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和 Phison 攜手合作,加速催生消費性 PCIe 4.0 x4 NVMe 固態硬碟控制器,相關固態硬碟實體產品,在 2019 年下半年陸續登場開賣。這些以 Phison 型號 PS5016-E16 控制器構成的固態硬碟,最高循序存取速度上看讀取 5,000MB/s、寫入 4,400MB/s,幾乎是 PCIe 3.0 x4 NVMe 中等(階)產品的 2 倍,對玩家來說著實很具有吸引了。
不過截至目前為止,仍然只有 AMD 第三代 Ryzen 和 Ryzen Threadrippe 處理器暨平台,原生內建支援 PCIe 4.0 匯流排介面,Intel 方面的產品可還有得等。從雙方在桌機的市占率來看,AMD 大約占有 20% 比例(最新統計數據或許更高),PCIe 4.0 介面平台的市場滲透率仍然算是低,多少連帶影響到 PCIe 4.0 x4 NVMe 固態硬碟市場規模。
更現實的是價差因素,以 1TB 容量產品為例,PCIe 4.0 x4 NVMe 自 7,500 元左右起跳,但 PCIe 3.0 x4 NVMe 大約只要 3,200 元就能買到,入門價達到倍數之多。當然了,市場上的產品五花八門,性能等級變數不容忽略。就 PCIe 3.0 x4 NVMe 產品裡相對較佳者來看,大多集中在 4,200~5,400 元,仍然比 PCIe 4.0 x4 NVMe 便宜約 38~78% 不等。
在電腦平台並未支援 PCIe 4.0,固態硬碟亦有相當價差等前提下,前述相對較佳者的 PCIe 3.0 x4 NVMe 產品,理應當更為適合多數人。這類產品的衡量指標,是官方標示寫入速度達 3000MB/s,其讀取普遍有 3,400MB/s 左右,片面性能落差縮小到 33~47% 左右。無論是新組裝電腦或升級,使用 AMD 或 Intel 平台,都是實惠或說務實的選項。
市場參考價格訪查時間:2020-04-23。
Phison 型號 PS5012-E12 控制器,市場能見度可說是相當高,為數不少品牌採用這解決方案。反觀 SMI 型號 SM2262EN 控制器,官方參考性能值並不亞於 PS5012-E12,惟獨台灣市場上所銷售產品裡,其占比相對而言是低於 Phison 一些。兩者共通點部分,介面基礎規格同為 PCIe 3.0 x4 NVMe 1.3,皆具有 8 個快閃記憶體資料傳輸通道。
市場參考價格訪查時間:2020-04-23、1TB 容量版本。
由於這些產品推出銷售時間長短不一,有些甚至已經累積了相當口碑,所以單獨介紹部分就不贅述太多了,以下正式開始吧~
ADATA XPG SX8200 Pro
相較於競品廣為採用 Phison 解決方案,ADATA 反而選擇了 SMI SM2262EN,而且是極少數設計配置、調校,將寫入速度衝高到 ≥3,000MB/s 的廠商之一。其 1TB 容量版本為雙面線路設計布局,得留意也只有這個版本寫入速度能達到 3,000MB/s,產品另外內附薄型黑色銘板散熱片(黏貼於控制器這一面),可視主機板、筆電的散熱設計形式來運用。
附加軟體主要為 SSD ToolBox,可以查看裝置 SMART 等狀態、更新韌體(實際上是連接至官網,仍得自行下載)、執行磁碟與作業系統最佳化(大致上是有類似於 SSD Fresh 這類工具軟體的作用),另外還有系統轉移、備份好幫手 Acronis True Image,硬、軟體搭配組合可謂完備。
Pioneer APS-SE20G
在光碟 / 燒錄機市場需求急遽萎縮之後,Pioneer 延伸觸角推出固態硬碟產品,轉眼間也有幾年時間了。APS-SE20G 是植基於 Phison 解決方案,1TB 容量版本為單面線路設計布局,多少有利於整體散熱處理、裝配在筆電上。附加軟體部分則是從缺,得自行另外找尋第三方工具軟體,來補足日常使用上所需。
FireCuda 系列源自硬碟時代,早先是固態混合硬碟機(SSHD)所用,Seagate 重加入消費性固態硬碟市場之後,這系列也成為高階定位產品的代表。FireCuda 510 選用 Phison 解決方案,全都採雙面線路設計布局,得留意 1、2TB 容量版本才能達到 3,200MB/s 寫入速度。另外在前面的重點規格彙整可看出,官方所開出性能與設計寫入耐用度參考值,可是相當的高。
