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不少人在玩《黑神話:悟空》,就這兩天新聞,官方宣稱三天就賣1000萬套,同時最高有300萬人在線,甚至微博還出現了 " 一隻猴子拯救了整個電腦市場 " 的熱搜詞句,這也間接說明了這遊戲對於顯卡與硬體的要求。

《黑神話:悟空》第一支的預告在2021年,開發更是早在2017年,遊戲預告與展示確實就讓人有驚豔感,雖然可以看出有些大作的影子,不過做遊戲就是這樣,就像跑步游泳一樣,還不是你做甚麼他也做甚麼?玩家開心買單就好了。西遊記這個家喻戶曉主題的延伸確實能讓人有廣大的想像,即便你沒有購買或尚未按下開始遊戲。
因為小弟我遊玩時間並不是很長,所以就剛好不用講有甚麼體驗,直接略省三千字。這邊就手上既有的一些顯卡來進行效能測試,PC 版的官方硬體建議可以參考以下。《黑神話:悟空》最基本 1080p 中畫質,需要使用 Intel Core i5-8400 或 AMD Ryzen 5 1600,並搭配 NVIDIA GTX 1060 或 AMD RX 580 以上的顯示卡,系統記憶體則需要 16GB,儲存空間 130GB 。

最佳體驗配置,4K 超高畫質設定,需要 Intel Core i7-9700 或 AMD Ryzen 5 5500 ,搭配顯卡 NVIDIA RTX 4070 或 AMD RX 7800 XT 。如果開啟光追的話,請使用 RTX 4080 SUPER 以上顯卡。
如果你還未購買,可以先下載免費的 Benchmark 來測試看看自己電腦效能如何。 Black Myth: Wukong Benchmark Tool on Steam
《黑神話:悟空》在首發時就已有支援 NVIDIA DLSS 3 以及全景光線追蹤,前者可以使用幀生成,大幅提高效能,而後者呈現更真實的光影即時表現,但需要更好的顯卡運算。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9-13900K
CPU Cooler: MONTECH HyperFlow ARGB 360
RAM: GSKILL DDR5-6800 16GBx2
MB: GIGABYTE Z790 AERO G
VGA— ( Driver 560.94 )
NVIDIA RTX 4090 FE
GIGABYTE RTX 4080 Gaming OC
MSI RTX 4070 Ti Gaming X Trio
MSI RTX 4060 Ti Gaming X Trio
MSI RTX 3090 Ti SUPRIM X
SSD: GIGABYTE AORUS RAID SSD 2TB
PSU: InWin 1065W
OS: Windows 11
首次進入遊戲需要進行著色器編譯,這部分需要一點時間。有部分玩家表示,會出現 " Out of video memory " 的錯誤,而多數都是 Intel 13、14代處理器的用戶,《黑神話:悟空》開發團隊表示這可能是穩定性的問題,解決方法可以嘗試更新主機板 BIOS ,最新的版本已針對穩定性修正,或者就是手動 CPU 降頻。

測試使用的 Intel Core i9-13900K 並沒有遇到此問題。
在圖形選項中,如果是 NVIDIA 有支援 DLSS 的顯卡,這部分就會直接是套用,另外還有支援 TSR 、 FSR 、 XeSS 超高解析度取樣。RTX 40 系列顯卡有支援 DLSS 幀數產生器,用來大幅提高顯卡效能。

另外在上方有個 " 超取樣清晰度 " 也就是 DLSS 取樣,多數遊戲會分為五檔可選,而在《黑神話:悟空》則是可微調 25~100,可參考以下,越高數字越吃效能。
25~39:極致性能
40~54:性能
55~61:均衡
62~89:質量
90~100:極致質量
效能測試
效能以遊戲內建的 Benchmark 進行測試,以下是 RTX 4090 跑完之後的平均幀率。

圖形畫面設置,畫質皆為最高 " 影視級 ",DLSS 取樣清晰度皆設為 50 以利進行比較,算是性能接近均衡。
1920 x 1080,分別測試光線追蹤最高與關閉的差異。在 1080p 解析度有個有趣的現象,在 RTX 4070 Ti、RTX 4080、RTX 4090 光追開啟效能反倒是高於關閉,這部分測了幾次都是如此,也沒有誤植。另外 RTX 3090 Ti 因為不支援 DLSS 3 的幀數產生器(Frame Generation),所以效能是低於 RTX 4060 Ti 。下方也有關閉此功能的差異測試。

