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12/12/09
- 訊息
- 92
- 互動分數
- 0
- 點數
- 0
前言:
固態硬碟的速度表現已經快到連非電腦玩家都耳聞的地步,現在請我幫忙組電腦的朋友都會要求加裝一顆SSD作為系統碟,但非電腦玩家的使用者往往忽略掉SSD的致命傷,例如寫入次數有使用壽命的限制,而且一但故障會比HDD還要難救援,再來就是SSD的容量/售價比是一個弱點,所以本次希捷 “就是要混”玩家研討會活動活動就是要告訴使用者,配電腦除了SSD+HDD之外還有SSHD這個Solution。
文章後面會附上後面會附上小小的SSHD硬碟測試與使用經驗分享,解說部分會在前面,利用活動當天的簡報截圖與文字敘述讓讀者更了解SSHD。下圖是本次活動主題的抽象縮影,大象般的大容量與獵豹般的速度,SSD與HDD的完美結合=SSHD(Solid-state hybrid drive)
活動過程&技術介紹:
▼活動現場報到手續,那天是個下著雨的夜晚又濕又冷,但還是澆不熄玩家的熱情參與
▼我抵達的時間比較早,會場人數還不多
▼OK活動終於開始了,今天主講的是資深技術行銷經理-朱先生
首先瞭解AMT技術是如何運作的,這個演算法會自動判斷哪些資料應寫入硬碟的固態記憶體部分,並隨著資料用途來動態地分配,換言之Seagate的SSHD會"學習"哪些東西常用並把它分配到固態記憶體裡,進而達到加速這些應用程式執行的目的,最明顯的效能提升就是開機速度變快與常用的應用程式加速,非常聰明。
所以大家別誤會以為SSHD是把SSD和傳統硬碟綁在一起賣錢這種簡單的玩意,也不要問我為什麼SSHD的Flash部分那麼小怎麼放資料,因為那並不是設計來讓使用者存放檔案的,你也無法自己決定要存放在內的東西,一切的武功秘笈就在AMT演算法。
▼官方的測試結果,可發現SSHD的速度表現是在SSD與傳統硬碟之間,且只比SSD慢一點點而已。
希捷也點出了目前為儲存裝置加速的方法之優缺點,SSD雖然快但壽命不長而且價格還是相對貴,用intel獨家的ISRT雖然在技術上創新但必須同時有SSD和HDD,而且除非SSD夠小(64GB以下)不然我相信使用者不會把大容量的SSD浪費在ISRT上。在者,ISRT設定上比較複雜並不適合連Bios都沒看過的一般群眾,再來是小容量SSD幾乎要絕跡了還玩甚麼…
看到這裡一定很多人心裡覺得怪怪,既然SSD有讀寫次數的壽命問題,而且事實上出問題的次數也比HDD高,那SSHD到底可不可靠?活動中朱經理也特別強調,SSHD裡的固態記憶體主要負責硬碟的”讀取”方面的加速,絕大部分的資料還是直接寫入碟盤中,並沒有SSD必須持續大量讀取/寫入的問題,壽命也因此延長很多。
▼由官方的統計資料顯示SSHD的故障率是最低的,所以各位可以放心購買
SSHD外觀與實際測試:
▼開箱甚麼的我就不浪費時間了,硬碟誰沒看過XD
▼電路板背面除了馬達控制與主控晶片外,還多了一顆K9LCGY8S1B-HCK0 8GB MLC顆粒作為SSD部分的Flash。
本次測試比較特別,我會以最貼近使用者的方式去測試,跳開以往只為了衝分數的SSD、HDD標準測試程式,如果有需要這方面的資料我在別篇文章已經測過,歡迎參考。
本次的測試內容主要是開機速度,以我自己的個人電腦做為實驗對象,把已經使用3年未重灌未整理的系統硬碟完整的複製到SSHD,看看傳統硬碟和新式SSHD的速度差多少。
▼首先把用了3年多的系統碟換下來
▼用了3年多的系統碟,應用程式、背景程式、常駐程式超級多只能說非常非常的亂,再加上C碟裡有許多未整理的"男人的深夜秘密.avi"加持(不解釋^_^),開機速度自然是快不起來。
