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速USB 3.0拇指碟 MX-FX 32GB Mach Extreme

vic81324new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9/5/09
訊息
94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FIRST1.jpg



USB 3.0的速度真的非常非常的快,但是對於拇指碟而已有些可能真的不需要到USB 3.0的頻寬,而有些的高速碟在讀取的速度也都撐破USB 2.0的頻寬,所以如果真的要做到USB 3.0的顆粒一定要非常的快才有實質上的意義,而Mach Extreme大家應該都比較陌生,根據官方網頁的記載,這是一家2010在台灣成立的公司,並且是從各個IT公司中的菁英所組成的,所以產品線在短短一年內就發展了很多品項,只是我比較納悶為啥官網都是英文為主,當然據說繁體中文的介面已經在慢慢更新了,而目前產品線有DRAM、SSD、隨身拇指碟...等等,這間公司的設計師也很獨特,風格走向都以普普風跟美式街頭嘻哈塗鴉風格

▼這是MX-FX 32GB USB 3.0的包裝可以看出是走普普風格幾何圖形所組成
DSC_9126.jpg


▼Mach Extreme的LOGO採用街頭嘻哈風格,整個就是年輕的氣息
DSC_9128.jpg


▼拇指碟的彩盒跟目前三大廠完全就是不同樣式,非常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而內裝也保護得很好使用了海綿盒保護拇指碟
DSC_9129.jpg


▼只能說非常有個性的一家公司,我就是要跟大家不一樣,獨領風騷
DSC_9130.jpg


▼這隻不算輕也不算重因為是鋁合金的外殼,大約25.9克
DSC_9131.jpg


▼USB 3.0的頭都是藍色的來區分,特別要提的就是一般來說拇指碟的USB頭非常容易因為撞擊或長久使用而變鬆(我手上有幾隻拇指碟都是彎的XD),而MX-FX這隻頭有特別設計過非常非常的堅固
DSC_9134.jpg


▼堅固的頭,我想黑色那圈應該有做特別的設計才能使他如此堅固
DSC_9137.jpg


▼USB的兩面也都是不同的塗鴉
DSC_9136.jpg


▼蓋子也可以卡在另外一端,並且另外一端也有做可捆線的洞
DSC_9138.jpg




接下來我們來測試一下速度如何
使用測試平台:
中央處理器:Intel I5-750 OC 3.6G
主機板:Asus P7P55D
記憶體:正創見 DDR3-1333 2G*2 & 金士頓 T1 DDR3-1600 2G*2
顯示卡:技嘉 GTS450 GDDR5 1G OC(第一代) 風之力
硬碟:Hitachi 1TB 7K1000.C
電源供應器:Seasonic M12D 650W
機殼:ThermalTake V4 Black
CPU散熱器:ThermalTake Jing
前置進氣風扇:EnerMax Apollish 12cm
前置出氣風扇:EnerMax 靜蝠 12cm
作業系統:Windows 7 Professional 64位元

先測試看看在USB2.0環境底下的表現
▼HD Tune Pro 隨機存取測試
USB2HD.jpg


▼HD Tune Pro 檔案基準測試
USB2HD-1.jpg


▼Crystal Disk Mark 測試500MB跑5次
USB2CRYS.jpg


▼ATTO 測試
USB2ATTO.jpg



接下來看看重頭戲USB 3.0測試
▼HD Tune Pro 隨機存取測試
USB3HD.jpg


▼HD Tune Pro 檔案基準測試
USB3HD-1.jpg


▼Crystal Disk Mark 測試500MB跑5次
USB3Crys.jpg


▼ATTO 測試
USB3ATTO.jpg



總結:
這是一隻不管是USB 2.0或者USB 3.0底下都很快速的拇指碟,尤其大檔案的讀跟寫都超快的,可惜之處就是小碎檔的表現就普通了點,整體來說散熱也很快速因為外殼是鋁合金比一般塑膠好不少,最重要的除了速度以外在頭的堅固設計也有照顧到
 

vic81324new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9/5/09
訊息
94
互動分數
0
點數
0
補實際轉移測試
測試最近大家一直在傳來傳去的WOW 4.0主程式一共21.5GB大小檔案都有
▼插上USB2.0從Hitachi寫入到MX-FX,共花時15分01秒
RtU21501.jpg


▼插上USB3.0從Hitachi寫入到MX-FX,共花時7分33秒
RtU3733.jpg


▼插上USB2.0從MX-FX寫入Hitachi,共花時12分02秒
RtPU21202.jpg


▼插上USB3.0從MX-FX寫入Hitachi,共花時8分05秒
RtPU3805.jpg
 

jenkhuang

高級會員
已加入
7/31/07
訊息
600
互動分數
1
點數
18
都到usb3還是不明白小檔案為什麼還是很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