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I B560 晶片組 ATX 尺寸有兩張,之前有介紹過 MAG B560 Tomahawk WiFi,這次是在價格上比較便宜的 MAG B560 Torpedo,從型號上顯而立見的就是這張沒有 WiFi 6E 無線網路,但有 2.5G + 1G 有線雙網路,供電上設計相同為 12+2+1 相,看起來用料似乎有87%以上像。
MSI MAG B560 Torpedo 這次開箱搭配 Intel Core i5-11400F,與不久前開箱的 i5-11400 差在沒有內顯,其餘時脈規格相同。
MSI MAG B560 Torpedo 的規格特色,採用12+2+1相供電設計,在供電散熱上面有不錯的散熱片設計,並搭配上 7W/mk 導熱墊,有 2.5G + 1G 雙網路、PCIe 4.0、USB 3.2 Gen 2x2 20Gbps、M.2 散熱片等。
配件有說明書、快速手冊、軍武風格貼紙、龍紋徽標貼紙、2條 SATA、2組 M.2 螺絲、軟體光碟。
MSI MAG B560 Torpedo 採用標準的 ATX 尺寸,PCB 設計與 B560 Tomahawk WiFi 幾乎是一樣的,下方 4個 SATA 轉向與主板平行,有內凹切口造型,在 M.2 散熱片上面減少為1個,還有就是配色不同,B560 Tomahawk WiFi 為銀灰色,而 B560 Torpedo 為灰藍色搭配。
在供電散熱片上也與 B560 Tomahawk WiFi 相同,僅差在顏色搭配不一樣。
採用大面積散熱,直接延伸到後方 IO 披覆。供電採用12+2+1相設計。
在供電元件上方也貼有 7W/mk 高階導熱墊與散熱片接觸導熱。
側邊可以看到散熱鰭片有波浪式彎折增加散熱面積。
CPU 為8+4pin供電。
4個 DDR4 記憶體插槽,最高可擴充到128GB,時脈支援,搭配第10代為2933MHz,第11代3200MHz,最大超頻可到5066MHz。
於 24pin 電源右側一樣有 EZ Debug LED 指示燈,用於檢測開機故障。
有1個 USB 3.2 Gen 2 以及1組 USB 3.2 Gen 1。
6個 SATA,其中4個與主板平行於側邊內凹切口。
B560 Torpedo 晶片散熱片與 B560 Tomahawk WiFi 也是相同的,只是上面型號字樣與顏色差異。
主板側邊有個 6pin 輔助供電,左邊位置有 LED Switch 開關。
2個 PCIe x16、1個 PCIe x1。第1個 PCIe x16 插槽有金屬護甲,搭配11代 Core i5 以上處理器有支援 PCIe 4.0。
M.2 有三個,其中有1個散熱片,這散熱片並沒有限哪個插槽使用,玩家可以自行選擇性安裝。M2_1 插槽(靠近處理器)為 CPU 支援,僅適用於第11代處理器,最高支援 PCIe 4.0 x4,如果安裝第10代處理器,這插槽是無用。
音效採用隔離區域設計,晶片是 Realtek ALC897,搭配日系音效電容。
後方 IO 埠,4個 USB 2.0、DP、HDMI、2.5G 網路埠(RTL8125B)、1G 網路埠(Intel I219V)、4個 USB 3.2 Gen 1、1個 USB 3.2 Gen 2x2 Type-C、5個音源輸出入、1個 S/PDIF。
Intel Core i5-11400F 所搭配的風扇與 Core i5-11400 相同,不過這次不使用這顆風扇進行測試,而是換上36公分水冷,看能否增加一些效能。
Core i5-11400F 為6核心12執行緒,2.6GHz~4.4GHz,TDP 65W。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5-11400F
CPU Cooler: MSI MAG CoreLaquid 360R
RAM: KLEVV CRAS XR RGB DDR4 4000MHz 8GBx2
MB: MSI MAG B560 Torpedo
VGA: MSI RTX 3060 GAMING X TRIO
HDD: KLEVV N610 1TB、Seagate 2TB
PSU: IN WIN SI 1065W
OS: Windows 10 64bit
MSI 在 BIOS 內有直接對應散熱器的功耗選項,如果用原廠盒裝建議選擇 PL1:65W,塔型散熱器以及一體式水冷則是可以選擇 PL1:255W 來使用,效能會比較高。不過這部分與先前 MSI MAG B560M Bazooka 配上 Core i5-11400 的 PL1:135W 有點差異性,應該是取決於主板供電設計,但實際上使用差異應該是不大。
因為使用36公分一體式水冷,所以測試直接是使用 PL1:255W 的設定,後面也會比較一下之前盒裝空冷下測試的 Core i5-11400 效能差異。
CPU-Z
CPU Single:578.6
CPU Multi:4357.9
SuperPI 1M & CPUmark99
SuperPI 1M:7.521s
CPUmark99:823
SuperPI 8M:1m21.964s
Memory Benchmark
Read:58835 MB/s
Write:57414 MB/s
Copy:49597 MB/s
7-Zip 19.00
壓縮:4926 MIPS / 53705 MIPS
解壓縮:5362 MIPS / 63735 MIPS
整體評等:5144 MIPS / 58720 MIPS
x264 FHD Benchmark:48.6
POV-Ray:85.5
CINEBENCH R15
