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9/23/03
- 訊息
- 3,690
- 互動分數
- 123
- 點數
- 63
本來在測一系列的3D TLC SSD,當時在比較慧榮SM2263XT時,網路查到
HP EX900似乎是這款主控的特製版,沒用過就拿來試試看,看看跟正統
的SMI SM2263XT有啥差別?加上網路上評測開箱文也不多,朋友剛好手
中有這款產品,就花點時間試試它。
根據網路資料,EX900分為兩種規格,最大就1TB,與先前測試過的AGI
SM2263XT主控一樣的最大容量上限僅500GB有差異,保固也僅三年。
以下利用手機簡單拍照,若有傷眼處,敬請見諒。
採取近期HP SSD黑底包裝風格,左下角敘明容量,右邊有防偽標籤。
外紙盒背面多國語言簡述產品聲明。
內裝採透明膠盒包裝,因為是借朋友的來試玩,SSD上貼著它們額外
的識別標籤,產地為MIC。
配件很簡單,一張多國語言快速安裝說明書及保固條款聲明。
輕輕地將SSD的標籤移掉,可以看出SSD本體的基本硬體規格。
就是這顆SM2263XT的特製主控H8068,正面另有四顆美光3D TLC NAND。
SSD採單面設計。
開箱結束,上機去。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Prime X299-Deluxe II BIOS 0504
CPU: i9-7900X oc 4.5G
RAM: GSkill DDR4-3000 8G*4
OS SSD: Samsung 970 Pro 1TB
測試碟: HP EX900 500GB NVMe SSD
OS: Windows 10 Enterprise 1809 64-bit
Driver: Windows 10 Default Standard NVMe Driver
透過CrystalDiskinfo確認規格確實為NVMe Express 1.3。剛上機的裸碟
溫度為攝氏33度。
密閉機殼內且未加散熱裝置的最高溫度攝氏81度,溫度有點高。
AIDA64 Read Test Suite,設定檔案容量為1MB及8MB來測,
隨機讀取速率約2249~2353MB/s。
AIDA64 線性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線性讀取曲線略有起伏,平均讀取速率2477MB/s;寫入曲線自約12%後快
速下探,平均寫入速率216MB/s。
AIDA64 隨機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隨機讀取初期略低後,曲線略有波動,平均讀取速率2465MB/s;寫入曲線
波動還算穩定,平均寫入速率1396MB/s。
AJA 設定影片格式為2048*1556 2K-1080解析度,編碼為16bit RGB,從
64MB~64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讀取速率1500~1895MB/s、寫入速
率1304~1420MB/s。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分別設為Compress 0Fill或Compress 100%
(Incompressible模式),以下測試皆勾選Write-Thru選項去測試,從
1GB~32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
Compress 0Fill 模式
Compress 100% 模式
AS SSD分別設定檔案大小為1GB及10GB,並測試Copy 及Compress Benchmark。
1GB的循序讀寫速率約1875及1440 MB/s,4K QD1讀取10751 iops,4K QD1寫入32241 iops。
10GB的循序讀寫速率約1888及1417 MB/s,4K QD1讀取10791 iops,4K QD1寫入31027 iops。
Copy Benchmark 測試項目
1GB的ISO讀取速率1610MB/s、程式載入速率669MB/s。
10GB的ISO讀取速率1696MB/s、程式載入速率619MB/s。
Compress Benchmark 測試項目
1GB的讀取曲線還算平穩,寫入曲線較不穩定,,最低至約951MB/s。
10GB的讀取曲線在末端出現降速,寫入曲線略有波動,最低至約1000MB/s。
ATTO Diskbenchmark設定檔案長度為64K、64MB、256MB、512MB、1GB、
2GB、4GB及32GB,測試模式設定為Overlapped I/O及Neither模式進行
測試。
Overlapped I/O,佇列深度4 (QD4)模式
在檔案長度512MB時,表現最平順。其餘環境下,都出現波動情況。
讀取速率最快2910MB/s、寫入速率最快1605MB/s。
Neither模式
讀寫曲線波動較大些,讀取速率最快2053MB/s、寫入速率最快1597MB/s。
CrystalDisk v6.0.2採Default及0Fill,測試50MiB、500MiB、1GiB、
4GiB、8GiB及32GiB。
0Fill模式
循序讀取速率大約都落在2050~2067MB/s、寫入速率1501~1513MB/s。
