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訊評測

GIGABYTE GTX 1660 Gaming OC 開箱, 與 GTX 1660 Ti 效能比較

NVIDIA 於3月14日晚上九點正式解禁了 GTX 1660,相較於先前推出的 GTX 1660 Ti,很明顯就是少了 Ti(廢話XD),所以在等級上也略低一些,核心兩者都是採用 TU116,但規格還是有差,記憶體雖然同為6GB容量,但 GTX 1660 Ti 用比較高級的 GDDR6,而 GTX 1660 則是降為 GDDR5,另外與 GTX 1660 Ti 相同,支援 VRS(Variable Rate Shading)技術。

可以參考以下規格差異。GTX 1660 為22組 SMs 單元,CUDA 核心為1408個,標準的核心時脈為1530MHz,Boost 1785MHz,略高 GTX 1660 Ti 一些,不過 SMs 少了2組,記憶體的部分是192bit GDDR5 6GB,時脈8000MHz,相比 Ti 的 GDDR6 12000MHz 有不小差異,自然記憶體頻寬也減少許多,另外在 TDP 功耗的部分則是皆為120W。


71.jpg

入手的是 GIGABYTE GTX 1660 Gaming OC,核心時脈為1530MHz,與標準相同,不過它的 Boost 時脈為1860MHz,比官方標準1785MHz要多出4.2%。外盒包裝與 GTX 1660 Ti Gaming OC 相同。

01.jpg

採用 WINDFORCE 3X 散熱設計,有三顆8公分風扇,風扇旋轉的方向有點特別,Alternate Spinning 專利,解決三風扇擾流問題,中間風扇轉動的方向與左右的風扇相反,可以使兩風扇之間的風流方向相同,減少擾流的發生並增強風壓,增加散熱效率。

02.jpg

配件只有說明書以及軟體光碟,其實這兩樣應該也可以省掉XD。

03.jpg

GIGABYTE GTX 1660 Gaming OC 外觀與不久前測過的 GTX 1660 Ti Gaming OC 其實是相同,採用一樣的散熱器。

04.jpg

外框為主要為黑色搭配部分灰色,整體長度有28公分,細看風扇中間葉片方向與兩旁是不一樣,轉向也不同,主要是利用這種差異來減少擾流發生,並增強風壓。

05.jpg

06.jpg

扇葉邊緣上有立體鋸齒造型設計,表面則有導流溝槽,可以提升進風量。

07.jpg

散熱器超過 PCB 長度。

08.jpg

散熱器尾部與背板相連設計,後方留有兩個散熱孔。

09.jpg

頂部中間有 GIGABYTE 字樣,右側則是有 GEFORCE GTX。

10.jpg

需要外接1個8pin供電。

11.jpg

背部有強化被板,這部分為塑料材質,並非金屬。

12.jpg

背板與散熱器框罩相連接包覆。

13.jpg

輸出埠3個DP、1個HDMI。

14.jpg

一樣來拆解一下散熱器,卸下散熱器之後可以看到供電與記憶體的部分是貼有導熱膠條,可以將熱快速導致散熱器上。

15.jpg

背板。

16.jpg

PCB 的 Layout 設計看來是跟 GTX 1660 Ti Gaming OC 相同,僅有部分差異。

17.jpg

PCB 背面。

18.jpg

核心晶片 TU116-300-A1。Ti 是採用 TU116-400-A1。

19.jpg

記憶體 Micron 8KB77 D9VVR,GDDR5 6顆1GB。

20.jpg

散熱器也與 GTX 1660 Ti Gaming OC 用的相同,三區域設計,有三根熱導管穿插。

21.jpg

GPU 有三根熱導管直觸散熱。

22.jpg

這部分鰭片貼有金屬板並黏貼導熱膠條,輔助供電區域散熱。

23.jpg

另一邊有大面積的散熱鰭片。

24.jpg

顯卡燈效僅有頂部的 GIGABYTE 字樣,支援 RGB Fusion 軟體同步。預設的效果是顏色轉換漸變。

25.jpg

26.jpg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7-8700K @ 4.8GHz
CPU Cooler: Tt Water 3.0 Extreme S
RAM: GSKILL DDR4 3200 8GB x2
MB: MSI Z370 Tomahawk
VGA: GIGABYTE GTX 1660 Gaming OC 6G
HDD: Maxiotek 512GB、Seagate 2TB
PSU: IN WIN SI 1065W
OS: Windows 10 64bit

測試平台處理器為 Core i7-8700K,直接超頻4.8GHz,CPU 電壓設為1.31V。

基本 Benchmark 效能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6377
Graphics score:6510
Physics score:21023

31.jpg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2903
Graphics score:2699
Physics score:21036

32.jpg

3DMark Time Spy:6031
Graphics score:5704
CPU score:8945

33.jpg

3DMark Time Spy Extreme:2668
Graphics score:2519
CPU score:4018

34.jpg

Unigine Valley Benchmark:65.9

35.jpg

遊戲效能測試

《刺客教條:起源》

aco.jpg

直接使用內建的 Benchmark 效能測試,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1920×1080、2560×1440 以及 3840×2160 三種解析度。

1920×1080:8406
FPS 平均:70

36.jpg

2560×1440:6105
FPS 平均:50

37.jpg

3840×2160:3651
FPS 平均:30

38.jpg

《刺客教條:奧德賽》

aoc.jpg

直接使用內建的 Benchmark 效能測試,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1920×1080、2560×1440 以及 3840×2160 三種解析度。

