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訊評測

AMD Threadripper 2990WX / 2970WX 搭配 MSI MEG X399 Creation 渲染應用、遊戲與超頻

AMD 在推出 Ryzen 的時候就已經開啟了多核心大戰,核心一直往上堆疊,原本主流4核心,現在已經到了8核,而旗艦平台更是已經上到了32核心64執行緒,你可能會覺得一般人是要那麼多核心做啥?說實在這也不是給一般人所使用的平台,畢竟核心多對於遊戲是沒有幫助,在推出二代的時候 AMD 也標榜了創造或工作站為訴求,商用還是有不少是需要多核心應用,如建築、室內設計、商品3D製圖在渲染的時候都需要大量的處理時間,核心多就能有時間上的優勢,而對於商用,時間就是金錢。

AMD Ryzen Threadripper 在上個月底推出了第二波,補上了 2970WX 以及 2920X,目前戰線已齊全,如下。

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32核心64執行緒,基本時脈3.0GHz,加速最高為4.2GHz,售價57990元;
Ryzen Threadripper 2970WX:24核心48執行緒,基本時脈3.0GHz,加速最高為4.2GHz,售價41990元;
Ryzen Threadripper 2950X:16核心32執行緒,基本時脈3.5GHz,加速最高為4.4GHz,售價28990元;
Ryzen Threadripper 2920X:12核心24執行緒,基本時脈3.5GHz,加速最高為4.3GHz,售價20690元。



sp.jpg

可以注意到型號後綴不太一樣,有 X 以及 WX,W 算是針對 Workstation 工作站取向,包括渲染、設計、混合、編輯、創作、建模和遊戲,畢竟若只是單純個人用電腦,即便玩遊戲大作也用不到太多顆核心,32核或24核絕對是效能過剩,但若是用於工作則是大多有支援多核心應用。

雖然是二代的 Ryzen Threadripper,但搭配的平台依舊是 X399 晶片,原本既有的 X399 只要更新 BIOS 就可以直接支援,而處理器的核心架構同 Ryzen 二代,升級至 12nm Zen+,相比一代可以有更好的功耗控制以及效能優化,如同樣是16C32T的 2950X 對應先前的 1950X,核心時脈從原本的3.4/4.0GHz提升至3.5/4.4GHz,2920X 對應先前的 1920X,時脈從3.5/4.0GHz提升至3.5/4.3GHz,而且價格上也比一代剛出來的定價要便宜,2950X 比 1950X 便宜了100美元,2920X 比 1920X 便宜150美元,另外兩顆更多核心的 2990WX 以及 2950X 基礎時脈為3.0GHz,畢竟塞入更多核心得考慮到 TDP 與散熱的問題,不過Boost仍有到4.2GHz,售價的部分 2990WX 為1799美元,2970WX 為1299美元。

先來看看處理器開箱…雖然應該大家都看過了…

AMD 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 的外包裝相當大,原本以為一代的 Threadripper 已經算是極致,不過二代更上一層樓,畢竟核心翻倍,價格到了另一層級,部分花錢的消費者總希望可以有相對等的華麗包裝,甚至也可以放在架子上或櫥窗擺飾,不得不說這部分開箱的感覺比起 Intel 的精簡路線要好很多,不過 Core i9-9900K 的12立面球形彩盒也算是有跟進了。

01.jpg

整體的包裝元素與一代差異不大。

02.jpg

這個外盒是從上方的標籤撕開來拆卸。

03.jpg

04.jpg

採用鏤空的包裝,外面透明的是塑膠外殼。

05.jpg

06.jpg

打開外蓋之後 CPU 下方有個類似抽屜的配件盒。

07.jpg

裡面的配件其實與 Threadripper 一代一樣,有說明書、貼紙、星型螺絲扭力扳手、TR4的水冷散熱器轉接座。

08.jpg

09.jpg

CPU 採用另外一個小盒裝。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CPU 本體一樣有附掛支架,這支架在安裝是不需要移除。