4K QD32T1讀取速率約362~365MB/s、寫入速率約244~310MB/s。
Default (Random)模式
循序讀取速率大約都落在2043~2070MB/s、寫入速率1486~1495MB/s。
4K QD32T1讀取速率361~364MB/s、寫入速率約244~309MB/s。
NetworkDLS - DiskMark採預設封包值64K,檔案容量為2.5G測試結果。
平均讀取速率997MB/s、寫入速率1.10GB/s。
HDTune v5.7設定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值如下圖。
循序讀寫測試項目:讀取曲線分成兩段,平均讀取速率2500MB/s;寫入曲線在
約110GB後垂直降落,之後大幅波動,平均寫入速率502MB/s。
隨機讀寫測試項目
額外讀寫測試項目
File Benchmark選項以Block Size 512MB檔案長度為基準,設定50MB、
500MB、2000MB及4000MB,並分別測試資料型態為Zero及Mixed。
Mixed型態
Zero型態
HD-Tach RW 讀寫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8mb(Quick Zone):平均讀取速率1438MB/s、平均寫入速率991MB/s。
32mb(Long Zone):平均讀取速率1463MB/s、平均寫入速率1258MB/s。
InHouse DiskBenchMark測試, 循序讀取速率2009MB/s、寫入速率1478MB/s。
Parkdale v2.97設定Block Size 1MB,把檔案大小從250MB~4000MB全測過一輪。
PCMark 8測試:分數4943,頻寬為284MB/s。
TxBench設定檔案長度64MB、512MB、4GB及32GB,分別測試隨機及0Fill
資料方式的結果。
0Fill寫入模式:循序讀取速率1996~2079MB/s、寫入速率1037~1561MB/s。
隨機寫入模式:循序讀取速率1989~2081MB/s、寫入速率1235~1631MB/s。
本想進官網看看是否有提供類似Toolbox類的工具軟體,很可惜原廠不提供。
測試至此,作個簡單的測試結論:
優點
1. 多數測試軟體裡,短程測試有達到官方數字。
2. 在沒有SLC CACHE快取設計,小檔寫入還算穩定。
3. 讀取速率還算穩定,算是入門級產品還不錯的選擇。
缺點
1. 全碟的循序寫入的速率幾乎蠻難看的。
2. 高壓運作溫度破攝氏80度,為同類主控相對偏高,且易導致降速發生。
3. 僅3年保固,且零售通路幾乎難見,多需在購物網站才買得到。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
商能見諒,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HP EX900似乎是這款主控的特製版,沒用過就拿來試試看,看看跟正統
的SMI SM2263XT有啥差別?加上網路上評測開箱文也不多,朋友剛好手
中有這款產品,就花點時間試試它。
根據網路資料,EX900分為兩種規格,最大就1TB,與先前測試過的AGI
SM2263XT主控一樣的最大容量上限僅500GB有差異,保固也僅三年。
以下利用手機簡單拍照,若有傷眼處,敬請見諒。
採取近期HP SSD黑底包裝風格,左下角敘明容量,右邊有防偽標籤。
外紙盒背面多國語言簡述產品聲明。
內裝採透明膠盒包裝,因為是借朋友的來試玩,SSD上貼著它們額外
的識別標籤,產地為MIC。
配件很簡單,一張多國語言快速安裝說明書及保固條款聲明。
輕輕地將SSD的標籤移掉,可以看出SSD本體的基本硬體規格。
就是這顆SM2263XT的特製主控H8068,正面另有四顆美光3D TLC NAND。
SSD採單面設計。
開箱結束,上機去。
測試環境簡述:
M/B: ASUS Prime X299-Deluxe II BIOS 0504
CPU: i9-7900X oc 4.5G
RAM: GSkill DDR4-3000 8G*4
OS SSD: Samsung 970 Pro 1TB
測試碟: HP EX900 500GB NVMe SSD
OS: Windows 10 Enterprise 1809 64-bit
Driver: Windows 10 Default Standard NVMe Driver
透過CrystalDiskinfo確認規格確實為NVMe Express 1.3。剛上機的裸碟
溫度為攝氏33度。
密閉機殼內且未加散熱裝置的最高溫度攝氏81度,溫度有點高。
AIDA64 Read Test Suite,設定檔案容量為1MB及8MB來測,
隨機讀取速率約2249~2353MB/s。
AIDA64 線性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線性讀取曲線略有起伏,平均讀取速率2477MB/s;寫入曲線自約12%後快
速下探,平均寫入速率216MB/s。
AIDA64 隨機讀寫測試,設定檔案容量為8MB。
隨機讀取初期略低後,曲線略有波動,平均讀取速率2465MB/s;寫入曲線
波動還算穩定,平均寫入速率1396MB/s。
