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 RS 系列也就是代表高性能車款,RS 是 RennSport 德文的縮寫,Racing Sport 的意思,講到 RS 就不得不提提 Audi 的第一款 RS 車型,始祖是與 Porsche 共同設計開發的 RS2,基於 Audi 80 而來,車上有不少都是使用 Porsche 的零件,如後照鏡、底盤,比較有趣的是 Audi 的第一輛性能車是以 Avant 旅行車為車型,就當時有點顛覆以往傳統,目標就是實用與高性能兼具。

Audi RS2 生產於1994~1995年,短短約1年時間,僅生產2891輛,動力的部分採用 2.2L 5缸 20v 渦輪增壓引擎,馬力有310HP,扭力41.75kg,只有六速手排,並搭載 Quattro 四輪驅動,0~100km/h加速為4.8秒,電子速限極速262km/h,這些數據在現今看來性能依然稱得上出色。RS2 在台灣有少數幾輛,就既有印象以及車友口耳相傳大概是3或4台。原本在想入手 RS4 時也有考慮 RS2,不過這車又更少,當時有一台外匯完稅大概也是無法領牌的印象中就要賣在一百萬出頭,我是沒有有錢到可以買台無法在路上跑放車庫乾爽的車,當然貼牌或是另外手段就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RS4 是 RS2 的後繼車款 ,以 A4 B5 為基礎打造,延續先前傳統,RS4 B5 只有5門的 Avant 旅行車樣式,而 S4 B5 則有 Sedan 以及 Avant 兩種外觀,不過 RS4 Avant 與 S4 Avant 外觀上是有點差異,最為明顯的就是前後輪拱爆龜、側門檻側裙以及前保進氣造型,RS4 更寬更有肌肉感一些,就旅行車外觀而言,不得不說 RS4 B5 即便在這個年頭還是很有吸引力。值得順帶提的幾點,4門的 RS4 在 B7 版本上才有,而 B6 並沒有 RS4,最頂則是 S4。
RS4 B5,生產於1999~2001年,這三年僅產6030輛,在動力設定上 RS4 B5 雖過了近20年還是與外觀一樣一點也不過時,2.7L V6、雙渦輪增壓,馬力375HP,扭力44.9公斤,搭配能讓熱血男人高潮的唯一六速手排,以及 Quattro 四輪驅動。一樣有一些值得順帶提的幾點,B6 S4(B6 沒有 RS4)、B7 RS4、B8 RS4 都是4.2L自然進氣,近年因環保、油耗等因素,才又改回較小排氣量搭配渦輪,B9 上的 RS4 又回到了V6雙渦輪,用上2.9L的引擎,所以說 RS4 B5 真的一點都不過時。

入手這台車算一算也有五年了,黑色並不是首選,但實在也沒得挑就是,RS4 B5 在台灣並沒有很多台,就這幾年車友手上加上一些很低調的車主算來大概也不會超過20輛,老實說買這台車只看了外觀OK,聽了排氣管的聲音不會太大聲(個人是不喜歡太大聲,有時候在車內共鳴太大,音響啥都聽不清楚),連試乘都沒,喊好價就決定了,畢竟車少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就所知多數賣這車的車友也不會讓可能成為買家的人試開就是。

還留著一張前車主張貼在社團上要販售的照片,當時也只寫說 RS4 B5 有人有興趣嗎?就被釣到了。

五年前也就是車齡已過14年的車,到我算是第三手,前車主擁有的時間約略是五年,近期的保養維修單據都有,也做過大保養了,大致上可以知道哪些還未整理,入手時是沒甚麼急迫性問題,就邊開邊整理。實際上這種性能車還兩顆渦輪,加上引擎室配置相當滿,所以引擎室的溫度是相當高,十幾年的車嚴格說起來該壞的該硬的也都差不多了,未入手前打聽過 RS4 B5 動不動就要吊引擎並不是假的,畢竟引擎室滿沒有手路,要換的東西如果在下面不好拆,那也就只能吊引擎。
這台車是做為收藏用,所以在整理上也龜毛了一點,有點異狀大概就會到車廠報到,正所謂我不在車廠就是在去車廠的路上XDD。這五年多來的維修、保養、更換多數有紀錄,花最大條的就是引擎、渦輪翻新整理,當然也不是只有這兩樣,當引擎下來的時候,就是該換的不好換的一併換,不然以後如果只是為了換一條水管然後下引擎,工錢就划不來。
當年引擎以及渦輪翻修的一些照片,整理了不少東西,凸輪軸、頂筒也一併換。




