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2/5/12
- 訊息
- 25
- 互動分數
- 0
- 點數
- 1
Maxwell架構是NVIDIA GeForce晶片家族第十代的產品,低溫加上低耗電的性能表現,在先前推出的GTX750已經展現再世人面前,九月份推出的旗艦級顯示卡GTX980/970系列,同樣採用Maxwell架構,不免更讓人對這兩張頂級顯示卡的表現好奇。
核心代號為GM204的GTX980/970採用改良後的SMM CUDA模組設計,以往在追求繪圖效能同時也必須付出大量的耗電成本情況已經不復見。不過,若你以為GTX980/970不過就是繪圖效能運算更快且比較省電而已,那真的就大錯特錯囉!! GTX/980/970加入了全新的VXGI立體像素全域照明運算技術以及DSR動態超解析度技術,加上獨家的MFAA多幀取樣反鋸齒技術,直接將遊戲效果提升到全新的層次,來看看NVIDIA這次帶來的GTX970給了我們甚麼驚豔的產品吧!!
VXGI立體像素全域照明運算技術
VXGI立體像素全域照明運算技術顛覆以往的直接光線運算(光線直接照射),加入了間接光線(光線的折射影響)的變數,顯示晶片在多年長足的進步下,直接光線的渲染運算已經不構成問題,反倒是最常使用在電影CG場景上的間接光線反射大量運算並不是隨便就能達成,目前Unreal Engine 4遊戲引擎已經將這項技術納入,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就可以在透過Unreal Engine 4遊戲引擎開發出的遊戲見到這項特效的展示!!!
DSR動態超解析度技術
各家顯示器製造廠的推出的解析度高達4K的螢幕已經如雨後春筍紛紛出籠,採用IPS面板的4K螢幕動輒3萬以上,採用TN面板的4K螢幕價格雖稍微親民些,可是又嫌可見視角不夠廣,真讓人左右為難,這個尷尬的時刻還是以不變應萬變,先買先享受,晚買享折扣囉!! 還總是對著4K遊戲畫面流口水嗎?? DSR動態超解析度技術將Maxwell處理晶片透過4K解析度運算渲染遊戲畫面,最終再將運算後的結果透過1080P呈現在我們普遍使用的螢幕解析度上,雖然實際呈現的遊戲畫面仍然是1080P,不過畫質的表現卻提升相當多,從下面的圖片可以明顯看出來透過DSR動態超解析度技術,畫質有相當明顯的進步差異,真是造福尚未有購入4K顯示器預算的遊戲玩家們!!
MFAA多幀取樣反鋸齒技術
為了減少遊戲畫面中的物件邊緣鋸齒問題,我們已經很習慣打開遊戲中的各項反鋸齒設定,但這同樣是個雙面刃,反鋸齒開的太高容易影響效能,開得太低又嫌遊戲畫面不夠美觀,常常讓然覺得兩難。這個問題再MFAA已經可以獲得大幅度得改善,透過MSAA反鋸齒技術的基礎進而改良,透過運算將兩次2xMSAA的採樣合成為4xMSAA反鋸齒技術,即使進行8xMFAA運算,所需要的消耗甚至還低於4xMSAA運算,對於玩遊戲有非常實際的幫助。
這次收到來自MSI的GTX970 Gaming 4G,接著來看看這張顯示卡的各項外觀介紹吧!!主打Gaming系列的MSI在這張顯示卡的外包裝上採用一貫的風格,斗大的圖騰置放在架上很明顯易見。
由於NVIDIA並沒有推出公版的GTX970,這讓各家顯示卡廠商有更多的發揮空間。MSI在自家GTX970包裝背後則列上的獨家的各項技術。不論是大直徑雙10公分Trox Fan技術、全新的SuperSU熱導管技術,另外結合Zero Frozr與獨立風扇控制的Hybrid Frozr智慧散熱技術,都完全的導入搭載在這張顯示卡上。
打開包裝後,除了顯示卡本體之外,另外的盒子內裝有簡易安裝操作手冊及光碟片,另外可能有部分玩家的電源供應器沒有提供8Pin的供電,MSI也貼心的附上6pin轉8pin的供電電源線。
MSI GTX970 Gaming 4G外觀相當霸氣,外觀的黑紅配色非常具有跑格,在細部的地方同樣也沒有忽略掉,細心的在金手指及後方的顯示輸出介面安裝上保護蓋避免長時間未使用而氧化。GTX970 Gaming 4G搭配全新Twin Frozr V第五代風扇技術,雙大直徑10公分的TorxFan設計,比起前一代刀鋒扇葉還可增加19%的進風量,同時在風扇全速運轉時,噪音部分更可下降5%,實際上在進行各項測試的狀況下,對於這種高階顯示卡卻幾乎完全感受不到風扇的噪音,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後方顯示輸出分別為DVI-D、DVII,再加上HDMI及DisPlay Port相信已經能夠滿足絕大多數的玩家們。GTX970也可以支援3 Ways SLI功能,同樣在金手指上安裝上保護裝置。