1920×1080:3274
FPS 平均:51

39.jpg

2560×1440:2364
FPS 平均:37

40.jpg

3840×2160:1401
FPS 平均:22

41.jpg

《戰地風雲1》

47.jpg

畫面特效設定套用最高,測試 DX11。測試項目為戰役浴血之戰裡面的第一關絕頂表現,從一開始開著MK.V坦克紀錄120秒,取平均張數。

解析度 1920×1080:102.2
解析度 2560×1440:73.5
解析度 3840×2160:39.3

42.png

《極地戰嚎5》

fc5.jpg

直接使用內建的 Benchmark 效能測試,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 1920×1080、2560×1440 以及 3840×2160 三種解析度。

1920×1080:85

43.jpg

2560×1440:57

44.jpg

3840×2160:29

45.jpg

《FINAL FANTASY XV》

ffxv_rtx_bench_5.jpg

FINAL FANTASY XV 的 Benchmark 測試軟體,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 1920×1080、2560×1440 以及 3840×2160 三種解析度。

1920×1080:6100

46.jpg

2560×1440:4375

47.jpg

3840×2160:2423

48.jpg

《俠盜獵車手 V》

gta5.jpg

影像設定全開或最高,進階影像開啟長陰影、高解析度陰影、飛行時啟用高畫質串流,進階視野與陰影距離則是調至最低,反鋸齒FXAA開啟、MSAA關閉。測試項目為遊戲自帶的 Benchmark。

1920×1080 pass 1:74.9
2560×1440 Pass 1:57.4
3840×2160 Pass 1:34.7

49.png

《古墓奇兵:崛起》

rottr.jpg

直接使用內建的 Benchmark 效能測試,畫面套用最高設定,分別測試 1920×1080、2560×1440 以及 3840×2160 三種解析度。

1920×1080:96.68

50.jpg

2560×1440:62.41

51.jpg

3840×2160:32.26

52.jpg

溫度與功耗
裸測平台,室溫27度。
待機時核心溫度在49度,風扇轉速0,還未到工作溫度。
待機時全機功耗為73W。

61.jpg

執行 Furmark 燒機測試,溫度最高控制在68度左右,風扇轉速61%,風扇細微,裸測平台得靠近才聽得到。
測得平均張數是66,最大張數是67,差異不大,幾乎沒因為溫度控制而掉速。
執行 Furmark 燒機測試時全機最高功耗約231W。

62.jpg

超頻測試
手動抓了一下這張 GIGABYTE GTX 1660 Gaming OC 的最高時脈,核心大概可以+150MHz,Boost最高2010MHz,記憶體從2001MHz拉到2451MHz過測 3DMark。以下括弧為預設值成績。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7225(6377)+13.3%
Graphics score:7417(6510)+13.9%
Physics score:21088(21023)

63.jpg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3354(2903)+15.5%
Graphics score:3130(2699)+16%
Physics score:20988(21036)

64.jpg

3DMark Time Spy:6699(6031)+11.1%
Graphics score:6418(5704)+12.5%
CPU score:8917(8945)

65.jpg

與 GTX 1660 Ti 的差異
最後當然是來比較一下有無 Ti 的效能差異性,GTX 1660 Ti 這張是先前同平台所測的 GIGABYTE GTX 1660 Ti Gaming OC。

x1.png

小結
從測試上可以看到 GTX 1660 非 Ti 版本在 1080p 解析度下全開當然是毫無壓力,甚至 2K 解析度也相當輕鬆,大多有50張以上的表現,除非是比較嚴苛的遊戲,如《刺客教條:奧德賽》,至於 4K 則大約會掉到2x~30張左右,整體相比前一代的 GTX 1060 3GB 大約快了30%,GTX 1060 6GB 約15%。

另外上面可以看到 GTX 1660 有無 Ti 的差異性,遊戲效能大致差了13~15%,功耗的部分差異不會太多,這兩張專版相差只有10W左右,至於溫度 GTX 1660 勢必是比 Ti 較低一些,雖然測試時都控制在68~69度左右,但前者轉速比較低一點,不過感覺上差異並不多就是,而售價的部分因為撰稿時還未發布,目前只知道官方價格,GTX 1660 是219美元,便宜 GTX 1660 Ti 60美元,約1850元台幣的價差,推算應該是在7xxx~8xxx這區間,依各廠專版不同有所差異。

GIGABYTE GTX 1660 Gaming OC 這張的超頻幅度似乎還不錯,核心同先前 GTX 1660 Ti 的 TU116,都能在往上+150MHz左右,記憶體雖然用了 GDDR5 但也能從2000MHz拉到2450MHz,過測 3DMark 並提升13~15%的效能,效能分數接近 GTX 1660 Ti Gaming OC。

白花油

高級會員
已加入
9/22/13
訊息
721
互動分數
15
點數
18
位置
桃園
性能少10多趴.價格也便宜10幾趴...真是所有價格帶都通吃了 !!
 

soothepain

full loading
已加入
9/17/03
訊息
21,429
互動分數
1,937
點數
113
網站
www.coolaler.com
目前看到的售價
EVGA GTX 1660 XC Black GAMING 6G $7450
EVGA GTX 1660 XC Ultra GAMING 6G $7790
GIGABYTE GTX 1660 OC 6G $7890
GIGABYTE GTX 1660 GAMING OC 6G $8490
MSI GTX 1660 AERO 6G OC $7450
MSI GTX 1660 ARMOR 6G OC $7990
MSI GTX 1660 GAMING X 6G $8990
ZOTAC GTX 1660 Twin Fan 6G $779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