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I R4830 T2D512 OC版對於效能增加有多少,在前篇3DMark測試即可略知一二,不過大家買顯示卡不會只為了跑3DMark而已,而都幾乎是拿來玩遊戲,或是拿來看高解析度的影片,所以接下來就對遊戲方面,作以往的四款遊戲測試吧!
測試平台一覽:
處理器 AMD Phenom x3 8450 @ 2.1GHz
主機板 ASUS M3A32-MVP Deluxe ( AMD 790FX + SB600 )
顯示卡 MSI R4830 T2D512 OC Edition ( 512MB / 256Bit )
記憶體 Apacer DDRII 667 1GB X 2
硬碟機 Seagate Barracuda 7200.4 40GB
光碟機 ASUS DRW-1608P3S
電源供應器 Seventeam 350W ST-350BKV
散熱風扇 ASUS V60 Mod
作業系統 Windows Vista Ultimate 32Bit
驅動程式 MSI光碟內附的驅動程式,由GPU-Z得知為8.10版。
以市面上較知名的四款遊戲來作效能測試。
1.Crysis ( Crysis Benchmarking )
2.Lost Planet Extreme Condition
3.F.E.A.R.
4.Need For Speed 9 Most Wanted
第一款遊戲:Crysis
由Crysis Benchmarking跑12組不同設定值的測試。
每一組分別跑三次,取平均值。
為方便閱讀,所以只顯示每組設定以及最後成績。
第一個測試細節如下:
解析度:1024 x 768
反鋸齒:關閉
全部特效除下列設定外,其餘設定為:Medium
無其餘設定
第二個測試細節如下:
解析度:1024 x 768
反鋸齒:四倍反鋸齒
全部特效除下列設定外,其餘設定為:Medium
Shadows Quality:High
第三個測試細節如下:
解析度:1280 x 1024
反鋸齒:關閉
全部特效除下列設定外,其餘設定為:Medium
無其餘設定
第四個測試細節如下:
解析度:1280 x 1024
反鋸齒:四倍反鋸齒。
全部特效除下列設定外,其餘設定為:Medium
Shadows Quality:High
第五個測試細節如下:
解析度:1600 x 1200
反鋸齒:關閉
全部特效除下列設定外,其餘設定為:Medium
無其餘設定
第六個測試細節如下:
解析度:1600 x 1200
反鋸齒:四倍反鋸齒。
全部特效除下列設定外,其餘設定為:Medium
Shadows Quality:High
第七個測試細節如下:
解析度:1024 x 768
反鋸齒:關閉
全部特效除下列設定外,其餘設定為:High
無其餘設定
第八個測試細節如下:
解析度:1024 x 768
反鋸齒:四倍反鋸齒
全部特效除下列設定外,其餘設定為:High
無其餘設定
第九個測試細節如下:
解析度:1280 x 1024
反鋸齒:關閉
全部特效除下列設定外,其餘設定為:High
無其餘設定
第十個測試細節如下:
解析度:1280 x 1024
反鋸齒:四倍反鋸齒
全部特效除下列設定外,其餘設定為:High
無其餘設定
第十一個測試細節如下:
解析度:1600 x 1200
反鋸齒:關閉
全部特效除下列設定外,其餘設定為:High
無其餘設定
第十二個測試細節如下:
解析度:1600 x 1200
反鋸齒:四倍反鋸齒
全部特效除下列設定外,其餘設定為:High
無其餘設定
以下是完成測試的Crysis Benchmarking Log檔
Run #1- DX10 1024x768 AA=No AA, 32 bit test, Quality: Medium ~~ Overall Average FPS: 36.835
Run #2- DX10 1024x768 AA=4x, 32 bit test, Quality: Custom ~~ Overall Average FPS: 27.79
Run #3- DX10 1280x1024 AA=No AA, 32 bit test, Quality: Medium ~~ Overall Average FPS: 37.105
