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殼評測

Antec FLUX PRO 黑色版開箱,監測小螢幕、電源背插走線

稍早前有開箱過 Antec FLUX ,這次要介紹的是更高階的 FLUX PRO 版本,兩者主要差異在於後者體積更大,原本標配5風扇,升級為6風扇,機殼側邊有小螢幕可以用來顯示 CPU、 GPU 溫度,而且多了 i-Shift 套件,這可以讓電源轉向變成背插走線,組裝上更為便利以及可騰出更多底部散熱空間。

Antec FLUX PRO 一樣有黑色與白色可選,面板也是採用木質外框搭配造型通風網孔,可安裝 E-ATX 尺寸,散熱的部分為 FLUX 專利架構,機殼下方兩側邊有進氣孔,並採用多風道散熱,PRO 版本則出廠就直接標配6顆散熱風扇,另外甚至可以同時安裝3個水冷排。


01.jpg

FLUX PRO 規格
體積:530 x 245 x 545 mm
硬碟擴充:4顆3.5吋、6顆2.5吋硬碟(4個與3.5吋共用位)
擴充卡槽:8
主機板:E-ATX 向下相容
前置 IO:USB Type-C x1 、 USB 3.0 x2 、 HD Audio、電源鍵、重置鍵、溫度螢幕顯示切換鍵
CPU 散熱器高度限制:19公分
顯卡長度限制:45.5公分
電源供應器長度限制:30公分,側裝18公分(不含線)
預裝風扇:前3個14公分,後1個14公分,電源倉上2個12公分反葉
風扇支援:前3個12/14公分,上3個12/14公分,後1個12/14公分,電源倉3個12公分,底部2個12/14公分
水冷支援:前42公分,上42公分,後14公分,電源倉36公分,底部24公分

開箱的是黑色版,黑色版搭配這個面板木頭框也是相當對味,低調質感。

04.jpg

配件採用一個紙盒裝。

02.jpg

有說明書、電源安裝說明、螺絲(收納盒)、一把一次性束帶、電源安裝架、2塊電源倉上方支架、木頭材質證明。

03.jpg

FLUX PRO 與不是 PRO 版相比尺寸要大一點,外觀風格設計則是相同,採用一樣的實木木頭面板外框架。

05.jpg

頂部大面積通風網孔,這塊可拆卸清潔。

06.jpg

IO 埠在頂部右前側,已有預裝橡膠塞蓋,小螢幕模式切換鍵、1個 USB Type-C、2個 USB 3.0、耳麥孔、重置鍵、電源鍵。

07.jpg

前方左側有 FLUX PRO 型號字樣。

08.jpg

下方兩側為大面積的通風網孔,另外可見不一樣之處,在左前側下方配置了一塊小型螢幕,可以用來顯示 CPU、GPU 溫度,並且可以透過上方 IO 的實體按鍵來切換顯示模式。

09.jpg

10.jpg

面板邊框採用胡桃木材質,真實木頭與金屬通風網孔異材質結合設計。白色版搭配的是樺木,兩者在顏色、紋路上是有點差異性,Antec 在這部分也挑選了較適合搭配顏色的木材,看起來是相當用心。

11.jpg

12.jpg

在面板大面積通風網孔的部分也採用了立體斜紋設計,整體看起來也比較有設計感。

13.jpg

右下側邊有 Antec 雕刻字樣。

14.jpg

一樣是底部前抽的濾網設計,方便!