T-Force Cardea Zero Z340
Cardea Zero Z340 是 T-Force 新推出產品,其標籤並非一般貼紙,它可是 Team 專利堆疊技術散熱片,結構上將石墨烯、銅箔等材質膠合在一起,厚度不到 1mm 強調具備 9% 或以上的降溫效果。核心植基於 Phison 解決方案,1TB 容量版本為雙面線路設計布局,自然是只有一面配置那散熱片,並且僅這個版本寫入能達到 3,000MB/s。
主要附加軟體 SSD ToolBox,最新版本早在 2018 年釋出,碟機資訊功能有待改進,因為沒能正確辨識出匯流排介面規格,倒是另外內建 Data Migration(資料轉移)功能看似有趣。在官網還能發現 NVMe 驅動程式,只不過看來是 Windows 7 所適用的 Microsoft 官方更新修正檔,若使用 Windows 10 作業系統大可忽略之。
Western Digital WD Black SN750
WD Black 系列提供標準與配備散熱片兩種版本選擇,後者價格雖然略高一些,它可是採用來自 EKWB 的散熱片。其核心強調基於自家設計解決方案構成,包含採用旗下品牌 SanDisk 的快閃記憶體,1TB 容量為單面線路設計布局。不過也得留意到,僅 1TB 版本可達 3,000MB/s 寫入速度,而且即便是 2TB 容量也例外。
由於和 Seagate 同為硬碟老字號廠商,附加軟體自然也是不含糊,SSD Dashboard 基本作用大同小異,但是額外具備遊戲模式開關、效能監視等功能。所提供系統轉移、備份軟體,也是 Acronis True Image 客製化版本,儘管版本 / 組建看來已經有幾年沒有進行更新,基本使用體驗未必會相差太多。
T-Force Cardea Zero Z440
最後附帶一提 Cardea Zero Z440,這是由 Team 另外借出的 PCIe 4.0 x4 NVMe 產品,設定用來當參考比較組。想當然耳,這屬於 Phison 解決方案產品之一,Team 同樣為它配備石墨烯複合結構散熱片,印刷電路板也是雙面線路設計布局。包含附加軟體元素也一致,十足兄弟產品、系出同門的味道,所以就不多加贅述了。
基準性能測試
性能實測首先來看 AIDA64 Disk Benchmark 的 Linear Write(線性寫入),藉此窺探 SLC Cache 設置策略,重點如加速值、作用容量、飽和之後的變化等,檔案傳輸通常能感受到實質差異。以下都在執行 secure erase 之後才展開試驗,就基本而言都是數值越高越好,真實使用得留意動態設置策略,大多會依已使用容量來縮減作用容量範圍。
XPG SX8200 Pro 調校足以作為代表,一般日常使用應該不容易遭遇到顯著的降速現象,而 WD Black SN750 儘管加速範圍僅約 3%,但飽和之後的速度變動至少 1,500MB/s 起跳。另外是 APS-SE20G 和 FireCuda 510 傾向相近,作用容量範圍雖然有限且有所波動,但飽和之後大多維持在近乎 1,000MB/s 以上速度。
測試平台
- 處理器:AMD Ryzen 7 3700X
- 主機板:ASUS ROG Crosshair VIII Hero(Wi-Fi)
- 顯示卡:Sapphire Pulse Radeon RX 5600 XT
- 記憶體:Klevv Cras X RGB DDR4-3466(KD48GU880-34A170X)
- 系統碟:Plextor M9PeGN 512GB
- 測試資料碟:Kingston KC2000 1TB x 2(組建 RAID 0)
- 作業系統:Microsoft Windows 10 Pro 64bit(1909)
● XPG SX8200 Pro。
● APS-SE20G。
● FireCuda 510。
● Cardea Zero Z340。
● WD Black SN750。
● Cardea Zero Z440。
ATTO Disk Benchmark 測得最大速度,是 APS-SE20G 與 FireCuda 510 稍微突出,就平均而言 WD Black SN750 居次。CrystalDiskMark 單論讀取與寫入,XPG SX8200 Pro 反而竄起,只不過它在混合模式落後競品相當幅度。另外是 WD Black SN750,儘管各速度值未必最佳,但受佇列深度的影響相對算小。