Run #4- DX10 1280x1024 AA=4x, 32 bit test, Quality: Custom ~~ Overall Average FPS: 26.59
Run #5- DX10 1600x1200 AA=No AA, 32 bit test, Quality: Medium ~~ Overall Average FPS: 36.445
Run #6- DX10 1600x1200 AA=4x, 32 bit test, Quality: Custom ~~ Overall Average FPS: 20.24
Run #7- DX10 1024x768 AA=No AA, 32 bit test, Quality: High ~~ Overall Average FPS: 29.495
Run #8- DX10 1024x768 AA=4x, 32 bit test, Quality: High ~~ Overall Average FPS: 27.73
Run #9- DX10 1280x1024 AA=No AA, 32 bit test, Quality: High ~~ Overall Average FPS: 29.56
Run #10- DX10 1280x1024 AA=4x, 32 bit test, Quality: High ~~ Overall Average FPS: 26.4
Run #11- DX10 1600x1200 AA=No AA, 32 bit test, Quality: High ~~ Overall Average FPS: 25.66
Run #12- DX10 1600x1200 AA=4x, 32 bit test, Quality: High ~~ Overall Average FPS: 18.87
第二款遊戲:Lost Planet Extreme Condition
效能設定如下:
每秒張數瀏覽:On
反鋸齒採樣:None
高動態光照渲染:Medium
表面材質過濾:Anisotropic 4X
表面材質強度:Medium
模型品質:High
陰影品質:Medium
動態模糊品質:Medium
特效強度:High
特效品質:High
特效大小:High
光影品質:Medium
影像輸出解析度:1280 x 720 ( 720p )
影像輸出頻率:60Hz
全螢幕:On
垂直同步:Off
光影校正:Off
Concurrent Operations:2
Concurrent Renaering:Off
多重顯示卡:Off
測試三輪後的結果如下:
平均的 FPS:74張
雪地場景 FPS:68張
洞穴場景 FPS:33張
接下來,第三款遊戲測試:F.E.A.R.
一樣採四組設定來做效能測試。
解析度:1024 x 768 x 32
效果部分:
特效細節:最大值
人物圖樣:最大值
水面解析度:最大值
反射與顯示:最大值
質量光源:開啟
質量光源密度:最大值
畫面設定
全景反鉅齒:兩倍
光源細節:最大值
啟用陰影:開啟
陰影細節:最大值
柔化陰影:關閉
材質過濾:八倍非等向性
材質解析度:最大值
視訊:適中
雙倍像素:開啟
DX8著色器:關閉
螢幕解析度:1024 x 768
著色器:最大值
繪圖壓力測試截圖
繪圖壓力測試結果如下:
每秒張數最小值:28張
每秒張數平均值:34張
每秒張數最大值:41張
第二組測試
解析度:1280 x 960 x 32
效果部分:
特效細節:最大值
人物圖樣:最大值
水面解析度:最大值
反射與顯示:最大值
質量光源:開啟
質量光源密度:最大值
畫面設定
全景反鉅齒:兩倍
光源細節:最大值
啟用陰影:開啟
陰影細節:最大值
柔化陰影:關閉
材質過濾:八倍非等向性
材質解析度:最大值
視訊:適中
雙倍像素:開啟
DX8著色器:關閉
螢幕解析度:1280 x 960
著色器:最大值
繪圖壓力測試截圖
繪圖壓力測試結果如下:
每秒張數最小值:28張
每秒張數平均值:34張
每秒張數最大值:41張
第三組測試
解析度:1280 x 960 x 32
效果部分:
特效細節:最大值
人物圖樣:最大值
水面解析度:最大值
反射與顯示:最大值
質量光源:開啟
質量光源密度:最大值
畫面設定
全景反鉅齒:四倍
光源細節:最大值
啟用陰影:開啟
陰影細節:最大值
柔化陰影:開啟