OpenGL:174.2 fps
CPU:1612 cb
CPU 單核心:219 cb
CINEBENCH R20 & 溫度
CPU:3866 cb
CPU 單核心:537 cb
待機:40度
最高:77度
R20 這部分抓一下執行時的時脈,Core i5-11400F 全載會維持在4.2GHz,相對之前 11400 使用原廠盒裝大概因為溫度過高關係會掉速到3.9~4.0GHz。
V-Ray:7321
V-Ray GPU CUDA:724
V-Ray GPU RTX:1089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9828
Graphics score:10218
Physics score:20414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5184
Graphics score:5028
Physics score:20132
3DMark Time Spy:8697
Graphics score:8724
CPU score:8553
比較表
與先前在 MAG B560M BAZOOKA + i5-11400 原廠盒裝散熱器所測的數據相比,過於低的差異性就忽略不計。
小結
雖然說測試平台不同,應該還是有那麼點參考價值,原廠盒裝散熱器在一些低負載上仍能有預期的效能,但在比較嚴苛測試的全載下與一體式水冷就點差異,差最多當然就是溫度,因為觸及100度的關係,時脈也降到了3.9~4GHz,而一體式水冷全核心則可以撐在4.2GHz,在 POV-Ray、CINEBENCH R20 上面就有比較明顯的效能差異出現。
MSI MAG B560 Torpedo 採用12+2+1相供電設計,與一些 Z590 晶片組幾乎是同級,加上這一代記憶體可以直上 X.M.P 高時脈以及超頻,如果沒有過多的擴充性需求,對應高階多核心如 Core i7-11700、Core i9-11900 等這些無法超頻的處理器似乎是還蠻適配。
MSI MAG B560 Torpedo 這次開箱搭配 Intel Core i5-11400F,與不久前開箱的 i5-11400 差在沒有內顯,其餘時脈規格相同。
MSI MAG B560 Torpedo 的規格特色,採用12+2+1相供電設計,在供電散熱上面有不錯的散熱片設計,並搭配上 7W/mk 導熱墊,有 2.5G + 1G 雙網路、PCIe 4.0、USB 3.2 Gen 2x2 20Gbps、M.2 散熱片等。
配件有說明書、快速手冊、軍武風格貼紙、龍紋徽標貼紙、2條 SATA、2組 M.2 螺絲、軟體光碟。
MSI MAG B560 Torpedo 採用標準的 ATX 尺寸,PCB 設計與 B560 Tomahawk WiFi 幾乎是一樣的,下方 4個 SATA 轉向與主板平行,有內凹切口造型,在 M.2 散熱片上面減少為1個,還有就是配色不同,B560 Tomahawk WiFi 為銀灰色,而 B560 Torpedo 為灰藍色搭配。
在供電散熱片上也與 B560 Tomahawk WiFi 相同,僅差在顏色搭配不一樣。
採用大面積散熱,直接延伸到後方 IO 披覆。供電採用12+2+1相設計。
在供電元件上方也貼有 7W/mk 高階導熱墊與散熱片接觸導熱。
側邊可以看到散熱鰭片有波浪式彎折增加散熱面積。
CPU 為8+4pin供電。
4個 DDR4 記憶體插槽,最高可擴充到128GB,時脈支援,搭配第10代為2933MHz,第11代3200MHz,最大超頻可到5066MHz。
於 24pin 電源右側一樣有 EZ Debug LED 指示燈,用於檢測開機故障。
有1個 USB 3.2 Gen 2 以及1組 USB 3.2 Gen 1。
6個 SATA,其中4個與主板平行於側邊內凹切口。
B560 Torpedo 晶片散熱片與 B560 Tomahawk WiFi 也是相同的,只是上面型號字樣與顏色差異。
主板側邊有個 6pin 輔助供電,左邊位置有 LED Switch 開關。
2個 PCIe x16、1個 PCIe x1。第1個 PCIe x16 插槽有金屬護甲,搭配11代 Core i5 以上處理器有支援 PCIe 4.0。
M.2 有三個,其中有1個散熱片,這散熱片並沒有限哪個插槽使用,玩家可以自行選擇性安裝。M2_1 插槽(靠近處理器)為 CPU 支援,僅適用於第11代處理器,最高支援 PCIe 4.0 x4,如果安裝第10代處理器,這插槽是無用。
音效採用隔離區域設計,晶片是 Realtek ALC897,搭配日系音效電容。
後方 IO 埠,4個 USB 2.0、DP、HDMI、2.5G 網路埠(RTL8125B)、1G 網路埠(Intel I219V)、4個 USB 3.2 Gen 1、1個 USB 3.2 Gen 2x2 Type-C、5個音源輸出入、1個 S/PDIF。
Intel Core i5-11400F 所搭配的風扇與 Core i5-11400 相同,不過這次不使用這顆風扇進行測試,而是換上36公分水冷,看能否增加一些效能。
Core i5-11400F 為6核心12執行緒,2.6GHz~4.4GHz,TDP 65W。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5-11400F
CPU Cooler: MSI MAG CoreLaquid 360R
RAM: KLEVV CRAS XR RGB DDR4 4000MHz 8GBx2
MB: MSI MAG B560 Torpedo