14.jpg

腳位與一代一樣4094個接點,畢竟是相容於 X399。

15.jpg

另一顆 Ryzen Threadripper 2970WX 。

16.jpg

測試平台是使用 MSI 的 MEG X399 CREATION,雖說 Ryzen Threadripper 二代也是使用 X399 主機板,不過大多廠商都還是有新作推出,採用更強的供電設計來迎合有 32 核心的怪物 2990WX,當然還有更多規格與用料的堆疊。

21.jpg

先前這張板子C大有相當詳盡介紹,可參考 https://www.coolaler.com/threads/am…yzen-master-legacy-compatibility-mode.352283/ 。 這邊就恕我為各位獻上簡單的開箱。

22.jpg

配件相當多,說明書、簡易安裝手冊、貼紙、軟體光碟、燈條接線、SATA線、擋板、SLI 橋接器、無線天線、M.2螺絲、M.2擴充卡。

23.jpg

這張 M.2 擴充卡長得很像是顯卡,實際上也是採用顯卡的散熱方式來設計。

24.jpg

需外接1個6pin。

25.jpg

占用兩個插槽,前面擋板處有孔洞散熱。

26.jpg

上方有LED以及風扇切換開關。

27.jpg

支援4個 M.2,在安裝的下方還有測溫的探頭。

28.jpg

29.jpg

MSI MEG X399 CREATION 的尺寸超過一般的 ATX,建議使用 E-ATX 尺寸支援的機殼。

30.jpg

MEG X399 CREATION 上面所部屬的散熱片披覆面積相當廣,畢竟這旗艦平台對應32核心在供電上的溫度是不容小覷。

31.jpg

32.jpg

供電的部分是採用16+3相設計。

33.jpg

散熱片絕對不馬虎的。

34.jpg

8個DDR4記憶體插槽,最高可擴充128GB,支援ECC UDIMM,支援4通道。

35.jpg

記憶體插槽側邊有金屬強化護甲。

36.jpg

CPU 8pin有兩個,這也意味著你需要高階的電源供應器。

37.jpg

8個SATA 6Gbps。

38.jpg

晶片組上方的散熱片也是相當龐大,兩邊有向外延伸設計,用來披覆 M.2 散熱。

39.jpg

共有3個M.2。

41.jpg

1個M.2在記憶體旁邊下方位置。

42.jpg

另外2個在晶片組旁以及PCI-E插槽之間。

43.jpg

主機板右下側有 Debug 燈、Reset鍵、電源鍵、Game Boost 超頻旋鈕。

40.jpg

4個PCI-E x16、1個PCI-E x1。PCI-E x16 插槽有金屬強化護甲設計。

44.jpg

側邊有大4pin輔助供電插座。

45.jpg

音效隔離區,Audio Boost 4 音效技術,ALC1220音效晶片搭配日系電容。

46.jpg

47.jpg

背後IO埠,CMOS鍵、BIOS恢復鍵、9個USB3.1 Gen1、1個USB3.1 Type-C、2個天線埠、2個RJ45(Intel I211)、5個內鍍金音效接頭、S/PDIF光纖輸出。

48.jpg

測試平台
CPU: AMD 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 / Ryzen Threadripper 2970WX
CPU Cooler: EK Predator 240
RAM: GSKILL DDR4 3200 8GBx4
MB: MSI MEG X399 CREATION
VGA: MSI RTX 2070 GAMING Z
HDD: Maxiotek 512GB、Seagate 2TB
PSU: IN WIN SI 1065W
OS: Windows 10 64bit

效能測試
同樣平台上分別測試 Threadripper 2990WX 以及 2970WX 的預設效能以及超頻,記憶體跑 DDR4 3200 16-16-16-36-56 因為這組不是專用,所以跑得有點寬鬆。超頻的部分 2990WX 是全核心4GHz,電壓1.35V;2970WX 是全核心4.1GHz,電壓1.3875V,兩顆都是抓在全核心可以跑完測試較低電壓的極限,手上這顆 2990WX 上4.1GHz,電壓一路加到1.45V皆無法完測放棄,所以僅 4G All core 測試,當然這不代表每顆都如此,看了一些測試好像4.2GHz很輕鬆?

