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訊評測

GIGABYTE Z390 AORUS PRO WIFI + 9900K 開箱測試

GIGABYTE 在導入 AORUS 系列之後,高階產品皆以此為命名,產品包裝以及外觀設計上也都有了老鷹風格,除此之外 AORUS 系列也是堆料的保証,當然在價位上也比起 Gaming、UD 超耐久系列還要高,目前市面上看到 Z390 晶片組的 AORUS 板子依等級低到高有 Lite、Pro WiFi、Master、Xtreme,如果沒有特殊需求,Z390 Lite、Pro WiFi 在價位上是比較好入手的等級。

此次入手介紹的是 GIGABYTE Z390 AORUS PRO WIFI,顧名思義它就是帶有無線網路功能的,同樣命名的還有一張 Z390 I AORUS PRO WIFI,也就是 mini-ITX 的小板,不過這張要比標準的 ATX 規格還要略貴一些。


01.jpg

盒子背面有主要特色,12+1相數位供電設計、強化供電散熱設計、ALC1220-VB 音效晶片、無線網路、RGB 燈效等。無線網路的部分為 Intel CNVi interface 802.11a/b/g/n/ac,支援2.4、5 GHz無線雙頻以及藍牙5。

02.jpg

配件有說明書、軟體光碟、燈條接線、M.2螺絲、無線天線、4條SATA線。

03.jpg

主板採用標準的9孔 ATX 尺寸,大部分採用黑色,在散熱片、插槽護甲上則是銀色搭配。

04.jpg

Z390 AORUS PRO WIFI 採用12+1相 DrMOS 全數位電源設計,在供電上面也採用了鋁擠散熱片搭配銅熱導管輔以散熱。後方IO埠也直接裝上了擋板,上方則是有飾蓋延伸到供電散熱模組上方,看起來比較有一致性,另外在 AORUS 的字樣上則是有 RGB 燈效。

05.jpg

06.jpg

07.jpg

CPU 供電為8+4pin,一般玩家單插8pin使用就可以,4pin是輔助供電,如有針對 CPU 超頻可連接。

08.jpg

4根 DDR4 記憶體插槽,最高可擴充支援128GB,時脈最高可以4266MHz(OC)。

09.jpg

記憶體有金屬強化護甲,在記憶體與記憶體中間則是埋有 LED,有 RGB 燈效。

10.jpg

6個SATA。

11.jpg

晶片組上的散熱片有一些斜切角的元素,中間銀色部分有髮絲紋處理,老鷹標有 RGB。

12.jpg

13.jpg

3個 PCI-E x16、3個 PCI-E x1。

14.jpg

前兩個 PCI-E x16 有強化金屬護甲。另外 M.2 上面也有散熱片。

15.jpg

有兩個 M.2 擴充槽。

16.jpg

音效採用 ALC1220-VB 晶片並搭載Nichicon、WIMA電容,可提供120dB高訊噪比音效,並內建 Smart Headphone Amp 技術,可自動偵測耳機的阻抗值,提供最佳的音效動態特性,避免音量過低或失真。

17.jpg

18.jpg

後方IO埠,4個USB2.0、天線埠、HDMI、3個 USB3.1 Gen1(藍)、3個 USB3.1 Gen2(紅)、1個 USB3.1 Gen2 Type-C、1個 RJ-45(Intel GbE 網路晶片)、5個音源接頭、S/PDIF光纖輸出。

19.jpg

燈效的部分在晶片組上面、記憶體插槽中間、音效隔離區以及後IO埠上方飾蓋,支援 RGB FUSION 2.0,可以調整顏色或燈效,預設的燈效顏色是橘黃色。

20.jpg

21.jpg

22.jpg

23.jpg

BIOS簡介
Z390 AORUS PRO WIFI 的 BIOS 介面跟最近所測的技嘉板子有點不太一樣,不過基本架構看來是差異不大,改變了一些外觀以及添加了實用的功能。

Easy Mode 簡易介面,這邊可以觀看到一些硬體相關資訊、溫度、電壓、轉速,以及設定語言、Q-Flach、我的最愛(選單)、Smart Fan 5。

31.jpg

M.I.T 選項,除了原本就有的一些功能,如調整 CPU 倍頻、外頻、記憶體設定、電壓、PC 健康狀態、雜項設定、Smart Fan 5 風扇設定之外,還有看到一個 Favorites 我的最愛,這部分可以加入一些常用功能選項,不用每次調整都需要進到細項好幾層,很簡便的功能。

32.jpg

進階頻率設定,可以調整 CPU 外頻、倍頻、CPU 核心進階設定、X.M.P、記憶體頻率等。

33.jpg

CPU 核心進階設定有相當完整的選單,包括 AVX Offset、TjMAX 溫度、單獨核心倍頻以及 Package Power Limit 的 TDP 限制以及超限時間 等等。

34.jpg

也有 DRAM Power Limit 選項。

35.jpg

記憶體選項,可以直接讀取 X.M.P,或是手動來調整時脈與參數。

36.jpg

有完整的時序參數選項。

37.jpg

電壓的部分,有進階電源選項、CPU 電壓、晶片組電壓、DRAM 電壓 以及 Internal VR 控制。

38.jpg

CPU 電壓選項。

39.jpg

記憶體電壓選項。

40.jpg

Internal VR 控制。

41.jpg

我的最愛選單,按 Insert 鍵可以增減快速選單。

42.jpg

Smart Fan 5 風扇設定,可自訂溫度與風扇轉速關係。

43.jpg

現在儲存後要離開時會秀出變更了哪些項目,這功能也很便利。

44.jpg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9-9900K ES
CPU Cooler: Tt Water 3.0 Extreme S
RAM: GSKILL DDR4 3200 8GB x2
MB: GIGABYTE Z390 AORUS PRO WIFI
VGA: MSI RTX 2070 GAMING Z
HDD: Maxiotek SSD 512GB、Seagate 2TB
PSU: IN WIN SI 1065W
OS: Windows 10 64bit