MSI的顯示卡在散熱上一向下足功夫,在GTX970 Gaming 4G也不例外,從這角度可以看到採用雙8mm導熱管協助顯示晶片快速降溫。
在顯示卡頂部也看到的導熱管外露的外觀,我想對於男性朋友們看到如此的設計心裡都不免熱血沸騰。此外,Twin Frozr V結合零噪音風扇科技搭配獨立風扇控制,當顯示卡溫度低於60度時風扇會自動停止運作藉此降低功耗與噪音,另外顯示卡還能依據顯示晶片及供電部分的溫度表現自動調整兩個風扇個別的轉速,針對需要加強的散熱區域達到快速降溫的目的。
大型的散熱鋁鰭面積已經比顯示卡本體還長,確保顯示卡的散熱效率。採用6pin+8pin的供電確保供電穩定性。
GTX970 Gaming 4G背面並沒有使用背板做整片顯示卡包覆是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
將風扇拆卸下來,可以看到兩個風扇分別連接在顯示卡主體的不同地方,可分別偵測調整不同的轉速達到降溫的目的,顯示卡的記憶體及供電部分,也都採用大型鋁製散熱片覆蓋上藉此提升散熱效率。
銅質鍍鎳的散熱底座可以確保除了擁有良好的導熱性,又不會因產生銅銹氧化降低散熱性能,貫穿散熱底座的導管連接到大型散熱鋁鰭上,確保顯示卡溫度能均勻的散佈在大型散熱鰭,加上前方兩個10公分散熱風扇,這就是這張顯示卡擁有絕佳散熱表現的最大功臣。
取下散熱器後顯示卡主體。
採六向供電的GTX970 Gaming 4G依然維持軍規級料件打造,SFC超導磁電感可依據供電自動調節附載,藉此穩定維持超頻及系統穩定性,搭配使用壽命長達10年的全固態電容,確保顯示卡能長時間穩定工作。
記憶體部分也提供兩項供電藉此穩定記憶體高達7000Mhz的高速運作頻率。
實際測試中加入R9 290X作為比較值,藉此提供做為GTX970 Gaming 4G的效能評估。圖中顯示卡為PowerColor R9 290X,主體為AMD公板設計。
先列出這次的測試平台資料。
接著來看看GPUZ下GTX970的各項數據資料,比起前一代Kepler,在Shader的部分減少到了1664,記憶體頻寬也從384bit下降到256bit,從帳面數據上不免有點擔心,看起來各項數據有縮水的情況,效能真得比前代Kepler更好嗎?? 如果使用如此規格Maxwell表現仍然不輸Kepler,那意味這仍有相當大的進步幅度吧!! 不過Maxwell的溫度真的是令人驚訝,在風扇沒有運轉的情況下,閒置的溫度竟然也只在32度~34度之間徘徊,對風扇噪音極度敏感的朋友再也不用在效能及噪音之間取捨。
另一邊R9 290X的Shader、記憶體頻寬等數據,甚至採用512bit設計,在規格上明顯贏上一截,在桌面待命的溫度約在41度左右,此時風扇的轉速約為1,000 rpm,顯示卡並沒有產生明顯的噪音。
首先採用3DMark11測試,在Performance項目中R9 290X略勝過GTX970,不過在Extreme項目中反倒是GTX970佔了優勢。
由於都是高階的顯示卡,因此僅測試Fire Strike場景,3DMark新增最高的Fire Strike Ultra場景,GTX970依然是略勝R9 290X 效能。
接著使用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測試DirectX 11以及Tessellation部分,首先將特效設定為一般進行基準測試。
在基準測試中,GTX970與R9 290X相比,GTX970的FPS略勝過R9 290X。
再將各項特效開至最高進行測試。
特效開啟至最高,兩張顯示卡的效能差異縮小,效能約在伯仲間。
再使用Unigine Valley Benchmark進行測試同樣先將特效設定為一般進行基準測試。
在這個項目中的測試,GTX970與R9 290X就呈現較大的FPS差異。
一樣再將特效開至最高再次進行測試。
測試結果反而是R9 290X效能超前GTX970,看來R9 290X也不是完全吃素的!!
