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系列解析X58第十二部-GIGABYTE X58A-UD7新世代規格完整分析

windwithme

風的速度由我決定
已加入
9/18/03
訊息
8,052
互動分數
116
點數
63
網站
www.facebook.com
自從LGA 1366平台在2008年底發表之後,近半年來也沒有太多關於市場上的消息
反倒是最近幾個月新生的LGA 1156平台在各大媒體上有著很高的曝光率
這兩個平台有著極為相似的架構,也有著各自不同的優勢,讓消費者在選購時往往很難決定。

首先提到LGA 1366,高階定位的產品線,未來會有六核心的CPU支援
目前是以四核心CPU搭配HT技術在市場上競爭,X58晶片三通道與6根DDR3 DIMM有較高的擴充性。
其次是高階以下定位的LGA 1156,有著少見的P55單晶片,晶片組耗電量較低的優勢
HT版的CPU與LGA 1366價位差不多高,能選擇比較超值的現今只有i5-750 CPU
未來會有i3 雙核心CPU的產品線,看起來LGA 1156產品線比較豐富,但都只在實體2~4核心與HT交叉打轉。

雖然有一段時間沒有看到太多的X58 MB的消息,不過它依然是Intel在PC中最高階的產品線
這兩個月因為開始推新的USB 3.0與SATA3的規格,幾家廠商首先將這兩樣新規格對應到P55 MB上。
相對於老大哥X58的更新支援,目前市場上只看到GIGABYTE X58A-UD7有更新款推出
GIGABYTE X58A-UD7也是這次的主角之一,首先看到產品外觀
GX58AUD701.jpg


GX58AUD702.jpg


內附配件
產品說明書、軟體說明書、驅動軟體CD
SATA/eSATA線材、外接USB Port
CrossFire與3WAY SLI橋接器
GX58AUD703.jpg


主機板左下方
4 X PCI-E 使用時頻寬為2 X16搭配2 X8,支援CrossFire與3WAY SLI技術
2 X PCI-E X1
1 X PCI
Realtek 8111D雙網路晶片,支援Teaming
Realtek ALC889,支援7.1聲道與High Definition Audio/Dolby Home Theater技術
Design in Taipei
GX58AUD704.jpg


主機板右下方
6 X 藍色SATAII,ICH10R提供,SATA2規格,支援 RAID 0, RAID 1,RAID 5及RAID 10
2 X 白色SATAIII,Marvell 9128晶片提供,SATA3規格,支援 RAID 0,RAID 1
2 X 白色SATAII,GIGABYTE SATA2晶片提供,SATA2規格,支援 RAID 0, RAID 1 and JBOD
1 X IDE,GIGABYTE SATA2晶片提供
Dual BIOS雙重保護,下方有內建Debug LED
GX58AUD705.jpg


主機板右上
6 X DIMM DDR3,支援800/1066/1333/2200,最高DDR3容量可以支援到24GB
青色大按鈕為Power功能,旁邊藍色小按鈕為Reset功能
DDR3使用2相供電,旁邊為24-PIN電源輸入
GX58AUD706.jpg


主機板左上
LGA 1366 CPU安裝處,CPU金屬蓋改用電鍍設計更添質感
X58A-UD7採用24相供電,看起來與自家的P55最高階設計相同,也是目前市場上極高檔的X58供電設計。
GX58AUD707.jpg


IO
4 X USB 2.0(黃色)
2 X USB 3.0(藍色)
2 X RJ-45網路孔
2 X eSATA/USB 2.0共用
1 X S/PDIF 光纖/同軸輸出
1 X 1394a
clr CMOS按鈕
GX58AUD708.jpg


安裝上Hybird SILENT-PIPE全貌
此種擴充散熱方式,印象中在自家先前的X58-EXTREME也有設計
GX58AUD709.jpg


缺點是安裝後會少一個PCI-E X1可以使用
GX58AUD710.jpg
 

caddice

進階會員
已加入
5/12/04
訊息
618
互動分數
0
點數
18
網站
造訪網站
沙發!! 質感不錯唷 又有USB3.0 規格可是一等一棒!!
 

windwithme

風的速度由我決定
已加入
9/18/03
訊息
8,052
互動分數
116
點數
63
網站
www.facebook.com
北橋散熱片旁邊的螺絲孔是用來安裝固定Hybird SILENT-PIPE
GX58AUD711.jpg


熱導管也同時是水冷頭的設計
方便水冷玩家可以直接安裝水管使用水冷配備,不需再花錢買額外的水冷頭。
GX58AUD712.jpg


USB 3.0的晶片採用NEC D720200F1
採用三倍力的設計,每個USB PORT都用獨立的晶片供電,提供3倍電流,以避免外接裝置供電不足導致無法讀取的狀況。
稍後將會實測USB 3.0效能
GX58AUD713.jpg


南橋散熱片下方有著Marvell SE9128 晶片,也就是SATA3規格來源
SATA3的孔位在主機板上方的SATA6與SATA7
GX58AUD714.jpg



開機畫面
GX58AUD7B01.jpg


主要調效選單,簡稱M.I.T.
GX58AUD7B02.jpg


DDR3參數設定,X58為三通道架構,所以選項有三組
GX58AUD7B03.jpg


電壓頁面
Load-Line Calibration StandardLevel1/Level2
CPU Vcore 0.50000~1.90000V
QPI/Vtt Voltage 1.120~2.000V
IOH Core 0.850~2.080V
CPU PLL 1.000~2.580V
DRAM Voltage 1.300~2.600V
GX58AUD7B04.jpg