AJA 設定影片格式為2048*1556 2K-1080解析度,編碼為16bit RGB,從
64MB~64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讀取速率1500~1895MB/s、寫入速
率1304~1420MB/s。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分別設為Compress 0Fill或Compress 100%
(Incompressible模式),以下測試皆勾選Write-Thru選項去測試,從
1GB~32GB全測一輪,抓取幾項結果。
Compress 0Fill 模式
Compress 100% 模式
AS SSD分別設定檔案大小為1GB及10GB,並測試Copy 及Compress Benchmark。
1GB的循序讀寫速率約1875及1440 MB/s,4K QD1讀取10751 iops,4K QD1寫入32241 iops。
10GB的循序讀寫速率約1888及1417 MB/s,4K QD1讀取10791 iops,4K QD1寫入31027 iops。
Copy Benchmark 測試項目
1GB的ISO讀取速率1610MB/s、程式載入速率669MB/s。
10GB的ISO讀取速率1696MB/s、程式載入速率619MB/s。
Compress Benchmark 測試項目
1GB的讀取曲線還算平穩,寫入曲線較不穩定,,最低至約951MB/s。
10GB的讀取曲線在末端出現降速,寫入曲線略有波動,最低至約1000MB/s。
ATTO Diskbenchmark設定檔案長度為64K、64MB、256MB、512MB、1GB、
2GB、4GB及32GB,測試模式設定為Overlapped I/O及Neither模式進行
測試。
Overlapped I/O,佇列深度4 (QD4)模式
在檔案長度512MB時,表現最平順。其餘環境下,都出現波動情況。
讀取速率最快2910MB/s、寫入速率最快1605MB/s。
Neither模式
讀寫曲線波動較大些,讀取速率最快2053MB/s、寫入速率最快1597MB/s。
CrystalDisk v6.0.2採Default及0Fill,測試50MiB、500MiB、1GiB、
4GiB、8GiB及32GiB。
0Fill模式
循序讀取速率大約都落在2050~2067MB/s、寫入速率1501~1513MB/s。
4K QD32T1讀取速率約362~365MB/s、寫入速率約244~310MB/s。
Default (Random)模式
循序讀取速率大約都落在2043~2070MB/s、寫入速率1486~1495MB/s。
4K QD32T1讀取速率361~364MB/s、寫入速率約244~309MB/s。
NetworkDLS - DiskMark採預設封包值64K,檔案容量為2.5G測試結果。
平均讀取速率997MB/s、寫入速率1.10GB/s。
HDTune v5.7設定檔案容量為8MB,各測試選項結果值如下圖。
循序讀寫測試項目:讀取曲線分成兩段,平均讀取速率2500MB/s;寫入曲線在
約110GB後垂直降落,之後大幅波動,平均寫入速率502MB/s。
隨機讀寫測試項目
額外讀寫測試項目
File Benchmark選項以Block Size 512MB檔案長度為基準,設定50MB、
500MB、2000MB及4000MB,並分別測試資料型態為Zero及Mixed。
Mixed型態
Zero型態
HD-Tach RW 讀寫效能測試,分別針對8mb(Quick Zone)及32mb(Long Zone)測試。
8mb(Quick Zone):平均讀取速率1438MB/s、平均寫入速率991MB/s。
32mb(Long Zone):平均讀取速率1463MB/s、平均寫入速率1258MB/s。
InHouse DiskBenchMark測試, 循序讀取速率2009MB/s、寫入速率1478MB/s。
Parkdale v2.97設定Block Size 1MB,把檔案大小從250MB~4000MB全測過一輪。
PCMark 8測試:分數4943,頻寬為284MB/s。
TxBench設定檔案長度64MB、512MB、4GB及32GB,分別測試隨機及0Fill
資料方式的結果。
0Fill寫入模式:循序讀取速率1996~2079MB/s、寫入速率1037~1561MB/s。
隨機寫入模式:循序讀取速率1989~2081MB/s、寫入速率1235~1631MB/s。
本想進官網看看是否有提供類似Toolbox類的工具軟體,很可惜原廠不提供。
測試至此,作個簡單的測試結論:
優點
1. 多數測試軟體裡,短程測試有達到官方數字。
2. 在沒有SLC CACHE快取設計,小檔寫入還算穩定。
3. 讀取速率還算穩定,算是入門級產品還不錯的選擇。
缺點
1. 全碟的循序寫入的速率幾乎蠻難看的。
2. 高壓運作溫度破攝氏80度,為同類主控相對偏高,且易導致降速發生。
3. 僅3年保固,且零售通路幾乎難見,多需在購物網站才買得到。
以上不專業之簡單測試到此結束,下台一鞠躬,一切的批評希望廠
商能見諒,本文不作筆戰用,若有指教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