實際進行各款遊戲的Benchmark測試,首先使用Metro 2033進行測試,相關的場景及特效基準如下圖,特效一樣開至最高。
測試結果,兩者的平均的FPS幾乎可說是沒有差異,即使將特效開至最高都能輕鬆駕馭Metro2033。
接著使用Sleeping Dog(熱血無賴)進行測試比較,這款有對AMD顯示晶片進行優化,能讓玩家們獲得更好的遊戲體驗,測試特效項目同樣如下圖開啟到最高。
測試最終的結果差異同樣不大,效能幾乎也是相同。
接著進行個人最喜歡的TombRaider測試,因為蘿拉很美啦,測試階段比較不會無聊 XD,TombRaider同樣是對AMD顯示晶片進行優化的遊戲,接著先看一下各項特效的設置,一樣將特效開啟到最高。
雖然TombRaider是針對AMD顯示晶片優化的遊戲,兩者最終的效能差異也幾乎是不分軒輊。
讓許多骨灰級的玩家瘋狂著迷的經典遊戲Final Fantasy也已經邁入第14代,PC遊戲玩家同樣也可以體驗到這款遊戲的魅力,首先進行各項特效設定。
在最終的得分項目,GTX970略勝過R9 290X
接著是近期最熱門的Watch Dog (看門狗)測試,直接將特效開至最高進行測試,由於WatchDog沒有內置的Benchmark功能,因此採用同一場景,紀錄1分鐘的FPS遊戲結果。
記錄下來的FPS曲線圖。
Watch Dog是對NVIDIA進行優化的遊戲,自然使用NVIDIA顯示卡進行測試會有較多優勢,從測試的結論中可以看到GTX970輕易地就勝過R9 290X 10%左右的效能表現
最後使用BattleField 4 (戰地風雲4)進行測試,與WatchDog相同,BattleField 4一樣沒有內置的Benchmark功能,採用相同的方式,在同一場景記錄下二分鐘的遊戲結果,首先先將特效開啟到最高,在最關鍵影響顯示卡效能的”解析度比例”部分,先設定在100%進行測試。
進行2分鐘的遊戲紀錄下的FPS曲線圖。
測試的結果有點令人訝異,兩者有相當的差距,GTX970與R9 290X在設定的特效場景中結果竟然有高達24%的差距懸殊!!
在維持最高特效不變的設定下,接著將”解析度比例”設定調高至150%進行測試,為什麼不調高到200%呢? 測試目標是以可以流暢進行遊戲為主,要開上200%可能需要GTX970 SLI或R9 290X CrossFire才做得到XD。
在同樣的場景一樣進行兩分鐘的遊戲紀錄。
這次的測試顯得稍微正常些,BattleField 4同樣是對AMD顯示晶片進行優化的遊戲,測試結果GTX970同樣小勝過R9 290X。
遊戲測試部分就在這邊告一段落,接著進行溫度及功耗的測試,高階顯示卡的高功耗以及高溫度是以往顯示卡的不變的定律,下面透過測試來看看GTX970與R9 290X在這上面有甚麼樣的不同。測試軟體採用MSI的Kombustor,分別記錄下系統在桌面閒置的溫度與功耗瓦數,接著再進行Kombustor顯示卡燒機壓力測試。
前面提到,MSI這張GTX970在風扇的設計上擁有獨立風扇控制的Hybrid Frozr智慧散熱技術,系統會偵測顯示晶片再決定風扇的轉速,由於GTX970溫度相當低,在沒只進行日常的文書作業,沒有繁重的遊戲等3D繪圖的一般狀態下下,風扇根本不會轉,在剛安裝上顯示卡的時候還一度懷疑風扇是不是故障了XD,這對噪音有偏執的使用者來說是個大好消息。從下圖可以看到系統待命的狀況下GTX970的溫度僅在33度左右徘徊,R9 290X則約為41度左右,風扇的轉速約為1,000rpm。