渦輪不拆還不知道這麼慘,軸歪了葉片掃到都鋸齒,最後卡死


要翻新當然是兩顆一起。

剎車的部分,原車主前卡鉗改為 RS6 配置的8活塞,其實還蠻多車友是這樣直上,咬的盤子就原廠配置的360mm通風碟,這尺寸應該也夠了,搭配原廠圈18吋幾乎滿盤,看起來就很舒適,後盤原廠則是312mm未改裝,有部分車友改多活塞,不過有點問題,後方剎車要留手煞不能閹割,所以有些會是多活塞加上原剎車,兩個卡鉗,是說也有國產的卡鉗有歐系車手煞車的解決方案就是,也就是只需要裝單一個卡鉗,至於缺點也不是沒有,不過只是聽說,這就不多贅述。
前盤。

後盤

鋁圈是接手車友的 HRE 441R 鍛造圈。HRE 是美國的知名品牌,認真講起來是比 BBS 還要貴。目前新的19吋三片鍛造到台灣四咖可能要超過20萬。這組 441R 是已經超過10年的型號,外型配這車還算好看,只是 HRE 當年的三片式都有奇特的缺點,反正我是賣不出去或也不想賣了,講講這缺點應該多數人就會不想買舊款的 HRE 鋁圈,因為三片式的關係,內部有設計一個凹槽,主要是用來強化整體剛性,但這凹槽是個大缺點,下雨天的時候會因為積水而造成失去動態平衡,也就是如果雨太大會累積在這凹槽內,超過某個時速這積水的重量會使鋁圈失去動態平衡,你的車會抖到一個不行,感覺好像要解體了,解決方法也不是沒有,原本 HRE 的代理或是美國廠那邊的方案是在鋁圈內周圍螺絲內側鎖上金屬片四個,用來把積水刮除排出,但墊片過小,幾乎沒啥成效,後來爬文有人說直接打速利控,在內側打長長斜的數條,也就是讓積水因為接觸面不平的關係在滾動時把水彈出去,或許有效,不過還沒時間試。

內側有用來把積水刮除的金屬片,沒啥小用。

避震的部分,原車主用上了國產 EXTEND 的高低軟硬可調避震,感覺上是不差,軟Q不死硬,不過高速壓坑或連續伸縮縫會有點抓不住,被車友勸敗換成了 KW V3,高低軟硬伸縮側可調,但調校可能需要花不少時間,畢竟調整不是轉兩下就好,調軟硬伸縮側就要下避震是挺麻煩,整體來說 KW V3 算是相當不錯的避震器,能調的段數不少,多數可以調到適合自己的路感,只是要調幾次的問題,如果對於路感很要求且敏銳的,最好有熟識的店家,或者你跟店家購買時,他保證可以調到你滿意為止。


外觀上都是原廠,RS 的爆龜是主要特色。

排氣管也是原廠。

RS/S 車型特有的銀色後視鏡蓋。

旅行車車架,這部分與後視鏡蓋都是鋁合金材質,好像近期都改為塑料。早期的東西有些用料確實是比較好。

內裝因為入手的時候狀況就還不錯,所以也就沒必要重新整理,只是盡量維新,裡面就裝了行車紀錄器、測速器、渦輪表以及一隻代表 Quattro 的紅色小壁虎,這隻是芳香用的,不過大概也只香了前幾天,後面就沒啥味道,喜歡簡單一點,連手機架都沒裝,也沒掛啥保平安的,開車不注意或沒防衛駕駛,甚麼神明都一樣保不了你。