測試項目就不跑浮點、整數,畢竟IPC效能 Ryzen 都是一樣,在 Ryzen Threadripper 上標榜的是多核心,在渲染應用上來看看有多麼的給力,另外遊戲應該也是值得測一下,先前有傳出核心太多在記憶體延遲上可能太高,而影響到了遊戲效能,不過透過 Ryzen Master 的動態本地記憶體 Dynamic Local Mode 可以解決多核心延遲問題,因為二代 Ryzen Threadripper 最高有4組的 CCX 單元,但只有2組是直接連接記憶體通道另外2組是透過 IF 總線連接,所以最近更新的 Dynamic Local Mode 就是用來動態分配記憶體模式,偏向本地記憶體模式的應用軟體會自動採用本地記憶體模式,而不會因為調用而有高延遲的情形。

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 以及 2970WX 有4組 CCX 單元,裡面分別是包含了8或6個晶片,但只有2組是直接連接記憶體通道另外2組是透過 IF 總線連接。

dlm_1.jpg

Dynamic Local Mode 開啟之後效能差異。(AMD 官方提供)

dlm_2.png

在10月29日之後所提供的 Ryzen Master 軟體裡面已經有 Dynamic Local Mode 功能,也可以透過軟體來手動調整開或關,未來 AMD 會將這個功能直接整合在晶片驅動裡面。

dlm_3.jpg

CPU-Z
2990WX 預設值
CPU Single:470.4
CPU Multi:16273.2

51.jpg

2990WX @4GHz
CPU Single:466.7
CPU Multi:19696.4

71.jpg

2970WX 預設值
CPU Single:470.9
CPU Multi:13042.4

101.jpg

2970WX @4.1GHz
CPU Single:478.3
CPU Multi:15085.3

121.jpg



x1.png

Memory Benchmark
2990WX 預設值
Read:82290 MB/s
Write:80631 MB/s
Copy:77023 MB/s

52.jpg

2990WX @4GHz
Read:87469 MB/s
Write:79636 MB/s
Copy:76754 MB/s

72.jpg

2970WX 預設值
Read:74736 MB/s
Write:78834 MB/s
Copy:77228 MB/s

102.jpg

2970WX @4.1GHz
Read:75209 MB/s
Write:78545 MB/s
Copy:76740 MB/s

122.jpg

7-zip 18.05 x64
2990WX 預設值
壓縮:683 / 40152 MIPS
解壓縮:3208 / 190550 MIPS
整體評等:1946 / 115351 MIPS

53.jpg

2990WX @4GHz
壓縮:1005 / 59792 MIPS
解壓縮:3509 / 207006 MIPS
整體評等:2257 / 133399 MIPS

73.jpg

2970WX 預設值
壓縮:1420 / 61845 MIPS
解壓縮:3801 / 171277 MIPS
整體評等:2611 / 116561 MIPS

103.jpg

2970WX @4.1GHz
壓縮:966 / 43357 MIPS
解壓縮:4063 / 182416 MIPS
整體評等:2514 / 112887 MIPS