使用MSI Kombustor進行燒機5分鐘,GTX970的溫度上升到70度左右不再上升,R9 290X則爬升到92度,兩者在溫度上有不小差異,當然採用公版風扇設計的R9 290X會吃虧些,換上其他家採用自製風扇的R9 290X表現應該會好些,不過R9 290X依然是相當熱情。至於在噪音部分,使用Twin Frozr V風扇的MSI GTX9780 Gaming 4G相當令人滿意,幾乎是聽不到噪音,反觀R9 290X的噪音相當惱人,個人相當懷疑真的有人能接受原廠卡的噪音,並且使用它作為日常應用的顯示卡,並且好好的玩上遊戲嗎? XD。
前面提到以往大家對於高階顯示卡的印象是高功耗又高溫度,Maxwell顯示晶片扭轉了這個定律,在系統的待命瓦數部分兩者的差異並不算太大,接著進行MSI Kombustor燒機中,GTX970的功耗僅在270W左右徘徊,我想電源供應器廠商可能要頭疼了,450W的電源應付GTX970都綽綽有餘,高階電源供應器要怎麼賣啊!! 至於另一邊R9 290X則上升到約365W之間,兩者相差約100W,長期使用下來電費的差異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按按計算機推算一下!!
結語
使用MSI GTX970 Gaming 4G的印象非常深刻,再正確一點來說應該是相當令人驚訝,在擁有比前代採用Kepler核心的GTX780更佳的效能表現外,同時還在功耗上有更精彩的表現,由於NVIDIA並沒有對GTX970提供公版給顯示卡製造廠商,因此市面上的GTX970清一色都是採以各家的特色而生產出來,各種不同的頻率設定及散熱設計,提供非常多樣化的選擇給玩家們,玩家可以依個人喜好自行決定想要購入的GTX970。MSI GTX970 Gaming 4G不論是在溫度或是靜肅度的表現上非常優秀,從前面的數據可看到,在效能上的表現除了直指AMD陣營頂級的R9 290X之外,加上前面提到各種創新技術,在電費漲價的同時更能幫玩家省下不少荷包,極力推薦這張顯示卡給目前正準備採購顯示卡的玩家朋友們!!!
核心代號為GM204的GTX980/970採用改良後的SMM CUDA模組設計,以往在追求繪圖效能同時也必須付出大量的耗電成本情況已經不復見。不過,若你以為GTX980/970不過就是繪圖效能運算更快且比較省電而已,那真的就大錯特錯囉!! GTX/980/970加入了全新的VXGI立體像素全域照明運算技術以及DSR動態超解析度技術,加上獨家的MFAA多幀取樣反鋸齒技術,直接將遊戲效果提升到全新的層次,來看看NVIDIA這次帶來的GTX970給了我們甚麼驚豔的產品吧!!
VXGI立體像素全域照明運算技術
VXGI立體像素全域照明運算技術顛覆以往的直接光線運算(光線直接照射),加入了間接光線(光線的折射影響)的變數,顯示晶片在多年長足的進步下,直接光線的渲染運算已經不構成問題,反倒是最常使用在電影CG場景上的間接光線反射大量運算並不是隨便就能達成,目前Unreal Engine 4遊戲引擎已經將這項技術納入,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就可以在透過Unreal Engine 4遊戲引擎開發出的遊戲見到這項特效的展示!!!
DSR動態超解析度技術
各家顯示器製造廠的推出的解析度高達4K的螢幕已經如雨後春筍紛紛出籠,採用IPS面板的4K螢幕動輒3萬以上,採用TN面板的4K螢幕價格雖稍微親民些,可是又嫌可見視角不夠廣,真讓人左右為難,這個尷尬的時刻還是以不變應萬變,先買先享受,晚買享折扣囉!! 還總是對著4K遊戲畫面流口水嗎?? DSR動態超解析度技術將Maxwell處理晶片透過4K解析度運算渲染遊戲畫面,最終再將運算後的結果透過1080P呈現在我們普遍使用的螢幕解析度上,雖然實際呈現的遊戲畫面仍然是1080P,不過畫質的表現卻提升相當多,從下面的圖片可以明顯看出來透過DSR動態超解析度技術,畫質有相當明顯的進步差異,真是造福尚未有購入4K顯示器預算的遊戲玩家們!!