四個車門都有 RS4 迎賓飾板。


方向盤前車主有整理麂皮重包,不過目前已經有些磨損,可能過陣子在來整理。


Audi 原廠的 RNS-E,這個也已經有十幾年歷史,雖然是大螢幕,但沒彩色,還好有支援 MP3,不過只吃4GB以下的 SD 卡,還好有留兩張。導航無用。

手套箱上有 Quattro 銘板。

Podi 2bar 的渦輪表,會選這奇怪的牌子是因為他們有可以直上的方向盤上座套件,感覺比較一體。

缺點就是對於儀表板上有些視覺阻礙。

另一個優點就是燈光顏色可調,白字紅針搭配原廠儀表。

前後座椅原廠 RECARO 代工的。


引擎室,雖然是 V6 但放在 B5 車型上真的很滿,維修要換個甚麼都很不方便。


以上就是簡略過的入手開箱,實際上整理的東西相當多,多到懶得打。至於心得,因為也沒開過幾台車,也不是啥試車手,所以也不好跟各位分享過深的試駕心得,快是不用多講,個人體驗是比起之前的 S3 可能0~100不會有過多差異,不就是一兩秒之別,更何況還有手排換檔的個人反應延遲,主要還是在於130之後的加速性,雙渦輪不會讓人失望,操控上可以說不需要多有技巧性,Quattro 的穩定性就是這麼無趣,比起 FR、RR 應該是好駕馭多了。至於油耗,性能車就不用有太多期待,加上這車也19年了,並不是新車,就沒有甚麼好要求,要馬兒跑也要馬吃草,只能說這車也少開,所以對於油耗比較無感一點。

擁有 RS4 B5 算是圓了我心裡的夢,但時間還早,還有機會往下一個夢去努力。
人生沒有很長。這幾年看到了一些意外而有的感慨,對自己以及你愛的人好一點,我們不知道明天和意外那個先到,把握當下,選擇你想要的人生並朝著方向前進,在不犯法的前提下做些開心的事,不管大或小,愉悅的心情也可以像肺炎一樣容易的傳染給別人。
所以想弄車想買什麼就去買吧XD…
去年收了一台也是少見的 Porsche 968,目前在整新階段,或許整理完後再PO上來跟大家分享。

Audi RS2 生產於1994~1995年,短短約1年時間,僅生產2891輛,動力的部分採用 2.2L 5缸 20v 渦輪增壓引擎,馬力有310HP,扭力41.75kg,只有六速手排,並搭載 Quattro 四輪驅動,0~100km/h加速為4.8秒,電子速限極速262km/h,這些數據在現今看來性能依然稱得上出色。RS2 在台灣有少數幾輛,就既有印象以及車友口耳相傳大概是3或4台。原本在想入手 RS4 時也有考慮 RS2,不過這車又更少,當時有一台外匯完稅大概也是無法領牌的印象中就要賣在一百萬出頭,我是沒有有錢到可以買台無法在路上跑放車庫乾爽的車,當然貼牌或是另外手段就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RS4 是 RS2 的後繼車款 ,以 A4 B5 為基礎打造,延續先前傳統,RS4 B5 只有5門的 Avant 旅行車樣式,而 S4 B5 則有 Sedan 以及 Avant 兩種外觀,不過 RS4 Avant 與 S4 Avant 外觀上是有點差異,最為明顯的就是前後輪拱爆龜、側門檻側裙以及前保進氣造型,RS4 更寬更有肌肉感一些,就旅行車外觀而言,不得不說 RS4 B5 即便在這個年頭還是很有吸引力。值得順帶提的幾點,4門的 RS4 在 B7 版本上才有,而 B6 並沒有 RS4,最頂則是 S4。
RS4 B5,生產於1999~2001年,這三年僅產6030輛,在動力設定上 RS4 B5 雖過了近20年還是與外觀一樣一點也不過時,2.7L V6、雙渦輪增壓,馬力375HP,扭力44.9公斤,搭配能讓熱血男人高潮的唯一六速手排,以及 Quattro 四輪驅動。一樣有一些值得順帶提的幾點,B6 S4(B6 沒有 RS4)、B7 RS4、B8 RS4 都是4.2L自然進氣,近年因環保、油耗等因素,才又改回較小排氣量搭配渦輪,B9 上的 RS4 又回到了V6雙渦輪,用上2.9L的引擎,所以說 RS4 B5 真的一點都不過時。

