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X 是 Kingston 旗下的產品品牌,原本是以高效能記憶體為主要產品,不過近年來電競風氣盛行,也開始推電競相關周邊,目前包括了耳機、鍵盤、滑鼠、滑鼠墊等。此篇要開箱的是 HyperX 最近推出的 Alloy Origins 機械式電競鍵盤,這把鍵盤的軸體是採用自家 HyperX 所開發的機械軸,有電競風不可少的 RGB 燈效,當然也能夠支援巨集設定。
HyperX Alloy Origins 除了 PC 當然也支援 PS4、Xbox One,台灣販售的版本有繁體中文。
![0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01.jpg)
支援 NGenuity 軟體設定、有 RGB 燈效,HyperX 紅軸(線性)。
![0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02.jpg)
背面的一些特色說明,分離式編織網連接線、航太級鋁合金材質基底、HyperX 機械軸(紅軸)、3段式可調傾角。
![0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03.jpg)
配件有說明書、產品卡、一條 USB-USB C 連接線。
![0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04.jpg)
HyperX Alloy Origins 整體是黑色,採用極窄邊設計,標準全鍵式,多功能按鍵是使用 Fn 組合。
![0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05.jpg)
![0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06.jpg)
鍵帽是懸浮式,嚴格講起來與一般鍵盤的差異就是底座拿掉上鍵盤邊框,鍵帽直接種在底板上,看起來就懸浮了,搭配 RGB 燈效這種會比較有效果。
![07.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07.jpg)
![08.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08.jpg)
金屬底板感覺很紮實,官方也說明了這是航太級的全鋁合金結構,硬度是相當夠,在電競的時候即便打的不開心有實體戰要拿起來互K應該也有相當的殺傷力XD,而且連接線材可拆,拆下到擊中對方只需2秒,讓您出手時間贏在起跑點….XDDD。
![09.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09.jpg)
左側,鍵帽呈現山谷狀,符合人體工學。
![10.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10.jpg)
右側邊。
![1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11.jpg)
主要輸入區,一般正常的按鍵配置,功能鍵在F1~F3、F6~F12上面,配合 FN 鍵組合,Enter 鍵是標準的一字型。
![1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12.jpg)
FN + F1~F3 為快速調用 Profile 配置,Alloy Origins 能夠儲存三組配置,並快速啟用切換。
![1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13.jpg)
FN + F6~F11 為多媒體鍵。 FN + F12 遊戲模式,100% 防鬼鍵以及全鍵不衝突功能。
![1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14.jpg)
鍵帽是一般 ABS 雷雕,字體鏤空方便底部有燈效時透光。
![1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15.jpg)
空白鍵上面有 HyperX 的 Logo。
![1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16.jpg)
編輯區與數字區。
![17.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17.jpg)
方向鍵上下搭配 FN 鍵可以調整燈光亮度(可關閉燈效)。
![18.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18.jpg)
右上角一小條內部有鍵盤功能指示燈顯示。
![19.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19.jpg)
鍵盤上緣。
![20.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20.jpg)
連接埠是在鍵盤右上側,連接鍵盤的部分採用 USB Type C。
![2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21.jpg)
背部,左右上下位置有長型止滑墊。
![2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22.jpg)
有兩種角度的立角可選,小立角為7度。
![2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23.jpg)
比較大的是11度,翻開立角還可以看得到 HyperX 的字樣。
![2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24.jpg)
7度。
![2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25.jpg)
11度。
![2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26.jpg)
HyperX 紅軸,特性是線性,觸發力道45g,按鍵行程1.8mm,總行程3.8mm,鍵軸壽命8千萬次。
![27.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27.jpg)
長軸的部分是採用衛星軸。
![28.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28.jpg)
來看看支援軟體的部分
HyperX 統一使用 NGenuity 軟體來進行調整。Alloy Origins 燈效的部分可以調整效果、目標(單鍵可設)、顏色、不透明度、流體角度、速度、亮度等。
![4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41.jpg)
效果有不少可以選擇,也包括觸發或互動式燈效。這部分也可能未來更新時會有添加。
![4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45.jpg)
可以為按鍵指派功能或是錄製巨集。
![4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42.jpg)
能夠儲存多組配置,也可以將設置好的配置匯出,也可以同步到鍵盤上面,Alloy Origins 鍵盤可以儲存3組,並透過 FN + F1~F3 來快速調用。
![4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43.jpg)
配置上也支援連動應用程式。
![4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44.jpg)
最後來看看燈效的部分
![29.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29.jpg)
![30.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30.jpg)
![3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31.jpg)
![3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32.jpg)
![3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33.jpg)
有觸發燈效
![3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34.jpg)
![3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35.jpg)
![3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36.jpg)
![37.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37.jpg)
![38.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38.jpg)
![39.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39.jpg)
右上角的鍵盤功能啟閉指示燈
![40.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40.jpg)
小結
HyperX Alloy Origins 的外觀簡潔,無上蓋這種懸浮式按鍵設計個人還蠻喜愛,不過鍵帽下緣因為可以觸碰得到,建議可以再修一點導角圓弧會更好,也不是說現在的下緣過利,只是觸感舒適的問題,底部採用全鋁合金材質也有相當的加分,側邊連同到底板摸起來冰冰涼涼的金屬質感就很棒。軟體的部分簡單輕易上手,即便是新手也可以快速的調整燈效、按鍵設定,而且支援3組設定儲存於鍵盤帶走,蠻符合電競需求。