▼首先來看舊硬碟的開機速度,連試兩次都長達一分鐘
▼第二次時間竟然還變長…
▼SSHD第一次開機,因為剛完成複製系統還在自我整理所以時間比較長,再加上此時AMT演算法還沒完整的作用,開機時間自然快不起來
▼第二次開機時間就縮短了,但我相信還可以更快
▼經過幾次重開機讓硬碟自我學習後開機時間大慨落在20秒附近
結語:
實際使用後發現,除了開機速度變快以外,一開始的感覺其實和傳統硬碟差不多,但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會發現整台電腦變快了,這是因為硬碟經由AMT演算法自我學習後把系統裡一直在運作的背景程式與常駐程式寫入SSHD裡的Flash中,這些東西其實就是拖慢電腦的主因,現在SSHD幫你把這些程式加速所以電腦自然就變快了,當然常用的程式、遊戲也會因為同樣的道理而得到加速的效果。
混合式硬碟這個產品在SSD問市後不久也隨後跟上,當年SSD超級貴所以SSHD也自然便宜不到哪裡去,其實製造SSD的技術門檻真的不高,所以比起SSD個人認為SSHD才是科技進步的指標,我覺得把速度相對慢的傳統硬碟與SSD結合是個相當有創意的作法,但無奈當年SSHD實在太貴所以市場不大,網路上相關的測試資料也不多以至於這個產品幾乎只有玩家知道,實在可惜。
好在科技進步飛快,Seagate也沒有放棄當初SSHD的想法反而繼續發展這項創新的技術使其更親民更穩定,比起當年現在1TB的傳統硬碟與SSHD的價差已經非常接近,過去一年幫友人配過無數台電腦,預算高一點的朋友通常會要求加一顆SSD當作系統碟,此時我會建議不如直接裝SSHD,因為除非你是追求效能的玩家不然在一般應用上SSHD不會差SSD非常多,寧願犧牲一點效能把錢拿去補在CPU或是顯卡上,雖然不是極致效能但我認為會是速度、空間、花費三者之間最佳的平衡點。
固態硬碟的速度表現已經快到連非電腦玩家都耳聞的地步,現在請我幫忙組電腦的朋友都會要求加裝一顆SSD作為系統碟,但非電腦玩家的使用者往往忽略掉SSD的致命傷,例如寫入次數有使用壽命的限制,而且一但故障會比HDD還要難救援,再來就是SSD的容量/售價比是一個弱點,所以本次希捷 “就是要混”玩家研討會活動活動就是要告訴使用者,配電腦除了SSD+HDD之外還有SSHD這個Solution。
文章後面會附上後面會附上小小的SSHD硬碟測試與使用經驗分享,解說部分會在前面,利用活動當天的簡報截圖與文字敘述讓讀者更了解SSHD。下圖是本次活動主題的抽象縮影,大象般的大容量與獵豹般的速度,SSD與HDD的完美結合=SSHD(Solid-state hybrid drive)
活動過程&技術介紹:
▼活動現場報到手續,那天是個下著雨的夜晚又濕又冷,但還是澆不熄玩家的熱情參與
▼我抵達的時間比較早,會場人數還不多
▼OK活動終於開始了,今天主講的是資深技術行銷經理-朱先生
首先瞭解AMT技術是如何運作的,這個演算法會自動判斷哪些資料應寫入硬碟的固態記憶體部分,並隨著資料用途來動態地分配,換言之Seagate的SSHD會"學習"哪些東西常用並把它分配到固態記憶體裡,進而達到加速這些應用程式執行的目的,最明顯的效能提升就是開機速度變快與常用的應用程式加速,非常聰明。
所以大家別誤會以為SSHD是把SSD和傳統硬碟綁在一起賣錢這種簡單的玩意,也不要問我為什麼SSHD的Flash部分那麼小怎麼放資料,因為那並不是設計來讓使用者存放檔案的,你也無法自己決定要存放在內的東西,一切的武功秘笈就在AMT演算法。
▼官方的測試結果,可發現SSHD的速度表現是在SSD與傳統硬碟之間,且只比SSD慢一點點而已。