預設值測試
先來看看預設值的成績,BIOS 僅套用記憶體 X.M.P,其餘預設。

CPU-Z
CPU Single:566.9
CPU Multi:5652.3

51.jpg

SuperPI 1M & CPUmark99
SuperPI 1M:7.654s
CPUmark99:875

52.jpg

SuperPI 8M:1m24.386s

53.jpg

Memory Benchmark
Read:44993 MB/s
Write:49173 MB/s
Copy:45490 MB/s

54.jpg

7-zip 18.05
壓縮:61327 MIPS
解壓縮:85001 MIPS
整體評等:73164 MIPS

55.jpg

x264 FHD Benchmark:60.8

56.jpg

CINEBENCH R10
1 CPU:10394
x CPU:62938
OpenGL:6824

57.jpg

CINEBENCH R11.5
OpenGL:99.63 fps
CPU:21.90 pts
CPU 單核心:2.38 pts

58.jpg

CINEBENCH R15
OpenGL:174.87 fps
CPU:2035 cb
CPU 單核心:214 cb

59.jpg

CINEBENCH R20
CPU:4935 cb
CPU 單核心:499 cb

60.jpg

POV-Ray
Elapsed time:61.03 s
Render averaged:4295.19 PPS

61.jpg

Corona 1.3
Rendering:1m38s
Rays/s total:4,941,478

62.jpg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10981
Graphics:11285
Physics:24723

63.jpg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5681
Graphics:5494
Physics:24938

64.jpg

3DMark Time Spy:9689
Graphics:9441
CPU:11389

65.jpg

超頻5GHz測試
這顆借來的 9900K 體質可能不是太好,或者這幾天天氣實在像夏天,嘗試上5.1GHz在1.37V,不過有些項目並不能過測,只好往下修5GHz,電壓1.32V,電壓較低整體溫度也比較不會那麼誇張,5.1GHz@1.37V滿載核心溫度最高幾乎是100度。括弧後面為預設值成績。

CPU-Z
CPU Single:589.0(566.9)+3.9%
CPU Multi:5904.9(5652.3)+4.5%

71.jpg

SuperPI 1M & CPUmark99
SuperPI 1M:7.420s(7.654s)+3.1%
CPUmark99:889(875)+1.6%

72.jpg

SuperPI 8M:1m22.886s(1m24.386s)+1.8%

73.jpg

Memory Benchmark
Read:44978 MB/s(44993 MB/s)
Write:49221 MB/s(49173 MB/s)
Copy:45322 MB/s(45490 MB/s)

74.jpg

7-zip 18.05
壓縮:63134 MIPS(61327 MIPS)+2.9%
解壓縮:90113 MIPS(85001 MIPS)+6%
整體評等:76624 MIPS(73164 MIPS)+4.7%

75.jpg

x264 FHD Benchmark:65(60.8)+6.9%

76.jpg

CINEBENCH R10
1 CPU:10641(10394)+2.4%
x CPU:68526(62938)+8.9%
OpenGL:6813(6824)

77.jpg

CINEBENCH R11.5
OpenGL:102.6 fps(99.63 fps)
CPU:23.01 pts(21.90 pts)+5.1%
CPU 單核心:2.44 pts(2.38 pts)+2.5%

78.jpg

CINEBENCH R15
OpenGL:180.03 fps(174.87 fps)
CPU:2163 cb(2035 cb)+6.3%
CPU 單核心:218 cb(214 cb)+1.9%

79.jpg

CINEBENCH R20
CPU:5198 cb(4935 cb)+5.3%
CPU 單核心:489 cb(499 cb)-2%

80.jpg

POV-Ray
Elapsed time:57.46 s(61.03 s)+5.8%
Render averaged:4562.52 PPS(4295.19 PPS)+6.2%

81.jpg

Corona 1.3
Rendering:1m33s(1m38s)+5.1%
Rays/s total:5,194,828(4,941,478)+5.1%

82.jpg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11097(10981)
Graphics:11375(11285)
Physics:26352(24723)+6.6%

83.jpg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5737(5681)
Graphics:5544(5494)
Physics:26452(24938)+6.1%

84.jpg

3DMark Time Spy:9800(9689)
Graphics:9492(9441)
CPU:12017(11389)+5.5%

85.jpg

小結
試過了幾顆 Core i9-9900K,全核心要上到5.1GHz的滿載溫度都不算低,即便使用了24公分水冷,最高核心觸及都將近100度,即便可以過測一些軟體,也不是一般使用者於長時間使用的設定,全核心5GHz的是比較剛好一點,電壓不用太高,溫度也比較低一些,滿載大概是8x度,功耗相對也低,多核效能與預設相比大概可以提升5~7%,單核心差異不大,畢竟 9900K Boost 就可以達到5GHz。

GIGABYTE Z390 AORUS PRO WIFI 主機板目前的價格為5890元,綜觀 Z390 晶片組主板的價格來看大概是在中間,回顧一下這張板子的優點,12+1相數位供電、強化供電散熱、2個M.2(有散熱片)、插槽金屬強化護甲、ALC1220-VB 音效晶片、無線網路、RGB 燈效等,另外這張目前註冊是可以有5年延長保固,以上供各位入手參考。

ST-15K.3

我是恐龍..
已加入
9/18/03
訊息
21,580
互動分數
26
點數
48
年齡
46
網站
www.coolaler.com
常態5G的時代快來臨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