MFAA多幀取樣反鋸齒技術
為了減少遊戲畫面中的物件邊緣鋸齒問題,我們已經很習慣打開遊戲中的各項反鋸齒設定,但這同樣是個雙面刃,反鋸齒開的太高容易影響效能,開得太低又嫌遊戲畫面不夠美觀,常常讓然覺得兩難。這個問題再MFAA已經可以獲得大幅度得改善,透過MSAA反鋸齒技術的基礎進而改良,透過運算將兩次2xMSAA的採樣合成為4xMSAA反鋸齒技術,即使進行8xMFAA運算,所需要的消耗甚至還低於4xMSAA運算,對於玩遊戲有非常實際的幫助。
這次收到來自MSI的GTX970 Gaming 4G,接著來看看這張顯示卡的各項外觀介紹吧!!主打Gaming系列的MSI在這張顯示卡的外包裝上採用一貫的風格,斗大的圖騰置放在架上很明顯易見。
由於NVIDIA並沒有推出公版的GTX970,這讓各家顯示卡廠商有更多的發揮空間。MSI在自家GTX970包裝背後則列上的獨家的各項技術。不論是大直徑雙10公分Trox Fan技術、全新的SuperSU熱導管技術,另外結合Zero Frozr與獨立風扇控制的Hybrid Frozr智慧散熱技術,都完全的導入搭載在這張顯示卡上。
打開包裝後,除了顯示卡本體之外,另外的盒子內裝有簡易安裝操作手冊及光碟片,另外可能有部分玩家的電源供應器沒有提供8Pin的供電,MSI也貼心的附上6pin轉8pin的供電電源線。
MSI GTX970 Gaming 4G外觀相當霸氣,外觀的黑紅配色非常具有跑格,在細部的地方同樣也沒有忽略掉,細心的在金手指及後方的顯示輸出介面安裝上保護蓋避免長時間未使用而氧化。GTX970 Gaming 4G搭配全新Twin Frozr V第五代風扇技術,雙大直徑10公分的TorxFan設計,比起前一代刀鋒扇葉還可增加19%的進風量,同時在風扇全速運轉時,噪音部分更可下降5%,實際上在進行各項測試的狀況下,對於這種高階顯示卡卻幾乎完全感受不到風扇的噪音,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後方顯示輸出分別為DVI-D、DVII,再加上HDMI及DisPlay Port相信已經能夠滿足絕大多數的玩家們。GTX970也可以支援3 Ways SLI功能,同樣在金手指上安裝上保護裝置。
MSI的顯示卡在散熱上一向下足功夫,在GTX970 Gaming 4G也不例外,從這角度可以看到採用雙8mm導熱管協助顯示晶片快速降溫。
在顯示卡頂部也看到的導熱管外露的外觀,我想對於男性朋友們看到如此的設計心裡都不免熱血沸騰。此外,Twin Frozr V結合零噪音風扇科技搭配獨立風扇控制,當顯示卡溫度低於60度時風扇會自動停止運作藉此降低功耗與噪音,另外顯示卡還能依據顯示晶片及供電部分的溫度表現自動調整兩個風扇個別的轉速,針對需要加強的散熱區域達到快速降溫的目的。
大型的散熱鋁鰭面積已經比顯示卡本體還長,確保顯示卡的散熱效率。採用6pin+8pin的供電確保供電穩定性。
GTX970 Gaming 4G背面並沒有使用背板做整片顯示卡包覆是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
將風扇拆卸下來,可以看到兩個風扇分別連接在顯示卡主體的不同地方,可分別偵測調整不同的轉速達到降溫的目的,顯示卡的記憶體及供電部分,也都採用大型鋁製散熱片覆蓋上藉此提升散熱效率。
銅質鍍鎳的散熱底座可以確保除了擁有良好的導熱性,又不會因產生銅銹氧化降低散熱性能,貫穿散熱底座的導管連接到大型散熱鋁鰭上,確保顯示卡溫度能均勻的散佈在大型散熱鰭,加上前方兩個10公分散熱風扇,這就是這張顯示卡擁有絕佳散熱表現的最大功臣。
取下散熱器後顯示卡主體。
採六向供電的GTX970 Gaming 4G依然維持軍規級料件打造,SFC超導磁電感可依據供電自動調節附載,藉此穩定維持超頻及系統穩定性,搭配使用壽命長達10年的全固態電容,確保顯示卡能長時間穩定工作。
記憶體部分也提供兩項供電藉此穩定記憶體高達7000Mhz的高速運作頻率。
實際測試中加入R9 290X作為比較值,藉此提供做為GTX970 Gaming 4G的效能評估。圖中顯示卡為PowerColor R9 290X,主體為AMD公板設計。
