127)+8.2%
Graphics score:10218(9390)+8.8%
Physics score:20957(20828)

54.jpg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4902(4529)+8.3%
Graphics score:4693(4320)+8.6%
Physics score:20952(20956)

55.jpg

3DMark Time Spy:8678(8054)+7.7%
Graphics score:8657(7971)+8.6%
CPU score:8802(8561)

56.jpg

比較一下先前同平台所測的 RTX 2070、RTX 2080、RTX 2080 Ti。

61.png

小結
NVIDIA RTX 2060 標榜1440p解析度下順跑,這張 MSI RTX 2060 GAMING Z 是超頻版本,所以效能上會比標準版還要高一些,上面幾個遊戲大作特效全開的測試下是沒甚麼問題的,最低都還有66張左右,調高至4K解析度則是平均張大概會剩下40,部分較吃力的場景可能會有明顯卡頓感,整體效能是與 GTX 1070 Ti 差不多,實際上價格定位也是,目前 GTX 1070 Ti 已經退位了,RTX 2060 剛好遞補價格帶,最主要的差異在開頭有提到,就是光線追蹤、DLSS,不過就目前而言是比較看不到優勢,畢竟少數遊戲支援。

MSI RTX 2060 GAMING Z 這張在溫度與噪音控制上還不錯,Furmark 燒機大概會控制在67度左右,風扇轉速不高,裸測沒有明顯聲音,燒機時的效能也沒有因溫度控制而掉速,也就是散熱的效能是不錯的,至於超頻的部分也都還有一些空間,手上這張核心可以在往上+90MHz,記憶體有相當大空間,同先前所測 RTX 2070、RTX 2080,使用的 GDDR6 可能時脈抓得比較保守一些,上到1900MHz以上應該沒甚麼問題,上面所測超頻之後還能夠在提升8%左右的效能。

zxcvb680

榮譽會員
已加入
2/5/09
訊息
1,886
互動分數
10
點數
38
年齡
35
RTX 2060 GAMING Z 感謝大大分享. RTX 2060取代GTX 1070TI.

期待大大測試RTX 2080 TI Lightning Z
 

a5353664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1/2/12
訊息
190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年齡
33
現在的顯示卡似乎噪音都不會太大
大概是智能風扇配合一些設計的關係吧
這張卡感覺很適合通常使用
穩定用到換機搞不好可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