CPU相關技術選項
C1E為省電降頻功能,在CPU使用率不高時,會自動降頻降壓來運作
Intel Turbo Boost與C1E相反,在全速時可以往上加時脈的功能,網路上已經很多介紹。
礙於篇幅,之前小弟的文章已經做過詳盡說明,在此也就不多說明Intel Turbo Boost
GX58AUD7B05.jpg


PC Health Status
GX58AUD7B06.jpg


X58A-UD7屬於GIGABYTE最高階產品的定位,在BIOS中電壓與選項範圍都非常豐富
以上是小弟使用175/2100穩定的設定值,若有體質不錯或是類似硬體組合的消費者可以參考以上的設定值。
希望對於超頻有需求的網友會有所幫助
 

ATI萬歲

某資訊水電工
已加入
12/19/08
訊息
985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恩..不錯的開箱文...(應該是)
很棒的CPU腳座跟散熱導管
請問大大可以測試SATA3的效能嗎?
 

vv7429

進階會員
已加入
6/23/08
訊息
323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很棒的介紹,技嘉主機板領先推出x58 usb3.0 sata3
 

浦公英

進階會員
已加入
11/24/08
訊息
216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感謝分享...GIGABYTE最近超夯的..連股票也是~@@
 

ST-15K.3

我是恐龍..
已加入
9/18/03
訊息
21,575
互動分數
26
點數
48
年齡
46
網站
www.coolaler.com
風仔新年快樂

期待更多測試喔
 

windwithme

風的速度由我決定
已加入
9/18/03
訊息
8,052
互動分數
116
點數
63
網站
www.facebook.com
測試平台
CPU: Gulftown 2.40GHz ES
MB: GIGABYTE GA-X58A-UD7
DRAM: CORSAIR DOMINATOR-GT CMG6GX3M3A2000C8
VGA: GIGABYTE GTX260 OC SLI 3WAY
HD: Seagate Barracuda XT 2TB
POWER: CORSAIR TX950W
Cooler: Tuniq Tower 120 Extreme
OS: Windows7 Ultimate 64bit
GX58AUD715.jpg


GIGABYTE將產品名稱加上A版的用意是支援SATA3與USB 3.0兩款新技術規格
首先來測試SATA3的區別,使用的HDD為Seagate最新推出的Barracuda XT
支援SATA3,當然也向下相容SATA2
GX58AUD716.jpg


在SATA2,頻寬3Gbps下測試
HD Tune Pro 3.50平均讀取110.0 MB/s
ATTO DISK Benchmark超過8k以上測試時就可以發揮到最高讀取142 MB/s,寫入139 MB/s
CrystalDiskMark測試得到讀取143.1 Mb/s,寫入137.6 MB/s
GX58AUD7O2HDD.png


HD Tune Pro 3.50平均寫入104.5 MB/s
GX58AUD7O2HDD1.png


在SATA3,頻寬6Gbps下測試
HD Tune Pro 3.50平均讀取110.0 MB/s
ATTO DISK Benchmark超過8k以上測試時就可以發揮到最高讀取142 MB/s,寫入137 MB/s
CrystalDiskMark測試得到讀取143.1 Mb/s,寫入139.1 MB/s
GX58AUD7O3HDD.png


HD Tune Pro 3.50平均寫入104.1 MB/s
GX58AUD7O3HDD2.png


以上測試可以看到SATA2與SATA3在一般HDD使用時,效能不會有多大的改變
畢竟SATA2是代表頻寬3Gbps,也就是頻寬300MB/s,SATA6是代表頻寬6Gbps,也就是頻寬600MB/s
這樣的技術規格主要在於最大頻寬的速度,對於使用多顆HDD組RAID5以上或是高速的SSD組RAID0的配備
使用SATA3確實可以讓最大頻寬更有效地發揮應有的效能

USB測試使用BUFFALO 1.0TB外接盒,目前極少數支持到USB 3.0的產品
GX58AUD717.jpg


裝在USB 2.0接孔上測試
HD Tune Pro 3.50平均讀取33.2 MB/s
ATTO DISK Benchmark超過64k以上測試時就可以發揮到最高讀取35 MB/s,寫入32 MB/s
CrystalDiskMark測試得到讀取35.25 Mb/s,寫入32.76 MB/s
GX58AUD7OUSB21.png


裝在藍色的USB 3.0接孔
HD Tune Pro 3.50平均讀取120.4 MB/s
ATTO DISK Benchmark超過64k以上測試時就可以發揮到最高讀取154 MB/s,寫入159 MB/s
CrystalDiskMark測試得到讀取154.3 Mb/s,寫入156.2 MB/s
GX58AUD7OUSB31.png


FDEBENCH測試得到讀取126 Mb/s,寫入136 MB/s
GX58AUD7OUSB32.png


以往USB 2.0的最高頻寬都在30~35 MB/s左右的效能,對於USB裝置來說是很大的致命傷
FLASH雖然大多數是MLC版本,很難達到30 MB/s以上的效能
但是對於使用2.5/3.5吋USB外接盒的人來說,HDD效能至少都50 MB/s~100 Mb/s以上
USB 2.0的頻寬太過於限制產品原本該有的效能,這個情況相信未來在USB 3.0普及下可以大幅改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