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I 在 Intel 700 系列主機板上面目前有兩張 mini-ITX 主機板,分別是先前推出的 Z790I EDGE WIFI 以及近期推出的 B760I EDGE WIFI DDR4 ,兩者從型號上就可以看得出來晶片組上的差異與後者是支援 DDR4 記憶體,晶片組就不用說 B760 肯定是便宜一點,而記憶體雖然目前都便宜,但 DDR5 與 DDR4 還是有點落差,所以整體在搭建小鋼炮主機的平台建置上後者還是可以省下不少。
MSI B760I EDGE WIFI DDR4 採用清新白色包裝,主要也與本體散熱片採用銀白色呼應。
主要特色,加大散熱片、8+1+1 VRM 相供電設計、Lightning Gen5 ( PCIe 5.0 )、WiFi 6E + 藍牙 5.2。
配件有說明書、龍紋與標籤貼紙、RGB 連接線、無線天線、1條 SATA、 M.2 螺絲。
外觀當然就是 mini-ITX 尺寸,標準的17×17公分,黑色的 PCB 搭配銀白色的散熱片。由於是採用 Intel B760 晶片組,所以擴充性在該尺寸上還算是不需要用到堆疊式設計。
B760I EDGE WIFI DDR4 供電上面採用了大型散熱片,整體風格相比 Z790I EDGE 是一致,不過採用供電相較少一點,所以也省去了被動式風扇以及熱導管。
從側邊也可以看到有鰭片形狀設計增加散熱面積。
供電為直出8+1+1相,在與散熱片接觸的部分也加上了 7W/mk 導熱墊。
CPU 為1個 8pin。
2個 DDR4 記憶體插槽,最高可擴充64GB,支援 DDR4-5333 (超頻)。
4個 SATA、1組 USB 3.2 Gen 1、1個 USB 3.2 Gen 2 Type-C。另外在側邊仍保有簡易的 DeBug 燈。
中間的散熱片主要針對晶片組以及下方的1個 M.2 擴充槽。另外當然一定要保留小鋼炮必須的 PCIe x16 插槽,該規格為 PCIe 5.0 x16,插槽側邊有金屬護甲。
前置 IO 連接埠的位置在前置音效與 USB 中間位置。
PCIe 插槽側邊有1個 M.2 ,規格 PCIe 4.0×4,散熱片內側舖有導熱墊。
音效晶片為 Realtek ALC890 晶片組。
後方 IO 埠,4個 USB 3.2 Gen 1、1個 DP、1個 HDMI、1個 USB 3.2 Gen 2、USB 3.2 Gen 2 Type-C、2.5Gbps 網路(RTL8125BG)、無線天線埠(Intel WiFi 6E)、3個音源輸出入。
另一個 M.2 在背部,支援 PCIe 4.0×4 規格。
BIOS 簡介
基本上 B760I EDGE WIFI DDR4 的 BIOS 也與之前開箱過的 B760 TOMAHAWK WIFI 大同小異,雖然都有超頻選項,但礙於晶片組關係,還是無用武之地。
B760 上一樣保留超頻選項,但 CPU 的部分是沒啥用的,因為晶片組限制關係。這裡面最主要還是記憶體超頻。還有 CPU Cooler Tuning 可針對散熱器選擇,這部分與處理器功耗限制有關。
記憶體調整選項。
DigitALL Power 選單。
進階 CPU 選項。
BIOS 內調整溫度與風扇轉速對應關係。
簡易模式,可用來觀看硬體資訊以及快速開關一些功能。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9-13900K
CPU Cooler: MSI MEG CORELIQUID S360
RAM: GSKILL DDR4-4000 8GBx2
MB: MSI B760I EDGE WIFI DDR4
VGA: MSI RTX 4070 Ti Gaming X Trio
SSD: GIGABYTE AORUS RAID SSD 2TB
PSU: MSI A1000G PCIE5
OS: Windows 11
CPU-Z
CPU Single:917.2
CPU Multi:15806
SuperPI 1M:5.978s
CPUmark99:908
SuperPI 8M:1m0.337s
Memory Benchmark
Read:62810 MB/s
Write:57822 MB/s
Copy:58106 MB/s
Latency:81.0 ns
7-Zip 21.00
壓縮:90314 MIPS
解壓縮:203470 MIPS
整體評等:146892 MIPS
x264 FHD Benchmark:132
POV-Ray:21.79s
CINEBENCH R15
OpenGL:367.81 fps
CPU:5648 cb
CPU 單核心:319 cb
CINEBENCH R20
CPU:13625 pts
CPU 單核心:844 pts