材質過濾:十六倍非等向性
材質解析度:最大值
視訊:最大值
雙倍像素:開啟
DX8著色器:關閉
螢幕解析度:1280 x 960
著色器:最大值
繪圖壓力測試截圖
繪圖壓力測試結果如下:
每秒張數最小值:28張
每秒張數平均值:34張
每秒張數最大值:40張
第四組測試
解析度:1600 x 1200 x 32
效果部分:
特效細節:最大值
人物圖樣:最大值
水面解析度:最大值
反射與顯示:最大值
質量光源:開啟
質量光源密度:最大值
畫面設定
全景反鉅齒:四倍
光源細節:最大值
啟用陰影:開啟
陰影細節:最大值
柔化陰影:開啟
材質過濾:十六倍非等向性
材質解析度:最大值
視訊:最大值
雙倍像素:開啟
DX8著色器:關閉
螢幕解析度:1600 x 1200
著色器:最大值
繪圖壓力測試截圖
繪圖壓力測試結果如下:
每秒張數最小值:28張
每秒張數平均值:34張
每秒張數最大值:40張
最後一款的遊戲測試:Need For Speed 9 : Most Wanted
一樣會有五組測試,每組測試的細節當然也都不太一樣。
第一組測試:
影像細節等級:Medium
解析度:1024 x 768
目錄截圖,FPS值約為111張。
完整的車輛細節,FPS值約為110張。
實際遊戲測試,FPS值約為78張。
第二組測試:
影像細節等級:Medium
解析度:1600 x 1200
目錄截圖,FPS值約為111張。
完整的車輛細節,FPS值約為106張。
實際遊戲測試,FPS值約為75張。
第三組測試:
影像細節等級:Very High
解析度:1024 x 768
目錄截圖,FPS值約為110張。
完整的車輛細節,FPS值約103張。
實際遊戲測試後,FPS值約76張。
第四組測試:
影像細節等級:Very High
解析度:1600 x 1200
目錄截圖,FPS值約為80張。
完整的車輛細節,FPS值約75張。
實際遊戲測試後,FPS值則降到了約74張。
最後一組設定值,進入進階畫面設定,能開到最大的設定都開到最大。
螢幕輸出解析度:1600 x 1200
全景反鋸齒過濾:Very High
表面的材質濾鏡:Very High
垂直同步:Off
世界細節等級:Very High
道路反射等級:Very High
陰影細節等級:Very High
車輛貼圖等級:High
車輛反射等級:High
車輛反射更新頻率:Very High
下雨特效:On
高光亮特效:On
目錄截圖,FPS值降到約61張每秒。
完整車輛細節預覽,FPS值則是降到了每秒63張。
實際遊戲測試,FPS值些微提升到每秒50張。
結論:
MSI R4830 OC Edition在原本對於反鋸齒以及高解析度、高特效的設定值,就會有好表現的ATi Radeon RV770核心下加持下,在上述三種條件下的測試,都會比起同廠商的RV730 ( HD4670 )更好上一些,此現象可在末日之戰、極速快感:全民公敵兩款遊戲上發現。越高解析度,反鋸齒開到最大,設定細節也是最大的情況下,在這種價位的顯示卡,獲得的FPS還算非常理想!HD4830解決了HD4850的高熱高耗電,卻又比起HD4850更超值了一些,剛好定位更符合想要低價高效能的遊戲玩家族群,想玩高階遊戲,又想獲得高FPS的情況下,這張MSI R4830 OC Edition不為是個好選擇!
測試平台一覽:
處理器 AMD Phenom x3 8450 @ 2.1GHz
主機板 ASUS M3A32-MVP Deluxe ( AMD 790FX + SB600 )
顯示卡 MSI R4830 T2D512 OC Edition ( 512MB / 256Bit )
記憶體 Apacer DDRII 667 1GB X 2
硬碟機 Seagate Barracuda 7200.4 40GB
光碟機 ASUS DRW-1608P3S
電源供應器 Seventeam 350W ST-350BKV
散熱風扇 ASUS V60 Mod
作業系統 Windows Vista Ultimate 32Bit
驅動程式 MSI光碟內附的驅動程式,由GPU-Z得知為8.10版。
以市面上較知名的四款遊戲來作效能測試。
1.Crysis ( Crysis Benchmarking )
2.Lost Planet Extreme Condition
3.F.E.A.R.