最後來說說 HyperX 紅軸的手感,HyperX 紅軸觸發點短加上線性,會感覺輕按就會觸發,敲擊手感相當輕盈,因為是線性的關係,沒有段落的觸發感,所以不會有接點的聲響,敲擊起來的聲音就自然比較小一點,且不需要段落恢復再觸發,在連擊上面會比較有利,當然這對於遊戲來說就比較有優勢。
HyperX Alloy Origins 除了 PC 當然也支援 PS4、Xbox One,台灣販售的版本有繁體中文。
![0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01.jpg)
支援 NGenuity 軟體設定、有 RGB 燈效,HyperX 紅軸(線性)。
![0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02.jpg)
背面的一些特色說明,分離式編織網連接線、航太級鋁合金材質基底、HyperX 機械軸(紅軸)、3段式可調傾角。
![0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03.jpg)
配件有說明書、產品卡、一條 USB-USB C 連接線。
![0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04.jpg)
HyperX Alloy Origins 整體是黑色,採用極窄邊設計,標準全鍵式,多功能按鍵是使用 Fn 組合。
![0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05.jpg)
![0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06.jpg)
鍵帽是懸浮式,嚴格講起來與一般鍵盤的差異就是底座拿掉上鍵盤邊框,鍵帽直接種在底板上,看起來就懸浮了,搭配 RGB 燈效這種會比較有效果。
![07.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07.jpg)
![08.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08.jpg)
金屬底板感覺很紮實,官方也說明了這是航太級的全鋁合金結構,硬度是相當夠,在電競的時候即便打的不開心有實體戰要拿起來互K應該也有相當的殺傷力XD,而且連接線材可拆,拆下到擊中對方只需2秒,讓您出手時間贏在起跑點….XDDD。
![09.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09.jpg)
左側,鍵帽呈現山谷狀,符合人體工學。
![10.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10.jpg)
右側邊。
![1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11.jpg)
主要輸入區,一般正常的按鍵配置,功能鍵在F1~F3、F6~F12上面,配合 FN 鍵組合,Enter 鍵是標準的一字型。
![1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12.jpg)
FN + F1~F3 為快速調用 Profile 配置,Alloy Origins 能夠儲存三組配置,並快速啟用切換。
![1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13.jpg)
FN + F6~F11 為多媒體鍵。 FN + F12 遊戲模式,100% 防鬼鍵以及全鍵不衝突功能。
![1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14.jpg)
鍵帽是一般 ABS 雷雕,字體鏤空方便底部有燈效時透光。
![1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15.jpg)
空白鍵上面有 HyperX 的 Logo。
![1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16.jpg)
編輯區與數字區。
![17.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17.jpg)
方向鍵上下搭配 FN 鍵可以調整燈光亮度(可關閉燈效)。
![18.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18.jpg)
右上角一小條內部有鍵盤功能指示燈顯示。
![19.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19.jpg)
鍵盤上緣。
![20.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20.jpg)
連接埠是在鍵盤右上側,連接鍵盤的部分採用 USB Type C。
![2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21.jpg)
背部,左右上下位置有長型止滑墊。
![2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22.jpg)
有兩種角度的立角可選,小立角為7度。
![2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23.jpg)
比較大的是11度,翻開立角還可以看得到 HyperX 的字樣。
![2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24.jpg)
7度。
![2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25.jpg)
11度。
![2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26.jpg)
HyperX 紅軸,特性是線性,觸發力道45g,按鍵行程1.8mm,總行程3.8mm,鍵軸壽命8千萬次。
![27.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27.jpg)
長軸的部分是採用衛星軸。
![28.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28.jpg)
來看看支援軟體的部分
HyperX 統一使用 NGenuity 軟體來進行調整。Alloy Origins 燈效的部分可以調整效果、目標(單鍵可設)、顏色、不透明度、流體角度、速度、亮度等。
![4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41.jpg)
效果有不少可以選擇,也包括觸發或互動式燈效。這部分也可能未來更新時會有添加。
![4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45.jpg)
可以為按鍵指派功能或是錄製巨集。
![4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42.jpg)
能夠儲存多組配置,也可以將設置好的配置匯出,也可以同步到鍵盤上面,Alloy Origins 鍵盤可以儲存3組,並透過 FN + F1~F3 來快速調用。
![4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43.jpg)
配置上也支援連動應用程式。
![4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44.jpg)
最後來看看燈效的部分
![29.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29.jpg)
![30.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30.jpg)
![31.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31.jpg)
![32.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32.jpg)
![33.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33.jpg)
有觸發燈效
![34.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34.jpg)
![35.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35.jpg)
![36.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36.jpg)
![37.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37.jpg)
![38.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38.jpg)
![39.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39.jpg)
右上角的鍵盤功能啟閉指示燈
![40.jpg](https://www.coolaler.com.tw/image/hyperx/alloy_origins/40.jpg)
小結
HyperX Alloy Origins 的外觀簡潔,無上蓋這種懸浮式按鍵設計個人還蠻喜愛,不過鍵帽下緣因為可以觸碰得到,建議可以再修一點導角圓弧會更好,也不是說現在的下緣過利,只是觸感舒適的問題,底部採用全鋁合金材質也有相當的加分,側邊連同到底板摸起來冰冰涼涼的金屬質感就很棒。軟體的部分簡單輕易上手,即便是新手也可以快速的調整燈效、按鍵設定,而且支援3組設定儲存於鍵盤帶走,蠻符合電競需求。
最後來說說 HyperX 紅軸的手感,HyperX 紅軸觸發點短加上線性,會感覺輕按就會觸發,敲擊手感相當輕盈,因為是線性的關係,沒有段落的觸發感,所以不會有接點的聲響,敲擊起來的聲音就自然比較小一點,且不需要段落恢復再觸發,在連擊上面會比較有利,當然這對於遊戲來說就比較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