希捷也點出了目前為儲存裝置加速的方法之優缺點,SSD雖然快但壽命不長而且價格還是相對貴,用intel獨家的ISRT雖然在技術上創新但必須同時有SSD和HDD,而且除非SSD夠小(64GB以下)不然我相信使用者不會把大容量的SSD浪費在ISRT上。在者,ISRT設定上比較複雜並不適合連Bios都沒看過的一般群眾,再來是小容量SSD幾乎要絕跡了還玩甚麼…
看到這裡一定很多人心裡覺得怪怪,既然SSD有讀寫次數的壽命問題,而且事實上出問題的次數也比HDD高,那SSHD到底可不可靠?活動中朱經理也特別強調,SSHD裡的固態記憶體主要負責硬碟的”讀取”方面的加速,絕大部分的資料還是直接寫入碟盤中,並沒有SSD必須持續大量讀取/寫入的問題,壽命也因此延長很多。
▼由官方的統計資料顯示SSHD的故障率是最低的,所以各位可以放心購買
SSHD外觀與實際測試:
▼開箱甚麼的我就不浪費時間了,硬碟誰沒看過XD
▼電路板背面除了馬達控制與主控晶片外,還多了一顆K9LCGY8S1B-HCK0 8GB MLC顆粒作為SSD部分的Flash。
本次測試比較特別,我會以最貼近使用者的方式去測試,跳開以往只為了衝分數的SSD、HDD標準測試程式,如果有需要這方面的資料我在別篇文章已經測過,歡迎參考。
本次的測試內容主要是開機速度,以我自己的個人電腦做為實驗對象,把已經使用3年未重灌未整理的系統硬碟完整的複製到SSHD,看看傳統硬碟和新式SSHD的速度差多少。
▼首先把用了3年多的系統碟換下來
▼用了3年多的系統碟,應用程式、背景程式、常駐程式超級多只能說非常非常的亂,再加上C碟裡有許多未整理的"男人的深夜秘密.avi"加持(不解釋^_^),開機速度自然是快不起來。
▼首先來看舊硬碟的開機速度,連試兩次都長達一分鐘
▼第二次時間竟然還變長…
▼SSHD第一次開機,因為剛完成複製系統還在自我整理所以時間比較長,再加上此時AMT演算法還沒完整的作用,開機時間自然快不起來
▼第二次開機時間就縮短了,但我相信還可以更快
▼經過幾次重開機讓硬碟自我學習後開機時間大慨落在20秒附近
結語:
實際使用後發現,除了開機速度變快以外,一開始的感覺其實和傳統硬碟差不多,但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後會發現整台電腦變快了,這是因為硬碟經由AMT演算法自我學習後把系統裡一直在運作的背景程式與常駐程式寫入SSHD裡的Flash中,這些東西其實就是拖慢電腦的主因,現在SSHD幫你把這些程式加速所以電腦自然就變快了,當然常用的程式、遊戲也會因為同樣的道理而得到加速的效果。
混合式硬碟這個產品在SSD問市後不久也隨後跟上,當年SSD超級貴所以SSHD也自然便宜不到哪裡去,其實製造SSD的技術門檻真的不高,所以比起SSD個人認為SSHD才是科技進步的指標,我覺得把速度相對慢的傳統硬碟與SSD結合是個相當有創意的作法,但無奈當年SSHD實在太貴所以市場不大,網路上相關的測試資料也不多以至於這個產品幾乎只有玩家知道,實在可惜。
好在科技進步飛快,Seagate也沒有放棄當初SSHD的想法反而繼續發展這項創新的技術使其更親民更穩定,比起當年現在1TB的傳統硬碟與SSHD的價差已經非常接近,過去一年幫友人配過無數台電腦,預算高一點的朋友通常會要求加一顆SSD當作系統碟,此時我會建議不如直接裝SSHD,因為除非你是追求效能的玩家不然在一般應用上SSHD不會差SSD非常多,寧願犧牲一點效能把錢拿去補在CPU或是顯卡上,雖然不是極致效能但我認為會是速度、空間、花費三者之間最佳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