2560 x 1440,不支援幀數產生器的 RTX 3090 Ti 較為吃虧,關掉光追免強可以達61張,開啟只剩42張,而 RTX 4060 Ti 即便有幀數產生器開光追也只46張,RTX 4070 Ti 開光追則是可以達到97張。

3840×2160,RTX 4070 Ti 開啟光追有57張,要更好可以降低 DLSS 取樣數字,或者用上更好的 RTX 4070 Ti SUPER。RTX 4080 這部分可以達到72張,RTX 4090 則能有92張。

至於把幀數產生器關掉會有多大差別?其實看上面 RTX 3090 Ti 的成績就大概能得知,因為這一代並不支援 DLSS 3 ,所以就沒幀生成的功能。以 RTX 4090 來實驗一下,4K 解析度、影視級畫質、光追最高、不開幀生成,剛好60張及格,開啟幀生成之後,能達到92張,效能高出 53%,2K 解析度則可高出 67%。

光線追蹤開啟的畫面差異
以下是一些遊戲畫面截圖,解析度 4K、影視級畫質,光追開啟最高或關閉兩種。因為開關光追需要重新啟動遊戲,所以人物取景站的位置角度可能稍有不同,還請包涵。
景1

景1的部分細節-1,最明顯的就是樹枝陰影細節呈顯,開啟之後是比較細緻。

景1的部分細節-2

景2

景2的部分細節-1,樹枝以及水中陰影細節差異。

景2的部分細節-2,流水波紋的呈現差異。

景3

景3的部分細節-1,流水波紋的呈現差異。

景3的部分細節-2,關閉光追在流水波紋上的光線反射直接呈現白亮狀態。

景4

景4的部分細節-1,樹枝陰影細節差異。

景4的部分細節-2,水中倒影的呈現在光追開啟後細節較為明顯。

景4的部分細節-3,水波紋光線反射與倒影差異。

小結
開光線追蹤為前提,1080p 解析度建議要 RTX 4060 以上,而 2K 解析度影視級畫質要 RTX 4070 以上,4K 解析度建議 RTX 4070 Ti 或 Ti SUPER 以上。《黑神話:悟空》在畫質調整細項相當多,光追是相對影響效能的特效之一,這部分也建議使用 RTX 40 系列顯卡才開啟使用,並搭配 DLSS3 的幀數產生器來提高效能。另外也可以看到前一代的卡王 RTX 3090 Ti 是有點慘,4K 光追下只有25張,不開51張可能還得降低或關閉一些特效才能順跑。

《黑神話:悟空》第一支的預告在2021年,開發更是早在2017年,遊戲預告與展示確實就讓人有驚豔感,雖然可以看出有些大作的影子,不過做遊戲就是這樣,就像跑步游泳一樣,還不是你做甚麼他也做甚麼?玩家開心買單就好了。西遊記這個家喻戶曉主題的延伸確實能讓人有廣大的想像,即便你沒有購買或尚未按下開始遊戲。
因為小弟我遊玩時間並不是很長,所以就剛好不用講有甚麼體驗,直接略省三千字。這邊就手上既有的一些顯卡來進行效能測試,PC 版的官方硬體建議可以參考以下。《黑神話:悟空》最基本 1080p 中畫質,需要使用 Intel Core i5-8400 或 AMD Ryzen 5 1600,並搭配 NVIDIA GTX 1060 或 AMD RX 580 以上的顯示卡,系統記憶體則需要 16GB,儲存空間 130GB 。

最佳體驗配置,4K 超高畫質設定,需要 Intel Core i7-9700 或 AMD Ryzen 5 5500 ,搭配顯卡 NVIDIA RTX 4070 或 AMD RX 7800 XT 。如果開啟光追的話,請使用 RTX 4080 SUPER 以上顯卡。
如果你還未購買,可以先下載免費的 Benchmark 來測試看看自己電腦效能如何。 Black Myth: Wukong Benchmark Tool on Steam
《黑神話:悟空》在首發時就已有支援 NVIDIA DLSS 3 以及全景光線追蹤,前者可以使用幀生成,大幅提高效能,而後者呈現更真實的光影即時表現,但需要更好的顯卡運算。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9-13900K
CPU Cooler: MONTECH HyperFlow ARGB 360
RAM: GSKILL DDR5-6800 16GBx2
MB: GIGABYTE Z790 AERO G
VGA— ( Driver 560.94 )
NVIDIA RTX 4090 FE
GIGABYTE RTX 4080 Gaming OC
MSI RTX 4070 Ti Gaming X Trio
MSI RTX 4060 Ti Gaming X Trio
MSI RTX 3090 Ti SUPRIM X
SSD: GIGABYTE AORUS RAID SSD 2TB
PSU: InWin 1065W
OS: Windows 11
首次進入遊戲需要進行著色器編譯,這部分需要一點時間。有部分玩家表示,會出現 " Out of video memory " 的錯誤,而多數都是 Intel 13、14代處理器的用戶,《黑神話:悟空》開發團隊表示這可能是穩定性的問題,解決方法可以嘗試更新主機板 BIOS ,最新的版本已針對穩定性修正,或者就是手動 CPU 降頻。

