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USB介面是目前無所不再的使用介面,它的誕生因為熱插拔和隨插即用而普及,而USB本身就有輸出電源的能力,讓許多裝置可以不用外接電源而獨立運作(例如隨身碟)
USB介面因為他的向下相容性而快速普及,USB3.0可以相容於舊式USB2.0與USB1.1。 另外,USB3.0電源輸出也從5V/500mA增加到5V/900mA,讓許多的USB設備可以不再接額外的電源順利使用(例如傳統要插兩個USB2.0的隨身硬碟,只要插一條USB3.0即可運行),USB3.0的5G傳輸速度更是
USB2.0 最高傳輸速度 480Mb/s (Mbps) = 60MB/s
USB3.0理論上是USB2.0的十倍!!(實際測試約3~4倍)
------------------------------------------------------------------------------------------------------------------
現在攜帶硬碟和隨身硬碟的市場越來越大了,各式各樣的產品也因此誕生,
舉例:許多繪圖設計、3D設計的產業,現行筆電的1.8、2.5吋硬碟容量時常不夠用,隨身硬碟或是硬碟DOCK就是個很實用的存在
今天要開的是旋剛『Sharkoon USB3.0硬碟外接盒』,現在的硬碟在不過電時隨身攜帶還算耐震,這種抽取Dock可以適用於有多個硬碟,而需要方便抽取攜帶的用戶(提供隨身硬碟以外的選擇,畢竟單個硬碟資料(迷片!?)可能不夠放)
↓↓↓裡面全部的配件,從左到右分別是『變壓器』、『usb3.0』、『各國插頭轉接頭』、『硬碟DOCK』
↓↓↓這是硬碟DOCK的本體,體積不大,還挺簡約大方的:D
↓↓↓這是DOCK的背面,從左到右是『開關』、『外接電源』、『USB3.0』
↓↓↓要辨識產品是不是USB3.0可以從插槽是不是藍色輕易分辨:D
↓↓↓這次的測試硬碟分別是『WD 640AAKS』和『C300 64G』
↓↓↓看看傳統硬碟和固態硬碟在USB3.0的介面有什麼差異:D
測試平台:
CPU:I5-2500K (海盜H60)
MB:ASUS P8Z68-V PRO
RAM:金士頓 DDR3 1333 4G*4
VGA:MSI 560-TI OC
PSU:海韻X-560
結論:可以看到『Sharkoon USB3.0硬碟外接盒』可以完完全全吃飽傳統硬碟的傳輸速度(抽取盒和電腦內部sata介面誤差小於3%),而在固態硬碟的高速傳輸速度下『Sharkoon USB3.0硬碟外接盒』的傳輸速度大約會200MB/s達到瓶口,但這傳輸速度已經是usb2.0(60MB/s )的3.3倍的速度了!!
感想:對於需要帶著資料跑來跑去的工作者、硬碟抽取dock會是個不錯的選擇。例如我哥哥是醫師,在醫院簡報時常要帶著硬碟跑來跑去,抽取式dock提供了有別於隨身硬碟的一條路:可以對不同的報告需求選擇不同的資料硬碟,而不用像隨身硬碟一樣,必須先將資料先移動到隨身硬碟才能帶走,無形中降低了工作效率。
USB介面是目前無所不再的使用介面,它的誕生因為熱插拔和隨插即用而普及,而USB本身就有輸出電源的能力,讓許多裝置可以不用外接電源而獨立運作(例如隨身碟)
USB介面因為他的向下相容性而快速普及,USB3.0可以相容於舊式USB2.0與USB1.1。 另外,USB3.0電源輸出也從5V/500mA增加到5V/900mA,讓許多的USB設備可以不再接額外的電源順利使用(例如傳統要插兩個USB2.0的隨身硬碟,只要插一條USB3.0即可運行),USB3.0的5G傳輸速度更是
USB2.0 最高傳輸速度 480Mb/s (Mbps) = 60MB/s
USB3.0理論上是USB2.0的十倍!!(實際測試約3~4倍)
------------------------------------------------------------------------------------------------------------------
現在攜帶硬碟和隨身硬碟的市場越來越大了,各式各樣的產品也因此誕生,
舉例:許多繪圖設計、3D設計的產業,現行筆電的1.8、2.5吋硬碟容量時常不夠用,隨身硬碟或是硬碟DOCK就是個很實用的存在
今天要開的是旋剛『Sharkoon USB3.0硬碟外接盒』,現在的硬碟在不過電時隨身攜帶還算耐震,這種抽取Dock可以適用於有多個硬碟,而需要方便抽取攜帶的用戶(提供隨身硬碟以外的選擇,畢竟單個硬碟資料(迷片!?)可能不夠放)
↓↓↓裡面全部的配件,從左到右分別是『變壓器』、『usb3.0』、『各國插頭轉接頭』、『硬碟DOCK』
↓↓↓這是硬碟DOCK的本體,體積不大,還挺簡約大方的:D
↓↓↓這是DOCK的背面,從左到右是『開關』、『外接電源』、『USB3.0』
↓↓↓要辨識產品是不是USB3.0可以從插槽是不是藍色輕易分辨:D
↓↓↓這次的測試硬碟分別是『WD 640AAKS』和『C300 64G』
↓↓↓看看傳統硬碟和固態硬碟在USB3.0的介面有什麼差異:D
測試平台:
CPU:I5-2500K (海盜H60)
MB:ASUS P8Z68-V PRO
RAM:金士頓 DDR3 1333 4G*4
VGA:MSI 560-TI OC
PSU:海韻X-560
結論:可以看到『Sharkoon USB3.0硬碟外接盒』可以完完全全吃飽傳統硬碟的傳輸速度(抽取盒和電腦內部sata介面誤差小於3%),而在固態硬碟的高速傳輸速度下『Sharkoon USB3.0硬碟外接盒』的傳輸速度大約會200MB/s達到瓶口,但這傳輸速度已經是usb2.0(60MB/s )的3.3倍的速度了!!
感想:對於需要帶著資料跑來跑去的工作者、硬碟抽取dock會是個不錯的選擇。例如我哥哥是醫師,在醫院簡報時常要帶著硬碟跑來跑去,抽取式dock提供了有別於隨身硬碟的一條路:可以對不同的報告需求選擇不同的資料硬碟,而不用像隨身硬碟一樣,必須先將資料先移動到隨身硬碟才能帶走,無形中降低了工作效率。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