可以看到 13900K 在多核心效能上似乎都比較低一點,這部分主要是因為功耗設定於 AUTO 的關係,在這張板子上最高是253W(BIOS),保守設定的關係,下方可以看到溫度最高只到84度,一般 13900K 在無功耗限制應該都會達到100度左右。這部分可以透過手動來解鎖,可以參考最後面的說明。
CINEBENCH R23
CPU:35761 pts
CPU 單核心:2211 pts
V-Ray:25089
V-Ray GPU CUDA:2313
V-Ray GPU RTX:3088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26500
Graphics score:27307
Physics score:49965
3DMark Time Spy:21969
Graphics score:23153
CPU score:17034
3DMark CPU Profile
1 thread:1232
2 threads:2371
4 threads:4695
8 threads:8820
16 threads:11093
Max threads:14641
Nero Score:11396
CPU:2866
GPU:8530
CrossMark
總分:2466
生產力:2363
創造力:2543
反應:2552
Geekbench 5
Single:2195
Multi:19085
解鎖 13900K 限制
在 BIOS 預設下這張 MSI B760I EDGE WIFI DDR4 的限制比較大一點,尤其是使用 Core i9-13900K,預設情況下是無法發揮到完全效能,這部分可以透過手動來解鎖,可以到 BIOS 內 Overclocking\Advanced CPU Configuration 裡面,下圖紅框框的部分拉到最高,放心不會因為拉到 4096W 就爆炸,只是沒有上限的意思,而且上限會因為溫度頂到100度為止,所以不用太擔心。
接著實測一下
R20 多核心從原本預設 13625 提升到了 14861,這也是 13900K 的完整實力,另外溫度沒意外也觸及到了100度。
R23 多核心從原本 35761 提升到 39157 分。
小結
MSI B760I EDGE WIFI DDR4 搭配 Core i9-13900K 預設是無法發揮到完全效能,主要倒不是因為 DDR4 記憶體的關係,而是功耗限制於 253W,可以看到上面預設下 R20 測試時溫度,因為有所限制的關係最高只有84度,而不是一般常見接近100度,不過透過 BIOS 解鎖就可以達到該有的效能水準,當然溫度也就達到100度。主要會選用 B760 晶片組就應該不會搭配 K 版處理器,改用 13900 或 13700 非 K 版預設下則不會有該問題,能完全發揮其效能。
MSI B760I EDGE WIFI DDR4 採用清新白色包裝,主要也與本體散熱片採用銀白色呼應。
主要特色,加大散熱片、8+1+1 VRM 相供電設計、Lightning Gen5 ( PCIe 5.0 )、WiFi 6E + 藍牙 5.2。
配件有說明書、龍紋與標籤貼紙、RGB 連接線、無線天線、1條 SATA、 M.2 螺絲。
外觀當然就是 mini-ITX 尺寸,標準的17×17公分,黑色的 PCB 搭配銀白色的散熱片。由於是採用 Intel B760 晶片組,所以擴充性在該尺寸上還算是不需要用到堆疊式設計。
B760I EDGE WIFI DDR4 供電上面採用了大型散熱片,整體風格相比 Z790I EDGE 是一致,不過採用供電相較少一點,所以也省去了被動式風扇以及熱導管。
從側邊也可以看到有鰭片形狀設計增加散熱面積。
供電為直出8+1+1相,在與散熱片接觸的部分也加上了 7W/mk 導熱墊。
CPU 為1個 8pin。
2個 DDR4 記憶體插槽,最高可擴充64GB,支援 DDR4-5333 (超頻)。
4個 SATA、1組 USB 3.2 Gen 1、1個 USB 3.2 Gen 2 Type-C。另外在側邊仍保有簡易的 DeBug 燈。
中間的散熱片主要針對晶片組以及下方的1個 M.2 擴充槽。另外當然一定要保留小鋼炮必須的 PCIe x16 插槽,該規格為 PCIe 5.0 x16,插槽側邊有金屬護甲。
前置 IO 連接埠的位置在前置音效與 USB 中間位置。
PCIe 插槽側邊有1個 M.2 ,規格 PCIe 4.0×4,散熱片內側舖有導熱墊。
音效晶片為 Realtek ALC890 晶片組。
後方 IO 埠,4個 USB 3.2 Gen 1、1個 DP、1個 HDMI、1個 USB 3.2 Gen 2、USB 3.2 Gen 2 Type-C、2.5Gbps 網路(RTL8125BG)、無線天線埠(Intel WiFi 6E)、3個音源輸出入。
另一個 M.2 在背部,支援 PCIe 4.0×4 規格。
BIOS 簡介
基本上 B760I EDGE WIFI DDR4 的 BIOS 也與之前開箱過的 B760 TOMAHAWK WIFI 大同小異,雖然都有超頻選項,但礙於晶片組關係,還是無用武之地。
