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曜越最近推出了新款散熱膏,型號為 TG-50、TG-30,主要差在導熱係數,前者為 8W/m-k,後者 4.5 W/m-k,皆含有鑽石粉末,可提高傳導效能,容量都是4克,比較有趣的是,這兩款散熱膏都附了蜂巢板,可以讓你均勻的塗抹在處理器上面。
入手的是導熱係數比較高的 TG-50。
有附刮刀、兩片清潔用酒精棉片、蜂巢板。
採用常見的針筒狀填裝。
相信多數玩家在塗抹 CPU 散熱膏,就是擠一顆米粒大小,散熱器壓在上面固定之後,散熱膏自然而然就會均勻的在處理器上,如果覺得不夠均勻的,可能擠完之後會用刮片撥勻,不過既然有附上蜂巢板,沒有不試看看的道理。這個蜂巢板有背膠,可以用來稍微固定位置。
擠一點散熱膏。可以看到 TG-50 散熱膏是常見灰色,感覺比較液狀一點。
接著用刮刀均勻抹平。
塗好塗滿。
移除蜂巢板…好像有點失敗了XD,應該是蜂巢板沒有黏緊貼於處理器的關係,造成塗抹時下方有點溢出,反正散熱器壓上去也會暈開。
實測一下,對照組是 Antec Formula 7,隨手抓的,沒有特別為何選這支。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9-10900K 無超頻
CPU Cooler: MSI MAG CoreLaquid 360R
RAM: HyperX DDR4-3466 8GBx2
MB: GIGABYTE Z490 AORUS ELITE AC
VGA: 內顯
HDD: KLEVV N610 1TB、Seagate 2TB
PSU: GIGABYTE AORUS P850W
OS: Windows 10 64bit
Antec Formula 7,待機32~34度,R20 多核心測試最高76~84度。
TT TG-50,待機31~33度,R20 多核心測試最高74~81度。
小結
從測試結果來看,TG-50 相比 Formula 7 在待機約低1度,R20 多核心測試可以低2~3度,似乎是頗有感,難道是蜂巢板均勻塗抹的功勞XD。雖說蜂巢板可以讓你均勻塗抹,但勢必會浪費一些在板子上。
入手的是導熱係數比較高的 TG-50。
有附刮刀、兩片清潔用酒精棉片、蜂巢板。
採用常見的針筒狀填裝。
相信多數玩家在塗抹 CPU 散熱膏,就是擠一顆米粒大小,散熱器壓在上面固定之後,散熱膏自然而然就會均勻的在處理器上,如果覺得不夠均勻的,可能擠完之後會用刮片撥勻,不過既然有附上蜂巢板,沒有不試看看的道理。這個蜂巢板有背膠,可以用來稍微固定位置。
擠一點散熱膏。可以看到 TG-50 散熱膏是常見灰色,感覺比較液狀一點。
接著用刮刀均勻抹平。
塗好塗滿。
移除蜂巢板…好像有點失敗了XD,應該是蜂巢板沒有黏緊貼於處理器的關係,造成塗抹時下方有點溢出,反正散熱器壓上去也會暈開。
實測一下,對照組是 Antec Formula 7,隨手抓的,沒有特別為何選這支。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9-10900K 無超頻
CPU Cooler: MSI MAG CoreLaquid 360R
RAM: HyperX DDR4-3466 8GBx2
MB: GIGABYTE Z490 AORUS ELITE AC
VGA: 內顯
HDD: KLEVV N610 1TB、Seagate 2TB
PSU: GIGABYTE AORUS P850W
OS: Windows 10 64bit
Antec Formula 7,待機32~34度,R20 多核心測試最高76~84度。
TT TG-50,待機31~33度,R20 多核心測試最高74~81度。
小結
從測試結果來看,TG-50 相比 Formula 7 在待機約低1度,R20 多核心測試可以低2~3度,似乎是頗有感,難道是蜂巢板均勻塗抹的功勞XD。雖說蜂巢板可以讓你均勻塗抹,但勢必會浪費一些在板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