入手這台車算一算也有五年了,黑色並不是首選,但實在也沒得挑就是,RS4 B5 在台灣並沒有很多台,就這幾年車友手上加上一些很低調的車主算來大概也不會超過20輛,老實說買這台車只看了外觀OK,聽了排氣管的聲音不會太大聲(個人是不喜歡太大聲,有時候在車內共鳴太大,音響啥都聽不清楚),連試乘都沒,喊好價就決定了,畢竟車少過了這村就沒這店了。就所知多數賣這車的車友也不會讓可能成為買家的人試開就是。

還留著一張前車主張貼在社團上要販售的照片,當時也只寫說 RS4 B5 有人有興趣嗎?就被釣到了。

五年前也就是車齡已過14年的車,到我算是第三手,前車主擁有的時間約略是五年,近期的保養維修單據都有,也做過大保養了,大致上可以知道哪些還未整理,入手時是沒甚麼急迫性問題,就邊開邊整理。實際上這種性能車還兩顆渦輪,加上引擎室配置相當滿,所以引擎室的溫度是相當高,十幾年的車嚴格說起來該壞的該硬的也都差不多了,未入手前打聽過 RS4 B5 動不動就要吊引擎並不是假的,畢竟引擎室滿沒有手路,要換的東西如果在下面不好拆,那也就只能吊引擎。
這台車是做為收藏用,所以在整理上也龜毛了一點,有點異狀大概就會到車廠報到,正所謂我不在車廠就是在去車廠的路上XDD。這五年多來的維修、保養、更換多數有紀錄,花最大條的就是引擎、渦輪翻新整理,當然也不是只有這兩樣,當引擎下來的時候,就是該換的不好換的一併換,不然以後如果只是為了換一條水管然後下引擎,工錢就划不來。
當年引擎以及渦輪翻修的一些照片,整理了不少東西,凸輪軸、頂筒也一併換。




渦輪不拆還不知道這麼慘,軸歪了葉片掃到都鋸齒,最後卡死


要翻新當然是兩顆一起。

剎車的部分,原車主前卡鉗改為 RS6 配置的8活塞,其實還蠻多車友是這樣直上,咬的盤子就原廠配置的360mm通風碟,這尺寸應該也夠了,搭配原廠圈18吋幾乎滿盤,看起來就很舒適,後盤原廠則是312mm未改裝,有部分車友改多活塞,不過有點問題,後方剎車要留手煞不能閹割,所以有些會是多活塞加上原剎車,兩個卡鉗,是說也有國產的卡鉗有歐系車手煞車的解決方案就是,也就是只需要裝單一個卡鉗,至於缺點也不是沒有,不過只是聽說,這就不多贅述。
前盤。

後盤

鋁圈是接手車友的 HRE 441R 鍛造圈。HRE 是美國的知名品牌,認真講起來是比 BBS 還要貴。目前新的19吋三片鍛造到台灣四咖可能要超過20萬。這組 441R 是已經超過10年的型號,外型配這車還算好看,只是 HRE 當年的三片式都有奇特的缺點,反正我是賣不出去或也不想賣了,講講這缺點應該多數人就會不想買舊款的 HRE 鋁圈,因為三片式的關係,內部有設計一個凹槽,主要是用來強化整體剛性,但這凹槽是個大缺點,下雨天的時候會因為積水而造成失去動態平衡,也就是如果雨太大會累積在這凹槽內,超過某個時速這積水的重量會使鋁圈失去動態平衡,你的車會抖到一個不行,感覺好像要解體了,解決方法也不是沒有,原本 HRE 的代理或是美國廠那邊的方案是在鋁圈內周圍螺絲內側鎖上金屬片四個,用來把積水刮除排出,但墊片過小,幾乎沒啥成效,後來爬文有人說直接打速利控,在內側打長長斜的數條,也就是讓積水因為接觸面不平的關係在滾動時把水彈出去,或許有效,不過還沒時間試。