4.Need For Speed 9 Most Wanted
第一款遊戲:Crysis
由Crysis Benchmarking跑12組不同設定值的測試。
每一組分別跑三次,取平均值。
為方便閱讀,所以只顯示每組設定以及最後成績。
第一個測試細節如下:
解析度:1024 x 768
反鋸齒:關閉
全部特效除下列設定外,其餘設定為:Medium
無其餘設定
第二個測試細節如下:
解析度:1024 x 768
反鋸齒:四倍反鋸齒
全部特效除下列設定外,其餘設定為:Medium
Shadows Quality:High
第三個測試細節如下:
解析度:1280 x 1024
反鋸齒:關閉
全部特效除下列設定外,其餘設定為:Medium
無其餘設定
第四個測試細節如下:
解析度:1280 x 1024
反鋸齒:四倍反鋸齒。
全部特效除下列設定外,其餘設定為:Medium
Shadows Quality:High
第五個測試細節如下:
解析度:1600 x 1200
反鋸齒:關閉
全部特效除下列設定外,其餘設定為:Medium
無其餘設定
第六個測試細節如下:
解析度:1600 x 1200
反鋸齒:四倍反鋸齒。
全部特效除下列設定外,其餘設定為:Medium
Shadows Quality:High
第七個測試細節如下:
解析度:1024 x 768
反鋸齒:關閉
全部特效除下列設定外,其餘設定為:High
無其餘設定
第八個測試細節如下:
解析度:1024 x 768
反鋸齒:四倍反鋸齒
全部特效除下列設定外,其餘設定為:High
無其餘設定
第九個測試細節如下:
解析度:1280 x 1024
反鋸齒:關閉
全部特效除下列設定外,其餘設定為:High
無其餘設定
第十個測試細節如下:
解析度:1280 x 1024
反鋸齒:四倍反鋸齒
全部特效除下列設定外,其餘設定為:High
無其餘設定
第十一個測試細節如下:
解析度:1600 x 1200
反鋸齒:關閉
全部特效除下列設定外,其餘設定為:High
無其餘設定
第十二個測試細節如下:
解析度:1600 x 1200
反鋸齒:四倍反鋸齒
全部特效除下列設定外,其餘設定為:High
無其餘設定
以下是完成測試的Crysis Benchmarking Log檔
Run #1- DX10 1024x768 AA=No AA, 32 bit test, Quality: Medium ~~ Overall Average FPS: 36.835
Run #2- DX10 1024x768 AA=4x, 32 bit test, Quality: Custom ~~ Overall Average FPS: 27.79
Run #3- DX10 1280x1024 AA=No AA, 32 bit test, Quality: Medium ~~ Overall Average FPS: 37.105
Run #4- DX10 1280x1024 AA=4x, 32 bit test, Quality: Custom ~~ Overall Average FPS: 26.59
Run #5- DX10 1600x1200 AA=No AA, 32 bit test, Quality: Medium ~~ Overall Average FPS: 36.445
Run #6- DX10 1600x1200 AA=4x, 32 bit test, Quality: Custom ~~ Overall Average FPS: 20.24
Run #7- DX10 1024x768 AA=No AA, 32 bit test, Quality: High ~~ Overall Average FPS: 29.495
Run #8- DX10 1024x768 AA=4x, 32 bit test, Quality: High ~~ Overall Average FPS: 27.73
Run #9- DX10 1280x1024 AA=No AA, 32 bit test, Quality: High ~~ Overall Average FPS: 29.56
Run #10- DX10 1280x1024 AA=4x, 32 bit test, Quality: High ~~ Overall Average FPS: 26.4
Run #11- DX10 1600x1200 AA=No AA, 32 bit test, Quality: High ~~ Overall Average FPS: 25.66
Run #12- DX10 1600x1200 AA=4x, 32 bit test, Quality: High ~~ Overall Average FPS: 18.87
第二款遊戲:Lost Planet Extreme Condition
效能設定如下:
每秒張數瀏覽:On
反鋸齒採樣:None
高動態光照渲染:Medium
表面材質過濾:Anisotropic 4X
表面材質強度:Medium
模型品質:High
陰影品質:Medium
動態模糊品質:Medium
特效強度:High
特效品質:High
特效大小:High
光影品質:Medium
影像輸出解析度:1280 x 720 ( 720p )
影像輸出頻率:60Hz
全螢幕:On
垂直同步:Off
光影校正:Off
Concurrent Operations:2
Concurrent Renaering:Off
多重顯示卡:Off
測試三輪後的結果如下:
平均的 FPS:74張
雪地場景 FPS:68張
洞穴場景 FPS:33張
接下來,第三款遊戲測試:F.E.A.R.