15.jpg

右側板下方對應內側電源倉的部分有通風網孔設計。

16.jpg

後方,幾乎是盡可能的增加了散熱孔,散熱孔的部分則採用了三角造型來增添設計感。

17.jpg

後方上兩側有凹槽處,用於施力開啟側板。

18.jpg

另外上蓋開啟的部份一樣從凹槽處往上扳。

19.jpg

上方用於安裝風扇的支架是可以拆卸,主要是方便於風扇或水冷安裝。

20

支架在側邊採用螺絲固定。

21.jpg

內部空間很大,能安裝 E-ATX ,但不支援背插式主板,並沒有預留 IO 孔。右側以及下方的走線孔都有過線的橡膠襯套。

22.jpg

頂部可安裝3顆12或14公分風扇,亦可安裝到42公分的一體式水冷。

23.jpg

主機板上方有相當的挑高空間,方便安裝水冷與走線。

24.jpg

後方預裝1顆14公分風扇。擴充卡槽有8個,檔板可重複使用,固定也是採用大顆手轉螺絲,質感不錯。

25.jpg

下方電源倉上預裝了2顆12公分反葉風扇,風是往上吹。這部分可裝3顆12公分或36公分水冷,也支援直立式顯卡安裝,有預留鎖點,支架與延長線得自行添購。

26.jpg

風扇與主板中間還有一些空間,基本不拆卸也並不會影響到安裝。

27.jpg

電源倉側板也可以拆下,移除玻璃側板之後往上提就可以拿起來。

28.jpg

前側有兩個三位數小螢幕,用於顯示 CPU、GPU 溫度。

29.jpg

在側邊有 iShift 的字樣,這也就是用於將電源供應器轉90度的設計,除了原本常見安裝於後方之外,也可以轉到側邊,這麼做的好處就是右側邊可以騰出空間,移除硬碟架後底部可安裝2顆12公分風扇,電源線材朝向後方也方便整線。

30.jpg

電源倉上蓋與風扇可以移除,側邊採用螺絲固定。移除的好處是如果底部安裝2顆12公分風扇可以不受到上蓋影響到散熱效率。

31.jpg

前側預裝3顆14公分風扇

33.jpg

電源倉前側有為水冷安裝預留空間。

32.jpg

安裝板背面,因為電源可朝側邊安裝的關係,機殼是有相當的寬度,所以後方整線的部分很寬敞,另外出廠時已把既有的線材透過魔鬼氈束帶整理固定。

34.jpg

左上側與 FLUX 一樣有一個燈效兼風扇的集線器,支援5個風扇與 ARGB 裝置,風扇的部分除了後方那顆之外其餘5顆都已經裝在集線器上。這個集線器需要外接 SATA 電源,並有 ARGB 以及 4pin 風扇接頭需連至主機板上。