測試使用的 Intel Core i9-13900K 並沒有遇到此問題。
在圖形選項中,如果是 NVIDIA 有支援 DLSS 的顯卡,這部分就會直接是套用,另外還有支援 TSR 、 FSR 、 XeSS 超高解析度取樣。RTX 40 系列顯卡有支援 DLSS 幀數產生器,用來大幅提高顯卡效能。

另外在上方有個 " 超取樣清晰度 " 也就是 DLSS 取樣,多數遊戲會分為五檔可選,而在《黑神話:悟空》則是可微調 25~100,可參考以下,越高數字越吃效能。
25~39:極致性能
40~54:性能
55~61:均衡
62~89:質量
90~100:極致質量
效能測試
效能以遊戲內建的 Benchmark 進行測試,以下是 RTX 4090 跑完之後的平均幀率。

圖形畫面設置,畫質皆為最高 " 影視級 ",DLSS 取樣清晰度皆設為 50 以利進行比較,算是性能接近均衡。
1920 x 1080,分別測試光線追蹤最高與關閉的差異。在 1080p 解析度有個有趣的現象,在 RTX 4070 Ti、RTX 4080、RTX 4090 光追開啟效能反倒是高於關閉,這部分測了幾次都是如此,也沒有誤植。另外 RTX 3090 Ti 因為不支援 DLSS 3 的幀數產生器(Frame Generation),所以效能是低於 RTX 4060 Ti 。下方也有關閉此功能的差異測試。

2560 x 1440,不支援幀數產生器的 RTX 3090 Ti 較為吃虧,關掉光追免強可以達61張,開啟只剩42張,而 RTX 4060 Ti 即便有幀數產生器開光追也只46張,RTX 4070 Ti 開光追則是可以達到97張。

3840×2160,RTX 4070 Ti 開啟光追有57張,要更好可以降低 DLSS 取樣數字,或者用上更好的 RTX 4070 Ti SUPER。RTX 4080 這部分可以達到72張,RTX 4090 則能有92張。

至於把幀數產生器關掉會有多大差別?其實看上面 RTX 3090 Ti 的成績就大概能得知,因為這一代並不支援 DLSS 3 ,所以就沒幀生成的功能。以 RTX 4090 來實驗一下,4K 解析度、影視級畫質、光追最高、不開幀生成,剛好60張及格,開啟幀生成之後,能達到92張,效能高出 53%,2K 解析度則可高出 67%。

光線追蹤開啟的畫面差異
以下是一些遊戲畫面截圖,解析度 4K、影視級畫質,光追開啟最高或關閉兩種。因為開關光追需要重新啟動遊戲,所以人物取景站的位置角度可能稍有不同,還請包涵。
景1

景1的部分細節-1,最明顯的就是樹枝陰影細節呈顯,開啟之後是比較細緻。

景1的部分細節-2

景2

景2的部分細節-1,樹枝以及水中陰影細節差異。

景2的部分細節-2,流水波紋的呈現差異。

景3

景3的部分細節-1,流水波紋的呈現差異。

景3的部分細節-2,關閉光追在流水波紋上的光線反射直接呈現白亮狀態。

景4

景4的部分細節-1,樹枝陰影細節差異。

景4的部分細節-2,水中倒影的呈現在光追開啟後細節較為明顯。

景4的部分細節-3,水波紋光線反射與倒影差異。

小結
開光線追蹤為前提,1080p 解析度建議要 RTX 4060 以上,而 2K 解析度影視級畫質要 RTX 4070 以上,4K 解析度建議 RTX 4070 Ti 或 Ti SUPER 以上。《黑神話:悟空》在畫質調整細項相當多,光追是相對影響效能的特效之一,這部分也建議使用 RTX 40 系列顯卡才開啟使用,並搭配 DLSS3 的幀數產生器來提高效能。另外也可以看到前一代的卡王 RTX 3090 Ti 是有點慘,4K 光追下只有25張,不開51張可能還得降低或關閉一些特效才能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