內側有用來把積水刮除的金屬片,沒啥小用。

避震的部分,原車主用上了國產 EXTEND 的高低軟硬可調避震,感覺上是不差,軟Q不死硬,不過高速壓坑或連續伸縮縫會有點抓不住,被車友勸敗換成了 KW V3,高低軟硬伸縮側可調,但調校可能需要花不少時間,畢竟調整不是轉兩下就好,調軟硬伸縮側就要下避震是挺麻煩,整體來說 KW V3 算是相當不錯的避震器,能調的段數不少,多數可以調到適合自己的路感,只是要調幾次的問題,如果對於路感很要求且敏銳的,最好有熟識的店家,或者你跟店家購買時,他保證可以調到你滿意為止。


外觀上都是原廠,RS 的爆龜是主要特色。

排氣管也是原廠。

RS/S 車型特有的銀色後視鏡蓋。

旅行車車架,這部分與後視鏡蓋都是鋁合金材質,好像近期都改為塑料。早期的東西有些用料確實是比較好。

內裝因為入手的時候狀況就還不錯,所以也就沒必要重新整理,只是盡量維新,裡面就裝了行車紀錄器、測速器、渦輪表以及一隻代表 Quattro 的紅色小壁虎,這隻是芳香用的,不過大概也只香了前幾天,後面就沒啥味道,喜歡簡單一點,連手機架都沒裝,也沒掛啥保平安的,開車不注意或沒防衛駕駛,甚麼神明都一樣保不了你。

四個車門都有 RS4 迎賓飾板。


方向盤前車主有整理麂皮重包,不過目前已經有些磨損,可能過陣子在來整理。


Audi 原廠的 RNS-E,這個也已經有十幾年歷史,雖然是大螢幕,但沒彩色,還好有支援 MP3,不過只吃4GB以下的 SD 卡,還好有留兩張。導航無用。

手套箱上有 Quattro 銘板。

Podi 2bar 的渦輪表,會選這奇怪的牌子是因為他們有可以直上的方向盤上座套件,感覺比較一體。

缺點就是對於儀表板上有些視覺阻礙。

另一個優點就是燈光顏色可調,白字紅針搭配原廠儀表。

前後座椅原廠 RECARO 代工的。


引擎室,雖然是 V6 但放在 B5 車型上真的很滿,維修要換個甚麼都很不方便。


以上就是簡略過的入手開箱,實際上整理的東西相當多,多到懶得打。至於心得,因為也沒開過幾台車,也不是啥試車手,所以也不好跟各位分享過深的試駕心得,快是不用多講,個人體驗是比起之前的 S3 可能0~100不會有過多差異,不就是一兩秒之別,更何況還有手排換檔的個人反應延遲,主要還是在於130之後的加速性,雙渦輪不會讓人失望,操控上可以說不需要多有技巧性,Quattro 的穩定性就是這麼無趣,比起 FR、RR 應該是好駕馭多了。至於油耗,性能車就不用有太多期待,加上這車也19年了,並不是新車,就沒有甚麼好要求,要馬兒跑也要馬吃草,只能說這車也少開,所以對於油耗比較無感一點。

擁有 RS4 B5 算是圓了我心裡的夢,但時間還早,還有機會往下一個夢去努力。
人生沒有很長。這幾年看到了一些意外而有的感慨,對自己以及你愛的人好一點,我們不知道明天和意外那個先到,把握當下,選擇你想要的人生並朝著方向前進,在不犯法的前提下做些開心的事,不管大或小,愉悅的心情也可以像肺炎一樣容易的傳染給別人。
所以想弄車想買什麼就去買吧XD…
去年收了一台也是少見的 Porsche 968,目前在整新階段,或許整理完後再PO上來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