一樣採四組設定來做效能測試。
解析度:1024 x 768 x 32
效果部分:
特效細節:最大值
人物圖樣:最大值
水面解析度:最大值
反射與顯示:最大值
質量光源:開啟
質量光源密度:最大值
畫面設定
全景反鉅齒:兩倍
光源細節:最大值
啟用陰影:開啟
陰影細節:最大值
柔化陰影:關閉
材質過濾:八倍非等向性
材質解析度:最大值
視訊:適中
雙倍像素:開啟
DX8著色器:關閉
螢幕解析度:1024 x 768
著色器:最大值
繪圖壓力測試截圖
繪圖壓力測試結果如下:
每秒張數最小值:28張
每秒張數平均值:34張
每秒張數最大值:41張
第二組測試
解析度:1280 x 960 x 32
效果部分:
特效細節:最大值
人物圖樣:最大值
水面解析度:最大值
反射與顯示:最大值
質量光源:開啟
質量光源密度:最大值
畫面設定
全景反鉅齒:兩倍
光源細節:最大值
啟用陰影:開啟
陰影細節:最大值
柔化陰影:關閉
材質過濾:八倍非等向性
材質解析度:最大值
視訊:適中
雙倍像素:開啟
DX8著色器:關閉
螢幕解析度:1280 x 960
著色器:最大值
繪圖壓力測試截圖
繪圖壓力測試結果如下:
每秒張數最小值:28張
每秒張數平均值:34張
每秒張數最大值:41張
第三組測試
解析度:1280 x 960 x 32
效果部分:
特效細節:最大值
人物圖樣:最大值
水面解析度:最大值
反射與顯示:最大值
質量光源:開啟
質量光源密度:最大值
畫面設定
全景反鉅齒:四倍
光源細節:最大值
啟用陰影:開啟
陰影細節:最大值
柔化陰影:開啟
材質過濾:十六倍非等向性
材質解析度:最大值
視訊:最大值
雙倍像素:開啟
DX8著色器:關閉
螢幕解析度:1280 x 960
著色器:最大值
繪圖壓力測試截圖
繪圖壓力測試結果如下:
每秒張數最小值:28張
每秒張數平均值:34張
每秒張數最大值:40張
第四組測試
解析度:1600 x 1200 x 32
效果部分:
特效細節:最大值
人物圖樣:最大值
水面解析度:最大值
反射與顯示:最大值
質量光源:開啟
質量光源密度:最大值
畫面設定
全景反鉅齒:四倍
光源細節:最大值
啟用陰影:開啟
陰影細節:最大值
柔化陰影:開啟
材質過濾:十六倍非等向性
材質解析度:最大值
視訊:最大值
雙倍像素:開啟
DX8著色器:關閉
螢幕解析度:1600 x 1200
著色器:最大值
繪圖壓力測試截圖
繪圖壓力測試結果如下:
每秒張數最小值:28張
每秒張數平均值:34張
每秒張數最大值:40張
最後一款的遊戲測試:Need For Speed 9 : Most Wanted
一樣會有五組測試,每組測試的細節當然也都不太一樣。
第一組測試:
影像細節等級:Medium
解析度:1024 x 768
目錄截圖,FPS值約為111張。
完整的車輛細節,FPS值約為110張。
實際遊戲測試,FPS值約為78張。
第二組測試:
影像細節等級:Medium
解析度:1600 x 1200
目錄截圖,FPS值約為111張。
完整的車輛細節,FPS值約為106張。
實際遊戲測試,FPS值約為75張。
第三組測試:
影像細節等級:Very High
解析度:1024 x 768
目錄截圖,FPS值約為110張。
完整的車輛細節,FPS值約103張。
實際遊戲測試後,FPS值約76張。
第四組測試:
影像細節等級:Very High
解析度:1600 x 1200
目錄截圖,FPS值約為80張。
完整的車輛細節,FPS值約75張。
實際遊戲測試後,FPS值則降到了約74張。
最後一組設定值,進入進階畫面設定,能開到最大的設定都開到最大。
螢幕輸出解析度:1600 x 1200
全景反鋸齒過濾:Very High
表面的材質濾鏡:Very High
垂直同步:Off
世界細節等級:Very High
道路反射等級:Very High
陰影細節等級:Very High
車輛貼圖等級:High
車輛反射等級:High
車輛反射更新頻率:Very High
下雨特效:On
高光亮特效:On
目錄截圖,FPS值降到約61張每秒。
完整車輛細節預覽,FPS值則是降到了每秒63張。
實際遊戲測試,FPS值些微提升到每秒50張。
結論:
MSI R4830 OC Edition在原本對於反鋸齒以及高解析度、高特效的設定值,就會有好表現的ATi Radeon RV770核心下加持下,在上述三種條件下的測試,都會比起同廠商的RV730 ( HD4670 )更好上一些,此現象可在末日之戰、極速快感:全民公敵兩款遊戲上發現。越高解析度,反鋸齒開到最大,設定細節也是最大的情況下,在這種價位的顯示卡,獲得的FPS還算非常理想!HD4830解決了HD4850的高熱高耗電,卻又比起HD4850更超值了一些,剛好定位更符合想要低價高效能的遊戲玩家族群,想玩高階遊戲,又想獲得高FPS的情況下,這張MSI R4830 OC Edition不為是個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