先列出這次的測試平台資料。
接著來看看GPUZ下GTX970的各項數據資料,比起前一代Kepler,在Shader的部分減少到了1664,記憶體頻寬也從384bit下降到256bit,從帳面數據上不免有點擔心,看起來各項數據有縮水的情況,效能真得比前代Kepler更好嗎?? 如果使用如此規格Maxwell表現仍然不輸Kepler,那意味這仍有相當大的進步幅度吧!! 不過Maxwell的溫度真的是令人驚訝,在風扇沒有運轉的情況下,閒置的溫度竟然也只在32度~34度之間徘徊,對風扇噪音極度敏感的朋友再也不用在效能及噪音之間取捨。
另一邊R9 290X的Shader、記憶體頻寬等數據,甚至採用512bit設計,在規格上明顯贏上一截,在桌面待命的溫度約在41度左右,此時風扇的轉速約為1,000 rpm,顯示卡並沒有產生明顯的噪音。
首先採用3DMark11測試,在Performance項目中R9 290X略勝過GTX970,不過在Extreme項目中反倒是GTX970佔了優勢。
由於都是高階的顯示卡,因此僅測試Fire Strike場景,3DMark新增最高的Fire Strike Ultra場景,GTX970依然是略勝R9 290X 效能。
接著使用Unigine Heaven Benchmark 測試DirectX 11以及Tessellation部分,首先將特效設定為一般進行基準測試。
在基準測試中,GTX970與R9 290X相比,GTX970的FPS略勝過R9 290X。
再將各項特效開至最高進行測試。
特效開啟至最高,兩張顯示卡的效能差異縮小,效能約在伯仲間。
再使用Unigine Valley Benchmark進行測試同樣先將特效設定為一般進行基準測試。
在這個項目中的測試,GTX970與R9 290X就呈現較大的FPS差異。
一樣再將特效開至最高再次進行測試。
測試結果反而是R9 290X效能超前GTX970,看來R9 290X也不是完全吃素的!!
實際進行各款遊戲的Benchmark測試,首先使用Metro 2033進行測試,相關的場景及特效基準如下圖,特效一樣開至最高。
測試結果,兩者的平均的FPS幾乎可說是沒有差異,即使將特效開至最高都能輕鬆駕馭Metro2033。
接著使用Sleeping Dog(熱血無賴)進行測試比較,這款有對AMD顯示晶片進行優化,能讓玩家們獲得更好的遊戲體驗,測試特效項目同樣如下圖開啟到最高。
測試最終的結果差異同樣不大,效能幾乎也是相同。
接著進行個人最喜歡的TombRaider測試,因為蘿拉很美啦,測試階段比較不會無聊 XD,TombRaider同樣是對AMD顯示晶片進行優化的遊戲,接著先看一下各項特效的設置,一樣將特效開啟到最高。
雖然TombRaider是針對AMD顯示晶片優化的遊戲,兩者最終的效能差異也幾乎是不分軒輊。
讓許多骨灰級的玩家瘋狂著迷的經典遊戲Final Fantasy也已經邁入第14代,PC遊戲玩家同樣也可以體驗到這款遊戲的魅力,首先進行各項特效設定。
在最終的得分項目,GTX970略勝過R9 290X
接著是近期最熱門的Watch Dog (看門狗)測試,直接將特效開至最高進行測試,由於WatchDog沒有內置的Benchmark功能,因此採用同一場景,紀錄1分鐘的FPS遊戲結果。
記錄下來的FPS曲線圖。
Watch Dog是對NVIDIA進行優化的遊戲,自然使用NVIDIA顯示卡進行測試會有較多優勢,從測試的結論中可以看到GTX970輕易地就勝過R9 290X 10%左右的效能表現
最後使用BattleField 4 (戰地風雲4)進行測試,與WatchDog相同,BattleField 4一樣沒有內置的Benchmark功能,採用相同的方式,在同一場景記錄下二分鐘的遊戲結果,首先先將特效開啟到最高,在最關鍵影響顯示卡效能的”解析度比例”部分,先設定在100%進行測試。
進行2分鐘的遊戲紀錄下的FPS曲線圖。
測試的結果有點令人訝異,兩者有相當的差距,GTX970與R9 290X在設定的特效場景中結果竟然有高達24%的差距懸殊!!
