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10/18/07
- 訊息
- 512
- 互動分數
- 0
- 點數
- 0
HD5870的發布,的確是給了效能為主的玩家市場投下了震撼彈,
但除了在玩家級市場之外,主流級的市場是更重要而且更龐大的,
所以在5800系列發布不久之後,AMD很快就發布了主流級的HD5700系列,分別是HD5770與5750系列,
與5800系列相同,採用了40NM的製程技術以及GDDR5記憶體,而流處理器數目則是分別降到了800與720個,
從這些產品來看,不難發現AMD在5系列將會用流處理器的數目來清楚劃分效能帶,而不是像之前常用的以時脈來區分等級的策略。
這次借到的是前一段時間蠻熱賣的品牌HIS所推出的HD5750 ICEQ+,在前一段轉換代理權的期間,
HIS似乎在台灣並沒有很大的動作,而在順利轉換到威健實業以後,推出第一款採用自家製ICEQ系列風扇的顯示卡,
接著就來看看在HD4000有著十分安靜評價的ICEQ系列風扇是否能夠依舊保持水準。
外盒一覽,與5800系列相同採用寶劍系列的LOGO。
散熱器等級是ICEQ+,特色就是後吹式風扇,但與HD4000系列常見的ICEQ4系列散熱器有別,算是較入門級的設計。
內部紙盒也頗有質感,用了冷色系的紙盒做包裝。
配件一覽,比較特別的是附贈了CF橋接器及DiRT2的下載序號。
本體一覽,似乎似曾相識….XD
跟公版5870比一比,大概只有一半再長一點。
輸出I/O,DISPLAYPORT、HDMI、DVI三種。
散熱片採用全鋁,但並沒有熱導管。
拆開散熱器,採用單6PIN供電,因為耗電量降低,所以可以更進一步精簡供電模組的設計,也縮短卡長。
供電模組一覽,採用2+1相的設計,另外風扇採用了2PIN式的設計,雖無PWM功能,但還是可以進行溫控,以及指定轉速的功能。
HD5750核心,尺寸大概縮小到了接近4670的等級,蠻令人驚訝的,0945週製造。
記憶體則是三星產的GDDR5。
看完了簡單介紹,準備進行測試。
測試平台:
處理器:AMD X4 965@3.9G
主機板:MSI 785GM-E65
記憶體:G.SKILL DDR2000 2G*2@1333MHZ
VGA:藍寶 HD5870
散熱器:Tower120 Extreme
Power:七盟 ST-1000E-AD
HDD:HITACHI SATAII 160G
OS:Windows7 &Catalyst 9.11
GPU-Z基本資料以及待機溫度
先來看3DMARK06全預設
3DMARK06,八倍反鋸齒
3DMARK VANTAGE,P模式
3DMARK VANTAGE P模式+八倍反鋸齒
3DMARK VANTAGE X模式
3DMARK VANTAGE X模式+八倍反鋸齒
接著是採用了UNIGINE引擎的Heaven Benchmark,最大特點就是同時支援了DX9、10、11三種API
接著來看BENCHMARK的表現,設定如下,只改變API以及反鋸齒設定:
DX9+反鋸齒關閉
DX9+八倍反鋸齒
DX10+反鋸齒關閉
DX10+八倍反鋸齒
DX11+反鋸齒關閉
DX11+八倍反鋸齒
看到這邊可能感覺不到效能的變化,於是找出以前4850同樣用UNIGINE引擎的測試數據,同樣的測試條件再用5750來做一次測試。
先看4850,解析度為1280*1024。
接著是5750上陣,相同的解析度與細項參數。
接著是耗電以及溫度測試,採用FurMark1.70以及極限燒機模式來進行測試,不對風扇轉速做任何手腳採用BIOS自動控制。
結果如下,最高溫約77度。
另外在耗電部分,用瓦特計做紀錄,同時比較是否安裝顯卡時的耗電差異來求耗電量。
無插卡,只使用內顯待機:
接著來看插卡之後的待機耗電:
運行FurMark耗電:
整理成表格:
從各項數據來看,HD5750雖然流處理器數目只有720個,
但憑藉的較高的時脈,幾乎是與SP數較多(800個)但時脈稍低的HD4850平起平坐,甚至是超越了HD4850,
但或許有些人會認為不如直接購買較便宜的HD4850即可,