B760 上一樣保留超頻選項,但 CPU 的部分是沒啥用的,因為晶片組限制關係。這裡面最主要還是記憶體超頻。還有 CPU Cooler Tuning 可針對散熱器選擇,這部分與處理器功耗限制有關。
記憶體調整選項。
DigitALL Power 選單。
進階 CPU 選項。
BIOS 內調整溫度與風扇轉速對應關係。
簡易模式,可用來觀看硬體資訊以及快速開關一些功能。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9-13900K
CPU Cooler: MSI MEG CORELIQUID S360
RAM: GSKILL DDR4-4000 8GBx2
MB: MSI B760I EDGE WIFI DDR4
VGA: MSI RTX 4070 Ti Gaming X Trio
SSD: GIGABYTE AORUS RAID SSD 2TB
PSU: MSI A1000G PCIE5
OS: Windows 11
CPU-Z
CPU Single:917.2
CPU Multi:15806
SuperPI 1M:5.978s
CPUmark99:908
SuperPI 8M:1m0.337s
Memory Benchmark
Read:62810 MB/s
Write:57822 MB/s
Copy:58106 MB/s
Latency:81.0 ns
7-Zip 21.00
壓縮:90314 MIPS
解壓縮:203470 MIPS
整體評等:146892 MIPS
x264 FHD Benchmark:132
POV-Ray:21.79s
CINEBENCH R15
OpenGL:367.81 fps
CPU:5648 cb
CPU 單核心:319 cb
CINEBENCH R20
CPU:13625 pts
CPU 單核心:844 pts
可以看到 13900K 在多核心效能上似乎都比較低一點,這部分主要是因為功耗設定於 AUTO 的關係,在這張板子上最高是253W(BIOS),保守設定的關係,下方可以看到溫度最高只到84度,一般 13900K 在無功耗限制應該都會達到100度左右。這部分可以透過手動來解鎖,可以參考最後面的說明。
CINEBENCH R23
CPU:35761 pts
CPU 單核心:2211 pts
V-Ray:25089
V-Ray GPU CUDA:2313
V-Ray GPU RTX:3088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26500
Graphics score:27307
Physics score:49965
3DMark Time Spy:21969
Graphics score:23153
CPU score:17034
3DMark CPU Profile
1 thread:1232
2 threads:2371
4 threads:4695
8 threads:8820
16 threads:11093
Max threads:14641
Nero Score:11396
CPU:2866
GPU:8530
CrossMark
總分:2466
生產力:2363
創造力:2543
反應:2552
Geekbench 5
Single:2195
Multi:19085
解鎖 13900K 限制
在 BIOS 預設下這張 MSI B760I EDGE WIFI DDR4 的限制比較大一點,尤其是使用 Core i9-13900K,預設情況下是無法發揮到完全效能,這部分可以透過手動來解鎖,可以到 BIOS 內 Overclocking\Advanced CPU Configuration 裡面,下圖紅框框的部分拉到最高,放心不會因為拉到 4096W 就爆炸,只是沒有上限的意思,而且上限會因為溫度頂到100度為止,所以不用太擔心。
接著實測一下
R20 多核心從原本預設 13625 提升到了 14861,這也是 13900K 的完整實力,另外溫度沒意外也觸及到了100度。
R23 多核心從原本 35761 提升到 39157 分。
小結
MSI B760I EDGE WIFI DDR4 搭配 Core i9-13900K 預設是無法發揮到完全效能,主要倒不是因為 DDR4 記憶體的關係,而是功耗限制於 253W,可以看到上面預設下 R20 測試時溫度,因為有所限制的關係最高只有84度,而不是一般常見接近100度,不過透過 BIOS 解鎖就可以達到該有的效能水準,當然溫度也就達到100度。主要會選用 B760 晶片組就應該不會搭配 K 版處理器,改用 13900 或 13700 非 K 版預設下則不會有該問題,能完全發揮其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