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Rock Taichi 太極系列主機板在先前高階平台 X99、Z270 都有登場,當然 AMD 這次的 X370 也不缺席。ASRock X370 Taichi 承襲先前的黑白風格,陰與陽的相互交融,官方最主要的訴求是完美穩定與相生不息的平衡狀態,當然這也是玩家所追求的,超頻之後效能的提升之外,還能有使用上的穩定是再好不過了,除此之外 Taichi 系列也是以高階為取向,滿滿的用料以及擴充介面是必然的。
ASRock X370 Taichi 太極 外盒採黑白設計,可以看到有一些齒輪,並且兩邊黑白分明,呈現一個"太極"的圖樣。
背面有詳細的規格與特色,這邊簡述一下,X370 Taichi 支援802.11ac無線網路、SLI HB Bridge、Intel 網路晶片、PCI-E 金屬護甲、USB3.1、Hyper BCLK Engine II 超頻晶片(可提供更高的外頻調整)、RGB LED以及燈條連動、雙M.2插槽、Purity Sound 4 音效技術。
配件有安裝說明書、軟體說明書、軟體光碟、檔板、M.2固定螺絲、2支天線、2條SATA線,我收到的版本配件應該有缺,畢竟這張不是市售版本,看官網以及外盒應該還有SLI HB橋接器才對。
ASRock X370 Taichi 整體PCB大致上是黑色,不過可以看到有部分是白色的,主要是呈現太極圖,有相當濃厚的中國風格,底圖的齒輪圖案也相當酷炫。
IO上方有白色的護罩飾蓋延伸至音效區域。
供電相當豪邁,採用16相數位供電,在MOSFET與內建晶片上方則有兩塊大型的鋁合金散熱片,中間有採用一根熱導管相連。
CPU採8pin供電。
4根DDR4記憶體插槽,可支援DDR4 3200MHz以上(OC)。
有10個SATA 6Gbps,不支援 SATA-Express,沒有 U.2。
晶片組上方的散熱片圖案搭配底圖一致融合。另外在主機板側邊有一個DeBug燈,板上沒有附帶快速開關,不過關於快速開關這部分對於裸測玩家是比較方便,但一般玩家而言應該是用不到,畢竟裝到機殼內那些開關就沒有太大意義了。
擴充卡槽有2個PCI-E x1、3個PCI-E x16,支援CF、SLI。
前2支PCI-E x16有金屬強化護甲。
擴充卡槽旁邊有2個M.2插槽。
音效晶片為 Realtek ALC1220,支援 Purity Sound 4 天籟美聲技術。
Nichicon Fine Gold 音效專用電容。
背後IO埠,Clr CMOS 鍵、PS2鍵盤滑鼠接口、6個USB3.0、2個天線埠(Intel 802.11ac WiFi 模組)、1個USB3.1 Type-A、1個USB3.1 Type-C、1個RJ45(Intel I211AT)、S/PDIF光纖輸出、5個音源輸出入(鍍金處理)。
BIOS簡介
Main,顯示一些硬體資訊。
OC Tweaker,超頻選單,可以調整CPU倍頻、外頻,記憶體參數、時脈,以及各項電壓細節。
Advanced,進階選項,這部分有很多細項可以調整,包括 AMD CBS、PBS。
AMD PBS 選項,裡面算是有點複雜了,有很多也是一般不常見的,不懂的話還是建議維持預設就好。
Tool,裡面可以關閉 RGB LED,簡便的RAID安裝、網路設定等。
H/W Monitor,硬體監控,顯示溫度、風扇轉速、各項電壓等。
RGB LED,這個是在 Windows 下的應用程式,順便介紹一下,可以用來調整主機板上的LED顏色或是燈效。
測試平台
CPU: AMD Ryzen 7 1800X
CPU Cooler: EK Predator 240
RAM: Corsair DDR4 3000 8GBx2
MB: ASRock X370 Taichi
VGA: MSI GTX 1070 Gaming X
HDD: OCZ TRION 100 240GB + Seagate 2TB
PSU: INWIN SI-1065W
OS: Windows 10 64bit
Ryzen 7 1800X 預設值測試
CPU全預設值,僅調整記憶體XMP。
CPU-Z
Single Thread:2144
Multi Thread:18597
這個CPU-Z電壓當然不會是正確的
SuperPI 1M:11.456s
CPUmark99:558
SuperPI 8M:2m07.226s
Memory Benchmark
Read:44340MB/s
Write:44082MB/s
Copy:39674MB/s
x264 FHD Benchmark:47.7
CINEBENCH R10
1 CPU:7605
x CPU:52128
OpenGL:6589
CINEBENCH R11.5
OpenGL:61.22fps
CPU:17.89pts
CPU單核心:1.66pts
CINEBENCH R15
OpenGL:110.51fps
CPU:1618cb
CPU單核心:148cb
3DMark Fire Strike:15674
Graphics:18893
Physics:19134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8632
Graphics:9065
Physics:19277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4641
Graphics:4547
Physics:19224
3DMark Time Spy:6379