4K 表現在 ATTO Disk Benchmark 測試結果方面,QD1 條件以 APS-SE20G 和 Cardea Zero Z340 表現較佳,只不過在 QD8 卻翻盤墊後,反由 FireCuda 510 竄起並遙遙領先。CrystalDiskMark 同樣出現兩極結果,Q1T1 條件以 XPG SX8200 Pro 表現最佳,然而它在 Q32T16 條件墊後,結果仍然由 FireCuda 510 勝出。
應用模擬測試
看完基準表現之後,再來進入進階表現試驗部分,綜合模擬測試指標 PCMark 10 儲存測試,XPG SX8200 Pro 表現亮眼。細部成績進一步參考、比較之,XPG SX8200 Pro 雖然在 cp2、cps1、cps2 落後相當幅度,但是靠著其他諸多項目領先獲得最高總評,次佳表現者則為 APS-SE20G 與 Cardea Zero Z340。
PCMark 10 磁碟性能一致性測試,相對嚴苛測試多種階段下的性能變化,有類似於髒碟測試這用處。總評最佳表現者為 FireCuda 510,次之是在系統碟模擬測試勝出的 XPG SX8200 Pro,而 WD Black SN750 又和它相去不遠。綜觀細項成績,同樣沒有絕對的強者,對一般人 / 應用來說,大可取總評成績作為參考標的。
另外針對專業工作者之類應用,執行 SPECworkstation 所包含磁碟性能表現,由於細部數據眾多且繁雜,大可以各類型應用模擬的 Storage 總和作為代表。XPG SX8200 Pro 表現算是亮眼,僅在 General Operations 類群(內含 mozillaVS、7z 等項目)反而出現墊底的結果,次之則為 FireCuda 510,而且它可以說擁有更好的平衡性。
(編按:礙於平台的上傳圖片數量限制,SPECworkstation 只貼出總和結果,各類型應用的進階資訊犧牲掉......)
接著進行日常應用試驗,將測試平台的備份影像檔還原至各產品上,透過 BootRacer 試驗 Windows 10 作業系統啟動速度。啟動至出現登入畫面表現最佳 6 秒鐘,接著從登入畫面到桌面則是 21 秒,總和勝出者是 FireCuda 510、次之為 XPG SX8200 Pro,就整體而言差異感並不算多麼大。
BootRacer 這小菜一疊的測試,搭配 PCMark 10 儲存測試細項成績來看(boo 項目),可說是不謀而合。那麼在遊戲應用上又是如何呢?Final Fantasy XIV:Shadowbringers benchmark 測試內含場景載入時間,因此選定以此作為代表,簡單取總載入時間來看,是以 XPG SX8200 Pro 表現為最佳。
檔案傳輸試驗設定了幾種情境,寫入部分可連帶觀察到,SLC Cache 設置策略的影響性。Uplay 平台遊戲 Ghost Recon Breakpoint 傳輸複製,XPG SX8200 Pro 讀取雖然落在中下範圍,但寫入表現極佳。而在攝 / 錄影玩家、工作者部分,RAW 組合由 Cardea Zero Z340 勝出,影音檔則是 XPG SX8200 Pro 有極佳寫入速度。
至於主角 PCIe 3.0 x4 NVMe 產品方面,ADATA XPG SX8200 Pro 常有亮眼表現,儘管較高佇列深度條件看來不利於它,卻並未折損模擬應用測試的表現。居次的可算是 Pionner APS-SE20G,它血緣和 T-Force Cardea Zero Z340 相近,但兩相比較看來表現較為平穩,對於這般結果應該不用感到意外。
這 3 款產品價格都不超過 4,500 元,衡量與 PCIe 4.0 x4 NVMe 比較組的性能與售價差距,可以歸類成高性價比代表。超過 5,000 元的 Seagate FireCuda 510 和 Western Digital WD Black SN750,基準與應用模擬測試等多處於拉鋸戰,這唯二高價組代表並沒有絕對的優劣,大可依照個人品牌喜好來抉擇。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