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板評測

GIGABYTE B550 VISION D 開箱測試

GIGABYTE 的 VISION 系列是屬於創作應用取向,先前在 Z490、W480 晶片上都有相關產品,這次則是在 AMD B550 晶片組上面推出了 B550 VISION D,目前還未看到有鋪貨,不過應該也快了。

與 AORUS 系列有較大的風格差異性,GIGABYTE VISION 系列畢竟是創作取向,針對工作應用,沒有那麼強烈的電玩風(AORUS 老鷹標),板上也少了華麗的 RGB 燈效,不過在用料上仍屬高檔。

GIGABYTE B550 VISION D 的包裝採用白色,簡單的色調與線條點綴就有相當的質感。


01.jpg

主要特色,支援 ECC 記憶體、PCIe 4.0 M.2、USB 3.2 Gen2、雙有線網路(2x Intel GbE)、Intel WiFi 6 802.11ax 等。

02.jpg

配件有說明書、快速安裝手冊、軟體光碟、2條測溫線、4條SATA、RGB 燈效連接線、G Connetor、無線天線。

03.jpg

GIGABYTE B550 VISION D 採用標準的 ATX 9孔尺寸,風格上可以看到與 AORUS 有相當的差異,散熱片與飾板多數採用白色,沒有過多的線條,看起來相當清新簡潔。

04.jpg

在後方 IO 埠上有飾板延伸到音效區域,整體為白色,採用塑料材質。

05.jpg

後 IO 上蓋有 VISION 字樣,另外在上方有一個可拆卸的飾板,主要應該也是造型之用,因為下方 CPU 8pin 供電,所以為了方便安裝做成可拆卸的,另外也可以蓋住接頭美化。

06.jpg

採14相供電設計。

07.jpg

供電散熱片也是相當簡潔,沒有多餘的凹槽切痕,只有採用弧面設計,另外供電與散熱片中間可以看到有導熱貼片。

08.jpg

另一邊則是白色霧面處理(金屬材質)。

09.jpg

從側邊可以看到有類鰭片的設計,增加散熱面積。

10.jpg

CPU 單8pin供電。

11.jpg

上方飾蓋可拆。

12.jpg

4個 DDR4 記憶體插槽,插槽側邊有金屬護甲,記憶體容量最高支援128GB,時脈5400MHz(OC)。

13.jpg

24pin 主板電源旁邊有一個 Debug 燈以及 QFLASH PLUS 按鈕。

14.jpg

左側邊也有一組簡易的除錯指示燈。

51.jpg

4個 SATA。

15.jpg

晶片組散熱片還算蠻大一片,上面有一塊大面積白色金屬飾板,中間有 GIGABYTE 字樣,兩側邊有類似鰭片的切面增加散熱面積。

16.jpg

支援 SATA DOM,在橘色 SATA 接口左上。

17.jpg

下方有齊全的擴充接口。雖然主板本身沒有燈效,但仍支援外接 RGB 燈效。

54.jpg

擴充卡槽,3個 PCIe x16,第一根為完整 PCIe x16(支援 4.0),第二根為 PCIe x8,第三根為 x4,第一二根共享頻寬,PCIe x8 若有安裝,第一根則是跑x8頻寬,第三根與 M.2 共享頻寬,安裝須留意一下說明書或參考官方網站。

52.jpg

PCIe 插槽前兩個有金屬護甲,兩個 M.2 皆有散熱片。靠近 CPU 的 M.2 支援 PCIe 4.0 x4,中間的支援 PCIe 3.0 x4。

53.jpg

55.jpg

無線網路為 Intel Wi-Fi 6 AX200。

56.jpg

音效有隔離區域設計,採用 Realtek ALC1220-VB 晶片搭配 WIMA 以及 Nichicon日系音效電容。

57.jpg

後方IO埠,2個 USB 2.0、PS/2 鍵盤滑鼠接口、1個 DP、1個 HDMI、2個天線接頭、1個 HDMI、4個 USB 3.2 Gen 1(藍)、2個 USB 3.2 Gen 2 Type-C、2個 USB 3.2 Gen 2 Type-A(紅)、2個 RJ45 網路接口(2x Intel GbE )、5個音效輸出入、1個 S/PDIF 光纖輸出。

58.jpg

BIOS 簡介
B550 VISION D 的 BIOS 風格與外盒風格一樣,內容其實與先前所測過的 B550 AORUS PRO AC 相同,只是風格變得清新了,字體也較科技感。下面是 Easy Mode 簡易模式的畫面,可以看到系統資訊以及快速調整。