Graphics:6166
CPU:7940
Ryzen 8 1800X 超頻4.1GHz測試
先前這顆處理器在別張板子可以輕鬆上4.1GHz沒問題,接著是超頻4.1GHz測試,僅調整倍頻41,電壓BIOS下設1.4125V,可以過測全部項目,記憶體一樣是XMP。
括弧後面為預設值成績。
CPU-Z
Single Thread:2387(2144)+11.3%
Multi Thread:20616(18597)+10.9%
這個CPU-Z電壓當然也不是正確的…
SuperPI 1M:10.189s(11.456s)+11.1%
CPUmark99:623(558)+11.6%
SuperPI 8M:1m54.670s(2m07.226s)+9.9%
Memory Benchmark
Read:44380MB/s(44340MB/s)
Write:44115MB/s(44082MB/s)
Copy:39477MB/s(39674MB/s)
x264 FHD Benchmark:52.1(47.7)+9.2%
CINEBENCH R10
1 CPU:8472(7605)+11.4%
x CPU:56977(52128)+9.3%
OpenGL:6666(6589)
CINEBENCH R11.5
OpenGL:67.61fps(61.22fps)
CPU:19.75pts(17.89pts)+10.4%
CPU單核心:1.83pts(1.66pts)+10.2%
CINEBENCH R15
OpenGL:117.02fps(110.51fps)
CPU:1782cb(1618cb)+10.1%
CPU單核心:165cb(148cb)+11.5%
3DMark Fire Strike:16384(15674)
Graphics:18947(18893)
Physics:21290(19134)+11.3%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8707(8632)
Graphics:9094(9065)
Physics:21253(19277)+10.3%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4652(4641)
Graphics:4542(4547)
Physics:21291(19224)+10.8%
3DMark Time Spy:6459(6379)
Graphics:6189(6166)
CPU:8588(7940)+8.2%
小結
台灣目前華擎只有看到 X370 Killer SLI 上架,X370 Taichi 可能晚些時間就會推出,太極在價格定位的部分會比 Killer 高一點,畢竟供電相數、擴充介面比較多,且還內建了 WIFI 802.11ac + BT 4.2 無線模組。另外可以看到超頻的部分是沒甚麼問題,這顆 Ryzen 7 1800X 在其他廠高階板上可過測最低電壓在太極上也是能穩定過測,並達到該有的效能提升。
ASRock X370 Taichi 太極 外盒採黑白設計,可以看到有一些齒輪,並且兩邊黑白分明,呈現一個"太極"的圖樣。
背面有詳細的規格與特色,這邊簡述一下,X370 Taichi 支援802.11ac無線網路、SLI HB Bridge、Intel 網路晶片、PCI-E 金屬護甲、USB3.1、Hyper BCLK Engine II 超頻晶片(可提供更高的外頻調整)、RGB LED以及燈條連動、雙M.2插槽、Purity Sound 4 音效技術。
配件有安裝說明書、軟體說明書、軟體光碟、檔板、M.2固定螺絲、2支天線、2條SATA線,我收到的版本配件應該有缺,畢竟這張不是市售版本,看官網以及外盒應該還有SLI HB橋接器才對。
ASRock X370 Taichi 整體PCB大致上是黑色,不過可以看到有部分是白色的,主要是呈現太極圖,有相當濃厚的中國風格,底圖的齒輪圖案也相當酷炫。
IO上方有白色的護罩飾蓋延伸至音效區域。
供電相當豪邁,採用16相數位供電,在MOSFET與內建晶片上方則有兩塊大型的鋁合金散熱片,中間有採用一根熱導管相連。
CPU採8pin供電。
4根DDR4記憶體插槽,可支援DDR4 3200MHz以上(OC)。
有10個SATA 6Gbps,不支援 SATA-Express,沒有 U.2。
晶片組上方的散熱片圖案搭配底圖一致融合。另外在主機板側邊有一個DeBug燈,板上沒有附帶快速開關,不過關於快速開關這部分對於裸測玩家是比較方便,但一般玩家而言應該是用不到,畢竟裝到機殼內那些開關就沒有太大意義了。
擴充卡槽有2個PCI-E x1、3個PCI-E x16,支援CF、SLI。
前2支PCI-E x16有金屬強化護甲。
擴充卡槽旁邊有2個M.2插槽。
音效晶片為 Realtek ALC1220,支援 Purity Sound 4 天籟美聲技術。
Nichicon Fine Gold 音效專用電容。
背後IO埠,Clr CMOS 鍵、PS2鍵盤滑鼠接口、6個USB3.0、2個天線埠(Intel 802.11ac WiFi 模組)、1個USB3.1 Type-A、1個USB3.1 Type-C、1個RJ45(Intel I211AT)、S/PDIF光纖輸出、5個音源輸出入(鍍金處理)。
BIOS簡介
Main,顯示一些硬體資訊。
OC Tweaker,超頻選單,可以調整CPU倍頻、外頻,記憶體參數、時脈,以及各項電壓細節。
Advanced,進階選項,這部分有很多細項可以調整,包括 AMD CBS、PBS。