123.jpg



x2.png

x264 FHD Benchmark
2990WX 預設值:53.9

54.jpg

這張圖大概可以解釋為何 x264 效能並不如預期,實際上大概只用了1/4的核心。

54.1.jpg

2990WX @4GHz:60.2

74.jpg

2970WX 預設值:54.4

104.jpg

2970WX @4.1GHz:58

124.jpg



x3.png

CINEBENCH R15
2990WX 預設值
OpenGL:111.43 fps
CPU:5079 cb
CPU 單核心:166 cb

55.jpg

2990WX @4GHz
OpenGL:130.86 fps
CPU:6161 cb
CPU 單核心:168 cb

75.jpg

2970WX 預設值
OpenGL:127.55 fps
CPU:4354 cb
CPU 單核心:168 cb

105.jpg

2970WX @4.1GHz
OpenGL:135.18 fps
CPU:5027 cb
CPU 單核心:173 cb

125.jpg



x4.png

Corona 1.3 Benchmark
Corona Render 渲染器可以用於 3Ds MAX、Cinema 4D、SketchUp。

2990WX 預設值
Rendering:45秒
Rays/s total:10,757,131

56.jpg

2990WX @4GHz
Rendering:38秒
Rays/s total:12,662,011

76.jpg

2970WX 預設值
Rendering:53秒
Rays/s total:9,101,243

106.jpg

2970WX @4.1GHz
Rendering:47秒
Rays/s total:10,333,489

126.jpg



x5.png

POV-Ray Benchmark
POV-Ray 是使用光線追蹤繪製3D圖像的開放原始碼自由軟體,不過並不像一般的3D軟體有圖形化使用介面,其使用自有腳本語言來描述場景。POV腳本語言具備圖靈完備性,可以編寫巨集以及迴圈程式。(Wiki:https://zh.wikipedia.org/wiki/POV-Ray)

2990WX 預設值
Elapsed time:26.86秒
Render averaged:9758.92 PPS

57.jpg

2990WX @4GHz
Elapsed time:22.32秒
Render averaged:11742.70 PPS

77.jpg

2970WX 預設值
Elapsed time:31.06秒
Render averaged:8439.11 PPS

107.jpg

2970WX @4.1GHz
Elapsed time:29.32秒
Render averaged:8941.10 PPS

127.jpg



x6.png

V-Ray Benchmark
V-Ray 應用廣泛,可用於很多3D製作,如 3Ds Max、Maya、SketchUp 和 Rhino。這個 Benchmark 可以用來測試 CPU 以及 GPU 項目。

2990WX 預設值
CPU:27秒
GPU:1分09秒

58.jpg

2990WX @4GHz
CPU:22秒
GPU:1分06秒

78.jpg

2970WX 預設值
CPU:32秒
GPU:1分09秒

108.jpg

2970WX @4.1GHz
CPU:27秒
GPU:1分10秒

128.jpg



x7.png

遊戲效能測試
簡單測試三款遊戲大作,皆採用內建的跑分測試,解析度3840×2160,圖形設置皆套用最高的設定。顯卡為 MSI RTX 2070 GAMING Z。CPU 在 Ryzen Master 下調為遊戲模式,僅只用1/4的核心。

《刺客教條:起源》
2990WX 預設值
分數:5568
平均 FPS:46

59.jpg

2990WX @4GHz
分數:5570
平均 FPS:46

79.jpg

2970WX 預設值
分數:5590
平均 FPS:46

109.jpg

2970WX @4.1GHz
分數:5609
平均 FPS:46

129.jpg

《極地戰嚎5》
2990WX 預設值
Min FPS:42
Avg FPS:47
Max FPS:57

60.jpg

2990WX @4GHz
Min FPS:42
Avg FPS:48
Max FPS:57

80.jpg

2970WX 預設值
Min FPS:42
Avg FPS:47
Max FPS:57

110.jpg

2970WX @4.1GHz
Min FPS:42
Avg FPS:48
Max FPS:59

130.jpg

《古墓奇兵:崛起》
2990WX 預設值:55.42 FPS

61.jpg

2990WX @4GHz:55.56 FPS

81.jpg

2970WX 預設值:55.63 FPS

111.jpg

2970WX @4.1GHz:55.63 FPS

131.jpg

遊戲的部分超頻與否影響不大,主要還是要切到遊戲模式會有比較好的效能,也比較不會有核心太多可能造成遊戲應用程式出現錯誤的問題,上面的跑分與先前在 8700K @4.8GHz 下測得的分數其實差異不大,可參考:https://www.coolaler.com/threads/msi-rtx-2070-gaming-z_aero.352914/