21.jpg

B550 一樣可以超頻,所以也有完整的 Tweaker 選項,裡面可以調整 CPU 倍頻、外頻、進階 CPU 選項、記憶體時脈、參數、電壓等。

22.jpg

進階 CPU 選項。

23.jpg

完整的記憶體參數調整。

24.jpg

電壓調整選項相較於 X570 有精簡了一些,不過仍有 CPU Vcore 以及 Vcore SOC Loadline 可調。

25.jpg

AMD CBS 以及 AMD Overclocking 在 Setting 選單裡面。

26.jpg

AMD Overclocking 選單。

27.jpg

Smart Fan 5 風扇控制調整頁面,可以自行定義溫度與風扇轉速曲線關係。

28.jpg

測試平台
CPU: AMD Ryzen 7 3700X
CPU Cooler: EK EK Predator 240
RAM: HyperX Fury DDR4 RGB 3466 8GBx2
MB: GIGABYTE B550 VISION D
VGA: GIGABYTE AORUS RX 5700 XT
HDD: Maxiotek 512GB、Seagate 2TB
PSU: IN WIN SI 1065W
OS: Windows 10 64bit

預設效能測試

CPU-Z
CPU Single:526.8
CPU Multi:5581.7

31.jpg

SupertPI 1M & CPUmark99
SuperPI 1M:9.470s
CPUmark99:771

32.jpg

SupertPI 8M:1m47.975s

33.jpg

Memory Benchmark
Read:49385 MB/s
Write:27680 MB/s
Copy:47239 MB/s
Latency:70.9 ns

34.jpg

7-Zip 19.00:5131 / 79204 MIPS

35.jpg

x264 FHD Benchmark:57

36.jpg

POV-Ray:59.88s

37.jpg

CINEBENCH R15
OpenGL:173.82 fps
CPU:2156 cb
CPU 單核心:198 cb

38.jpg

CINEBENCH R20
CPU:4931 cb
CPU 單核心:486 cb
這項目順便測試一下溫度功耗,最低34度,最高74度,全機待機功耗77W,R20最高功耗192W。

39.jpg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12683
Graphics:13660
Physics:24079

40.jpg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6881
Graphics:6945
Physics:24001

41.jpg

3DMark Time Spy:9863
Graphics:9850
CPU:9938

42.jpg

因為手上這顆 Ryzen 7 3700X 並沒有甚麼超頻空間,換來超記憶體,測試的這組 HyperX Fury 3466 之前在 Intel 平台上大概可以跑4400MHz。

在 B550 VISION D 上面 4400MHz 似乎也沒甚麼問題
Memory Benchmark
Read:48707 MB/s
Write:28745 MB/s
Copy:51528 MB/s
Latency:74.6 ns

43.jpg

MaxxMem
Read:30224 MB/s
Write:27794 MB/s
Copy:41025 MB/s

44.jpg

MemTest64,24圈無誤過測

45.jpg

再往上 4533MHz
Memory Benchmark
Read:49347 MB/s
Write:28746 MB/s
Copy:51891 MB/s
Latency:73.4 ns

46.jpg

MaxxMem
Read:30465 MB/s
Write:27831 MB/s
Copy:41583 MB/s

47.jpg

不過 4533 燒機跑不完,會有錯誤。

小結
GIGABYTE B550 VISION D 似乎有針對多核心效能調效過,同樣 Ryzen 7 3700X 處理器以及同樣散熱器,B550 VISION D 相較於先前所測 B550 AORUS PRO 在 CINEBENCH R20、x264 FHD Benchmark、POV-Ray 這類的軟體上都有明顯效能提升,R20 大約提升近5%,不過相對在溫度與功耗上也增加了一些,溫度從65提升到74度,功耗則是168W提升到192W,關於這個數據差異可以參考之前那篇 B550 AORUS PRO AC 測試( https://www.coolaler.com/threads/gigabyte-b550-aorus-pro-ac.359986/ ),多核心效能提升是相當符合創作應用取向,不過良好散熱器應該還是前提,板子會在處理器溫度允許的範圍之內提升效能,而且使用者並不需要到 BIOS 內調整任何選項。

laudmankimo

榮譽會員
已加入
9/22/06
訊息
1,008
互動分數
95
點數
48
買上代TR4舊主機板 配個線程撕裂者1代或2代16核不會比較划算嗎? 雖然現時CPU不太好買 但直連CPU的PCIE通道數量充足得多 插個40Gb/56Gb infinity band卡與多張GPU卡還能當 著色農場(render farm)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