AMD PBS 選項,裡面算是有點複雜了,有很多也是一般不常見的,不懂的話還是建議維持預設就好。
Tool,裡面可以關閉 RGB LED,簡便的RAID安裝、網路設定等。
H/W Monitor,硬體監控,顯示溫度、風扇轉速、各項電壓等。
RGB LED,這個是在 Windows 下的應用程式,順便介紹一下,可以用來調整主機板上的LED顏色或是燈效。
測試平台
CPU: AMD Ryzen 7 1800X
CPU Cooler: EK Predator 240
RAM: Corsair DDR4 3000 8GBx2
MB: ASRock X370 Taichi
VGA: MSI GTX 1070 Gaming X
HDD: OCZ TRION 100 240GB + Seagate 2TB
PSU: INWIN SI-1065W
OS: Windows 10 64bit
Ryzen 7 1800X 預設值測試
CPU全預設值,僅調整記憶體XMP。
CPU-Z
Single Thread:2144
Multi Thread:18597
這個CPU-Z電壓當然不會是正確的
SuperPI 1M:11.456s
CPUmark99:558
SuperPI 8M:2m07.226s
Memory Benchmark
Read:44340MB/s
Write:44082MB/s
Copy:39674MB/s
x264 FHD Benchmark:47.7
CINEBENCH R10
1 CPU:7605
x CPU:52128
OpenGL:6589
CINEBENCH R11.5
OpenGL:61.22fps
CPU:17.89pts
CPU單核心:1.66pts
CINEBENCH R15
OpenGL:110.51fps
CPU:1618cb
CPU單核心:148cb
3DMark Fire Strike:15674
Graphics:18893
Physics:19134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8632
Graphics:9065
Physics:19277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4641
Graphics:4547
Physics:19224
3DMark Time Spy:6379
Graphics:6166
CPU:7940
Ryzen 8 1800X 超頻4.1GHz測試
先前這顆處理器在別張板子可以輕鬆上4.1GHz沒問題,接著是超頻4.1GHz測試,僅調整倍頻41,電壓BIOS下設1.4125V,可以過測全部項目,記憶體一樣是XMP。
括弧後面為預設值成績。
CPU-Z
Single Thread:2387(2144)+11.3%
Multi Thread:20616(18597)+10.9%
這個CPU-Z電壓當然也不是正確的…
SuperPI 1M:10.189s(11.456s)+11.1%
CPUmark99:623(558)+11.6%
SuperPI 8M:1m54.670s(2m07.226s)+9.9%
Memory Benchmark
Read:44380MB/s(44340MB/s)
Write:44115MB/s(44082MB/s)
Copy:39477MB/s(39674MB/s)
x264 FHD Benchmark:52.1(47.7)+9.2%
CINEBENCH R10
1 CPU:8472(7605)+11.4%
x CPU:56977(52128)+9.3%
OpenGL:6666(6589)
CINEBENCH R11.5
OpenGL:67.61fps(61.22fps)
CPU:19.75pts(17.89pts)+10.4%
CPU單核心:1.83pts(1.66pts)+10.2%
CINEBENCH R15
OpenGL:117.02fps(110.51fps)
CPU:1782cb(1618cb)+10.1%
CPU單核心:165cb(148cb)+11.5%
3DMark Fire Strike:16384(15674)
Graphics:18947(18893)
Physics:21290(19134)+11.3%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8707(8632)
Graphics:9094(9065)
Physics:21253(19277)+10.3%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4652(4641)
Graphics:4542(4547)
Physics:21291(19224)+10.8%
3DMark Time Spy:6459(6379)
Graphics:6189(6166)
CPU:8588(7940)+8.2%
小結
台灣目前華擎只有看到 X370 Killer SLI 上架,X370 Taichi 可能晚些時間就會推出,太極在價格定位的部分會比 Killer 高一點,畢竟供電相數、擴充介面比較多,且還內建了 WIFI 802.11ac + BT 4.2 無線模組。另外可以看到超頻的部分是沒甚麼問題,這顆 Ryzen 7 1800X 在其他廠高階板上可過測最低電壓在太極上也是能穩定過測,並達到該有的效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