x8.png

溫度與功耗測試
環境溫度約26度,功耗溫度以 POV-Ray Benchmark 使 CPU 達到滿載進行測試。

待機溫度
2990WX 預設值:34度
可以看到左側為 Core Temp 1.12.1,測到的溫度是61度,主要是加了27度的偏移值導致,實際上的溫度是 Ryzen Master 上面的為準。

62.jpg

2990WX @4GHz(1.35V):38.75度

82.jpg

2970WX 預設值:35度

112.jpg

2970WX @4.1GHz(1.3875V):38.75度

132.jpg

待機功耗
2990WX 預設值:94W

64.jpg

2990WX @4GHz(1.35V):115W

84.jpg

2970WX 預設值:92W

114.jpg

2970WX @4.1GHz(1.3875V):112W

134.jpg

滿載溫度
2990WX 預設值:64.5度

63.jpg

2990WX @4GHz(1.35V):84.13度

83.jpg

2970WX 預設值:61度

113.jpg

2970WX @4.1GHz(1.3875V):86.38度

133.jpg

滿載功耗
使用 POV-Ray Benchmark 使CPU滿載。

2990WX 預設值:358W

65.jpg

2990WX @4GHz(1.35V):760W

85.jpg

2970WX 預設值:357W

115.jpg

2970WX @4.1GHz(1.3875V):617W

135.jpg



x9.png

x10.png

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 自動超頻
Ryzen 2000 系列導入了自動超頻功能,包括 XFR2 以及 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後者針對 X 版的處理器,當然也包括了最高階的 2990WX、2970WX,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 在供電以及溫度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有更高的核心時脈於應用程式在執行的時候。

pbo.jpg

這個功能在 BIOS 裡面可以找到,雖然說 Ryzen Master 可以開啟,但實際上細節調整還是在 BIOS,MSI 在 OC 選單 CPU Feature 裡面,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 可以看到有自動、取消、CPU 500W、CPU 400W、CPU 300W 以及手動可選,這部分是關乎 EDC(Electrical Design Current)、TDC(Thermal Design Current)、PPT(Package Power Tracking)的調整,MSI 直接給 CPU 瓦數一目了然,不懂的如何調整的玩家倒是可以針對瓦數建議來套用即可。

141.jpg

可以看到右側 HELP 欄內,CPU 500W 對應的是1200W供應器或更高,CPU 400W 對應1000W 以上,CPU 300W 則是對應800W以上。

142.jpg

接著就是重要的 Ryzen Master,這軟體不難使用,但是雖然改了幾版但字我還是嫌它太小了,介紹 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 之前先簡單講解一下,下圖最上面可以看到溫度、時脈、PPT、TDC、EDC、PTC,下方則是CCX,2970WX 有4個 Die,每個 Die 有6個核心,往下有 CPU 電壓,在下方是控制模式,Auto、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Manual(手動超頻),再往下是額外控制,可以用來開關多執行緒、關閉核心、開關 Dynamic Local Mode,最後一排則是模式選擇或Profile自訂、重置、複製、輸出入。

以下是 Creator Mode 創作者模式的設定

143.jpg

以下是 Game Mode 遊戲模式的設計,這邊可以看到核心數量只啟用了1/4,目前遊戲6核心已經是很夠,再往上沒有太大意義,核心全開甚至有些遊戲還會出現錯誤。

144.jpg

如果選擇 Profile 1或2則可以進行手動調整各項設定,包括核心、記憶體超頻等。

145.jpg

回到 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 的部分,選擇這功能之後可以提高 PPT、TDC、EDC 的一些數值,以 MSI BIOS 內 CPU 500W 為例,PPT 最高 500(mW)、TDC 380(mA)、EDC 600(mA),拉到最高後進行測試,R15 成績如下,括弧後面為預設值的成績。