35.jpg

在右側邊也預裝了三個魔鬼氈束帶給玩家整線用。

36.jpg

左側邊有兩個硬碟架,上方採用手轉螺絲固定,轉開即可卸下。

37.jpg

可安裝1顆2.5吋或3.5吋硬碟,2.5吋一樣要裝在內側位置。

38.jpg

右側邊有2個2.5吋硬碟架,一樣上方有手轉螺絲固定。

39.jpg

40.jpg

下方為電源安裝位,左側有一個硬碟架。

41.jpg

這個硬碟架右側邊有個手轉螺絲,轉鬆後往外推可以拆下。

42.jpg

43.jpg

內側一個抽取式硬碟托盤。上方則是一個2.5吋安裝架,移除後上方可以安裝1顆3.5吋硬碟。

44.jpg

可安裝2顆3.5吋或2.5吋硬碟,或混搭。

45.jpg

硬碟架下方有一塊固定板,這塊是可以左右移動,用於增減電源或前置水冷的空間。

46.jpg

前面板可拆,但與其說是面板倒比較像是濾網。

47.jpg

因為並不是整塊面板拆下,而是內嵌的這塊通風網,因為採用比較細格狀的關係,所以內側並沒有另外鋪濾網。

48.jpg

前面側安裝的風扇支架是可以上下移動,上下有鎖點對應,有5檔位置可調整高低,主要是可以騰出上方空間安裝大型或較厚的水冷排。

49.jpg

底部有對應大面積的抽取式濾網。

50.jpg

前側抽出,較於後抽是要更方便清潔。

51.jpg

底部可見通風孔造型與機殼後方是一致的,在電源旁邊的硬碟架是可以隨偏好移動位置,也可以拆除,就變成可支援2顆12或14公分風扇。

52.jpg

實際試裝,先來看看這個 iShift 電源轉向設計,電源轉90度之後線則透過延長的方式連接,轉接頭採用 15A,可以對應高階電源供應器。

53.jpg

長度有48公分,所以電源孔安裝在左或右側線都夠長。

54.jpg

左右兩側有線孔可讓延長線穿過,對應電源口安裝位置。

55.jpg

後方遮板採用兩側手轉螺絲固定。如果安裝的電源供應器長度超過18公分,或線材有擠壓到側板,就只能使用一般的方式安裝,配件上有一塊改為傳統安裝方式的安裝架。

56.jpg

電源轉向的好處,IO 朝向右側板,在模組化線組的拆裝上會容易許多,走線也比較順。另外左側也可以騰出許多空間,不會讓線組擠在一起,如果沒有用到旁邊的硬碟架也可以選擇移除,擴充散熱風扇。

57.jpg

標準14公分長度的電源供應器在側邊還有約7公分的走線空間。

58.jpg

主機板上方預留的空間很多,可以安裝高階或較厚的水冷排都沒問題。

59.jpg

標準的 ATX 主機板安裝後下方還有一個插槽空間,另外預裝的風扇也不會過於靠近,下方 IO 安裝可以不用拆風扇。

60.jpg

9孔標準 ATX 安裝在裡面都顯得小一號。

61.jpg

這麼大的空間,顯卡支援度當然不是甚麼問題,最大可安裝到45.5公分。

62.jpg

點燈,因為 FLUX PRO 所附的風扇並沒有燈效,所以要亮就得靠自己了。

63.jpg

差點忘了這個側邊的溫度顯示器,左側顯示 CPU,右側 GPU 溫度,透過上方功能鍵可以關閉或開啟顯示,只顯示 CPU 或 GPU 或全關,感覺這實體按鍵的功能性不大。

64.jpg

小螢幕顯示溫度需要安裝軟體,可以透過 Antec 官網下載。這個小螢幕是透過1個 USB 連接線來傳輸,所以別忘了線組要接上才有作用。

68.jpg

65.jpg

66.jpg

67.jpg

小結
Antec FLUX PRO 體積不算小,放置桌面上要考量一下桌面空間。在顏色搭配木頭上 Antec 算是有用心,黑色版配的是較深的胡桃木,白色則是較淺的樺木,兩者搭配上都有不錯的質感,因為走質感路線,搭配的風扇並沒有給 RGB,但透側就是給各位自由發揮,全亮也過於刺眼不是嗎?

空間大,畢竟可支援到 E-ATX 尺寸,水冷安裝幾乎不用考慮尺寸或厚度問題,上面與前側都可以安裝到42公分,電源倉上甚至也能裝36公分。iShift 電源轉向支援是相當不錯的設計,轉到右側可便於模組化線組拆裝,在走線上也更為便利許多,電源長度支援也可以達到18公分,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傳統的安裝方式,隨個人喜好。

側邊用於顯示 CPU、GPU 溫度的小螢幕這就不用多說,很便利直觀。

散熱風扇的支援無疑是旗艦等級,如上述水冷友善之外,預裝就有4顆14公分,2顆12公分風扇,如果搭配高階硬體可以不需要另外添購,尤其是搭配360水冷,全部就有9顆風扇。下方風扇也可以直接對應顯卡,能幫助顯卡維持較低工作溫度或較低轉速。

laudmankimo

榮譽會員
已加入
9/22/06
訊息
1,003
互動分數
95
點數
48
前MESH面板改成像聯立207一樣的磁吸設計並加上細緻濾網 顯示卡的下方的上吹式反向風扇改成下沉式設計 取消CPU與GPU溫度顯示器並降價 下方單一3.5吋硬碟安裝位含托架改成兩盤位含托架 最後就是取消懸空吊在側板內側的兩個3.2/2.5硬碟安裝位並降價 這樣對我來說就是完美了

話說....這款真的是相當晚才引進台灣.....Antec的美國優先政策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