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Transmeta決定退出CPU市場
不過它仍然會以技術授權的方式
所以以後在市場上仍然有機會看到Transmeta技術的產品
它用的架構是VLIW(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
基本上和x86最大的不同是在dispatch的部份..
這個部份需要很好的演算法才能讓Multiple pipeline的效率提高
Intel和AMD的產品在把Instruction做dispatch的時候是on the fly
意思就是用的是Hardware dispatch...因此需要大量的電晶體..相對提高了耗電量
Transmeta的做法是在compiler level做好dispatch的工作
省下了大量的電晶體和耗熱(因此Transmeta的CPU die size都不大)
缺點就是compile的工作也是由CPU來做..因此損失了一點點性能
第一代的Transmeta Crusoe
內部有四條pipeline..分別是Integer Unit, Floating-point Unit, Address generation, 還有一個忘了 :co:
每條pipeline在一個clock可以接受一筆Instruction
每一個Instruction長度是32-bit(這就是和x86不一樣的地方了..x86的Instruction可是不固定長度的)
所以如果compiler分配資源分配的好(演算法夠好)
那理論上每個clock cycle可以發出4筆Instruction(通常沒辦法這麼好)
也就是128-bit長度的Instruction..所以才會叫做"超長指令集架構"
而且別忘了..要把x86的Instruction轉譯成VLIW可以吃的Instruction..也會浪費一些CPU cycle
第二代的Transmeta Efficieon
內部的pipeline增加到8條..所以Instruction Word的長度也增加到256-bit
因此Compiler在分配Instruction的時候..用的演算法也有改進
它最大的創新之處
就是用軟體..先去把x86的指令..轉成自己VLIW Engine看的懂的指令
再去執行它
Transmeta還為這個取了一個Code Morphing的名字
只要更新這個部份
照道理來說它可以吃任何指令集的東西..也可以增進CPU的效能
其實Intel和AMD的CPU內部所吃的指令也是被轉譯過的類似RISC的指令
因此在CPU內部也需要一道手續來把x86轉成內部RISC指令來執行
不過這個部份Intel和AMD都是用Hardware來做
因此大量的電晶體和耗電量也是無法避免的
還有一個很棒的地方
Transmeta有一樣LongRun技術
其實和Intel的SpeedStep, Enhanced SpeedStep或AMD的Cool'n Quite, PowerNow等是類似的
只是比Intel和AMD的都強
頻率可以調整的Step更多..可以調整的電壓Step也更多
Dynamic調整頻率和電壓的時間間隔也越短..調整速度也越快
所以Transmeta的CPU才能這樣的省電
Transmeta已經開始在做這方面的技術授權了
希望Transmeta的技術可以在將來各式各樣的產品上看到~~
他們的技術真的有其獨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