2990WX @ PBO / CPU 500W
OpenGL:115.72 fps(111.43 fps)
CPU:5701 cb(5079 cb)
CPU 單核心:162 cb(166 cb)

146.jpg

2970WX @ PBO / CPU 500W
OpenGL:127.71 fps(127.55 fps)
CPU:4714 cb(4354 cb)
CPU 單核心:168 cb(168 cb)

147.jpg

以上套用 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 CPU 500W 的設定下,2990WX 多核心效能提高了12.2%,2970WX 多核心提高了8.3%,至於單核心效率並沒有提升,待機時的功耗些微提高到97~98W(約+3~5W),執行 R15 時 2990WX 最高約698W,2970WX 約580W,這也是可以預期的,畢竟提高供電控制為的就是在負載時可以比預設有更高的時脈。

小結
AMD Ryzen Threadripper 2990WX 以及 2970WX 無疑是最強的創作、設計平台,在渲染上的速度就是看核心多的表現,但相對處理器也並不便宜就是,不過若是生財工具,這絕對是很好的投資,畢竟最早前講到的,時間就是金錢,另外 X399 平台還支援 StoreMI 磁碟加速功能,可以使用 SSD 來搭配傳統硬碟,一般創作、設計工作者大多會用到大容量的傳統硬碟,StoreMI 可以有更快速的存取效率,當然最近 SSD 算是相當便宜,還有點預算的話 X399 所支援的 NVMe RAID 是最直接了,要速度有 RAID 0,要備援也有 RAID 1/10。

預設下的 2990WX 以及 2970WX 多核心效能差異大約是15~16%,兩者的功耗與溫度差異不大,如果是直接 CPU 電壓控制超頻,全核心大概可以到4GHz或4.1GHz應該沒問題,不過這也取決於 CPU 體質以及散熱器就是,手動超頻之後在多核心應用上 2990WX @4GHz 大概可以再提升15~20%的效能,2970WX @4.1GHz 約10~15%,不過相對功耗與溫度會跟著上升,2990WX 可以到760W以上,畢竟要馬兒好總不能不給馬兒吃草。

實際上在預設值下這兩顆就都有相當不錯效能表現,溫度、功耗也算是一般使用者可以接受,如果要超頻使用是可以參考最後的 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溫度與功耗可以控制得比較好,輕載時與預設差不多,負載時也不會過於暴力。

nrs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9/1/06
訊息
93
互動分數
0
點數
6
AMD頂級多核心工作站CPU效能真的非常強大 遊戲表現倒是普通就是了
 

rs21efihidshow

高級會員
已加入
11/1/04
訊息
551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個人覺得8C16T(內建遊戲模式)算是省電模式 堪用而已 效能大約等同2700X 長時間跑跑EMULE BT就開這個 其實可以自己將時脈設得更低更省電低溫

真正遊戲模式應該是自設的16C32T 好像可以避開記憶體通道少2條的問題 個人平常就使用這個模式+PBO 要多核有多核 要時脈有時脈 效能大約等同2950X 遊戲看測試是略高於8C16T

32C64T就是需要多工的場合再按一鍵重開 如 7-ZIP解壓縮 差很多

2990WX真的是蠻好玩的

很像超賽
第三階最強但有弱點

這裡有相關測試
https://hk.saowen.com/a/e39cfb92bdcd65fd550161ed77bcbdcd9f0d4d7de6e594d2fa87a8af85c76dea
 

john801110

高級會員
已加入
2/19/08
訊息
542
互動分數
6
點數
18
年齡
33
想請問ek這軟水冷要接上去是直接用tr4內附的那個轉接扣環即可嗎?
 

john801110

高級會員
已加入
2/19/08
訊息
542
互動分數
6
點數
18
年齡
33
感謝S大的回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