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I 最近在自家 Youtube 頻道 MSI Insider 直播中談到 Intel 第十代 Comet Lake-S 處理器的體質問題,包括 Core i9-10900K / KF、Core i7-10700K / KF 與 Core i5-10600K / KF 這三款不鎖頻的產品,這份資料應該對超頻玩家來說相當有參考價值。
MSI 把這些處理器體質劃分為三檔,A檔是高於 Intel 規格的,也就是超頻預留比預期高,B檔則是在 Intel 規格範圍內的,而C檔則是超頻空間低於 Intel 規格的,這裡說的 Intel 規格並不是指備用頻率,而是 Intel 與主板廠商所溝通的可超頻空間,以便主板廠商在最低範圍內設計主板,簡單說A檔就是鵰,B檔普通,C檔是雷。
在 MSI 的報告中只有2%的 Core i5-10600K / KF 達到了A檔標準,而 Core i7-10700K / KF只有5%,不過到了 Core i9-10900K / KF時這個值就上升至27%,看來 Core i9-10900K / KF 的體質普遍比另外兩個K系列處理器好得多。
Core i5-10600K / KF 與 Core i7-10700K / KF 的體質普遍都在規格範圍內的B檔,而 Core i9-10900K / KF 則有35%在這個範圍內。C檔的話基本上這三款處理器都有三分之一在這一檔,看百分比的話 Core i9-10900K / KF 是最低的,然而也不是一個讓人開心的數字,整體看來 Core i9 -10900K / KF 的體質分佈最為平均,也就是說抽到鵰或雷也都有接近1/3的機率。
下圖是這三款 K 系列處理器到達對應頻率所需的平均電壓和 Package 功率曲線圖,可見 Core i5-10600K / KF 在達到同樣頻率時所需的電壓明顯比另外兩個高,Core i7- 10700K / KF 的電壓也比 Core i9-10900K / KF 高出一點點,頻率越高差距越大。
最後微星對自家的兩款主板 Z490 ACE 和 Z490 Gaming Edge WIFI 的供電做了測試,前者是用了倍相器的16相,後者是並聯的12相,可見 Z490 ACE 的供電模塊溫度比 Z490 Gaming Edge WIFI 低得多,轉換效率也明顯更好。
來源
MSI 把這些處理器體質劃分為三檔,A檔是高於 Intel 規格的,也就是超頻預留比預期高,B檔則是在 Intel 規格範圍內的,而C檔則是超頻空間低於 Intel 規格的,這裡說的 Intel 規格並不是指備用頻率,而是 Intel 與主板廠商所溝通的可超頻空間,以便主板廠商在最低範圍內設計主板,簡單說A檔就是鵰,B檔普通,C檔是雷。
在 MSI 的報告中只有2%的 Core i5-10600K / KF 達到了A檔標準,而 Core i7-10700K / KF只有5%,不過到了 Core i9-10900K / KF時這個值就上升至27%,看來 Core i9-10900K / KF 的體質普遍比另外兩個K系列處理器好得多。
Core i5-10600K / KF 與 Core i7-10700K / KF 的體質普遍都在規格範圍內的B檔,而 Core i9-10900K / KF 則有35%在這個範圍內。C檔的話基本上這三款處理器都有三分之一在這一檔,看百分比的話 Core i9-10900K / KF 是最低的,然而也不是一個讓人開心的數字,整體看來 Core i9 -10900K / KF 的體質分佈最為平均,也就是說抽到鵰或雷也都有接近1/3的機率。
下圖是這三款 K 系列處理器到達對應頻率所需的平均電壓和 Package 功率曲線圖,可見 Core i5-10600K / KF 在達到同樣頻率時所需的電壓明顯比另外兩個高,Core i7- 10700K / KF 的電壓也比 Core i9-10900K / KF 高出一點點,頻率越高差距越大。
最後微星對自家的兩款主板 Z490 ACE 和 Z490 Gaming Edge WIFI 的供電做了測試,前者是用了倍相器的16相,後者是並聯的12相,可見 Z490 ACE 的供電模塊溫度比 Z490 Gaming Edge WIFI 低得多,轉換效率也明顯更好。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