在維持最高特效不變的設定下,接著將”解析度比例”設定調高至150%進行測試,為什麼不調高到200%呢? 測試目標是以可以流暢進行遊戲為主,要開上200%可能需要GTX970 SLI或R9 290X CrossFire才做得到XD。
在同樣的場景一樣進行兩分鐘的遊戲紀錄。
這次的測試顯得稍微正常些,BattleField 4同樣是對AMD顯示晶片進行優化的遊戲,測試結果GTX970同樣小勝過R9 290X。
遊戲測試部分就在這邊告一段落,接著進行溫度及功耗的測試,高階顯示卡的高功耗以及高溫度是以往顯示卡的不變的定律,下面透過測試來看看GTX970與R9 290X在這上面有甚麼樣的不同。測試軟體採用MSI的Kombustor,分別記錄下系統在桌面閒置的溫度與功耗瓦數,接著再進行Kombustor顯示卡燒機壓力測試。
前面提到,MSI這張GTX970在風扇的設計上擁有獨立風扇控制的Hybrid Frozr智慧散熱技術,系統會偵測顯示晶片再決定風扇的轉速,由於GTX970溫度相當低,在沒只進行日常的文書作業,沒有繁重的遊戲等3D繪圖的一般狀態下下,風扇根本不會轉,在剛安裝上顯示卡的時候還一度懷疑風扇是不是故障了XD,這對噪音有偏執的使用者來說是個大好消息。從下圖可以看到系統待命的狀況下GTX970的溫度僅在33度左右徘徊,R9 290X則約為41度左右,風扇的轉速約為1,000rpm。
使用MSI Kombustor進行燒機5分鐘,GTX970的溫度上升到70度左右不再上升,R9 290X則爬升到92度,兩者在溫度上有不小差異,當然採用公版風扇設計的R9 290X會吃虧些,換上其他家採用自製風扇的R9 290X表現應該會好些,不過R9 290X依然是相當熱情。至於在噪音部分,使用Twin Frozr V風扇的MSI GTX9780 Gaming 4G相當令人滿意,幾乎是聽不到噪音,反觀R9 290X的噪音相當惱人,個人相當懷疑真的有人能接受原廠卡的噪音,並且使用它作為日常應用的顯示卡,並且好好的玩上遊戲嗎? XD。
前面提到以往大家對於高階顯示卡的印象是高功耗又高溫度,Maxwell顯示晶片扭轉了這個定律,在系統的待命瓦數部分兩者的差異並不算太大,接著進行MSI Kombustor燒機中,GTX970的功耗僅在270W左右徘徊,我想電源供應器廠商可能要頭疼了,450W的電源應付GTX970都綽綽有餘,高階電源供應器要怎麼賣啊!! 至於另一邊R9 290X則上升到約365W之間,兩者相差約100W,長期使用下來電費的差異有興趣的朋友不妨按按計算機推算一下!!
結語
使用MSI GTX970 Gaming 4G的印象非常深刻,再正確一點來說應該是相當令人驚訝,在擁有比前代採用Kepler核心的GTX780更佳的效能表現外,同時還在功耗上有更精彩的表現,由於NVIDIA並沒有對GTX970提供公版給顯示卡製造廠商,因此市面上的GTX970清一色都是採以各家的特色而生產出來,各種不同的頻率設定及散熱設計,提供非常多樣化的選擇給玩家們,玩家可以依個人喜好自行決定想要購入的GTX970。MSI GTX970 Gaming 4G不論是在溫度或是靜肅度的表現上非常優秀,從前面的數據可看到,在效能上的表現除了直指AMD陣營頂級的R9 290X之外,加上前面提到各種創新技術,在電費漲價的同時更能幫玩家省下不少荷包,極力推薦這張顯示卡給目前正準備採購顯示卡的玩家朋友們!!!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