VGA: MSI RTX 3060 GAMING X TRIO
HDD: KLEVV N610 1TB、Seagate 2TB
PSU: IN WIN SI 1065W
OS: Windows 10 64bit
MSI 在 BIOS 內有直接對應散熱器的功耗選項,如果用原廠盒裝建議選擇 PL1:65W,塔型散熱器以及一體式水冷則是可以選擇 PL1:255W 來使用,效能會比較高。不過這部分與先前 MSI MAG B560M Bazooka 配上 Core i5-11400 的 PL1:135W 有點差異性,應該是取決於主板供電設計,但實際上使用差異應該是不大。
因為使用36公分一體式水冷,所以測試直接是使用 PL1:255W 的設定,後面也會比較一下之前盒裝空冷下測試的 Core i5-11400 效能差異。
CPU-Z
CPU Single:578.6
CPU Multi:4357.9
SuperPI 1M & CPUmark99
SuperPI 1M:7.521s
CPUmark99:823
SuperPI 8M:1m21.964s
Memory Benchmark
Read:58835 MB/s
Write:57414 MB/s
Copy:49597 MB/s
7-Zip 19.00
壓縮:4926 MIPS / 53705 MIPS
解壓縮:5362 MIPS / 63735 MIPS
整體評等:5144 MIPS / 58720 MIPS
x264 FHD Benchmark:48.6
POV-Ray:85.5
CINEBENCH R15
OpenGL:174.2 fps
CPU:1612 cb
CPU 單核心:219 cb
CINEBENCH R20 & 溫度
CPU:3866 cb
CPU 單核心:537 cb
待機:40度
最高:77度
R20 這部分抓一下執行時的時脈,Core i5-11400F 全載會維持在4.2GHz,相對之前 11400 使用原廠盒裝大概因為溫度過高關係會掉速到3.9~4.0GHz。
V-Ray:7321
V-Ray GPU CUDA:724
V-Ray GPU RTX:1089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9828
Graphics score:10218
Physics score:20414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5184
Graphics score:5028
Physics score:20132
3DMark Time Spy:8697
Graphics score:8724
CPU score:8553
比較表
與先前在 MAG B560M BAZOOKA + i5-11400 原廠盒裝散熱器所測的數據相比,過於低的差異性就忽略不計。
Benchmark | Core i5-11400F | Core i5-11400 | 差異 |
CPU-Z Single | 578.6 | 579.7 | - |
CPU-Z Multi | 4357.9 | 4358.6 | - |
SuperPI 1M | 7.521s | 7.516s | - |
SuperPI 8M | 1m21.964s | 1m21.673s | - |
CPUmark99 | 823 | 826 | - |
7z | 58720 | 58440 | |
X264 FHD | 48.6 | 48.1 | +1% |
POV-Ray | 85.5 | 87.97 | +2.8% |
R15 1CPU | 219 | 219 | - |
R15 xCPU | 1612 | 1607 | - |
R20 1CPU | 537 | 536 | - |
R20 xCPU | 3866 | 3727 | +3.7% |
V-Ray | 7321 | 7213 | - |
V-Ray GPU CUDA | 724 | 725 | - |
V-Ray GPU RTX | 1089 | 1091 | - |
Fire Strike Extreme | 9828 | 9816 | - |
--Physics score | 20414 | 21004 | - |
Fire Strike Ultra | 5184 | 5178 | - |
--Physics score | 20132 | 21011 | - |
Time Spy | 8697 | 8700 | - |
--CPU score | 8553 | 8592 | - |
待機溫度 | 40度 | 50度 | - |
R20全載溫度 | 77度(4.2GHz) | 100度(3.9~4.0GHz) | - |
小結
雖然說測試平台不同,應該還是有那麼點參考價值,原廠盒裝散熱器在一些低負載上仍能有預期的效能,但在比較嚴苛測試的全載下與一體式水冷就點差異,差最多當然就是溫度,因為觸及100度的關係,時脈也降到了3.9~4GHz,而一體式水冷全核心則可以撐在4.2GHz,在 POV-Ray、CINEBENCH R20 上面就有比較明顯的效能差異出現。
MSI MAG B560 Torpedo 採用12+2+1相供電設計,與一些 Z590 晶片組幾乎是同級,加上這一代記憶體可以直上 X.M.P 高時脈以及超頻,如果沒有過多的擴充性需求,對應高階多核心如 Core i7-11700、Core i9-11900 等這些無法超頻的處理器似乎是還蠻適配。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