但是考量到對於新規格如DIRECTX 11的支援性,GDDR5的採用,或者是製程上的進步、耗電以及溫度的改善,
綜合來看,購入HD5750的價值似乎還是比HD4850來的高一些。
而HIS特色的ICEQ散熱器,讓散熱器噪音並不大的前提之下,能夠將溫度壓制在還不錯的範圍之內,
而短卡長的設計,讓空間不大的使用者也能夠有十分合理的效能,總體而言,HIS HD5750 ICEQ+在表現上算是非常不錯的,
期待正式登陸台灣能讓使用者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但除了在玩家級市場之外,主流級的市場是更重要而且更龐大的,
所以在5800系列發布不久之後,AMD很快就發布了主流級的HD5700系列,分別是HD5770與5750系列,
與5800系列相同,採用了40NM的製程技術以及GDDR5記憶體,而流處理器數目則是分別降到了800與720個,
從這些產品來看,不難發現AMD在5系列將會用流處理器的數目來清楚劃分效能帶,而不是像之前常用的以時脈來區分等級的策略。
這次借到的是前一段時間蠻熱賣的品牌HIS所推出的HD5750 ICEQ+,在前一段轉換代理權的期間,
HIS似乎在台灣並沒有很大的動作,而在順利轉換到威健實業以後,推出第一款採用自家製ICEQ系列風扇的顯示卡,
接著就來看看在HD4000有著十分安靜評價的ICEQ系列風扇是否能夠依舊保持水準。
外盒一覽,與5800系列相同採用寶劍系列的LOGO。
散熱器等級是ICEQ+,特色就是後吹式風扇,但與HD4000系列常見的ICEQ4系列散熱器有別,算是較入門級的設計。
內部紙盒也頗有質感,用了冷色系的紙盒做包裝。
配件一覽,比較特別的是附贈了CF橋接器及DiRT2的下載序號。
本體一覽,似乎似曾相識….XD
跟公版5870比一比,大概只有一半再長一點。
輸出I/O,DISPLAYPORT、HDMI、DVI三種。
散熱片採用全鋁,但並沒有熱導管。
拆開散熱器,採用單6PIN供電,因為耗電量降低,所以可以更進一步精簡供電模組的設計,也縮短卡長。
供電模組一覽,採用2+1相的設計,另外風扇採用了2PIN式的設計,雖無PWM功能,但還是可以進行溫控,以及指定轉速的功能。
HD5750核心,尺寸大概縮小到了接近4670的等級,蠻令人驚訝的,0945週製造。
記憶體則是三星產的GDDR5。
看完了簡單介紹,準備進行測試。
測試平台:
處理器:AMD X4 965@3.9G
主機板:MSI 785GM-E65
記憶體:G.SKILL DDR2000 2G*2@1333MHZ
VGA:藍寶 HD5870
散熱器:Tower120 Extreme
Power:七盟 ST-1000E-AD
HDD:HITACHI SATAII 160G
OS:Windows7 &Catalyst 9.11
GPU-Z基本資料以及待機溫度
先來看3DMARK06全預設
3DMARK06,八倍反鋸齒
3DMARK VANTAGE,P模式
3DMARK VANTAGE P模式+八倍反鋸齒
3DMARK VANTAGE X模式
3DMARK VANTAGE X模式+八倍反鋸齒
接著是採用了UNIGINE引擎的Heaven Benchmark,最大特點就是同時支援了DX9、10、11三種API
接著來看BENCHMARK的表現,設定如下,只改變API以及反鋸齒設定:
DX9+反鋸齒關閉
DX9+八倍反鋸齒
DX10+反鋸齒關閉
DX10+八倍反鋸齒
DX11+反鋸齒關閉
DX11+八倍反鋸齒
看到這邊可能感覺不到效能的變化,於是找出以前4850同樣用UNIGINE引擎的測試數據,同樣的測試條件再用5750來做一次測試。
先看4850,解析度為1280*1024。
接著是5750上陣,相同的解析度與細項參數。
接著是耗電以及溫度測試,採用FurMark1.70以及極限燒機模式來進行測試,不對風扇轉速做任何手腳採用BIOS自動控制。
結果如下,最高溫約77度。
另外在耗電部分,用瓦特計做紀錄,同時比較是否安裝顯卡時的耗電差異來求耗電量。
無插卡,只使用內顯待機:
接著來看插卡之後的待機耗電:
運行FurMark耗電:
整理成表格:
從各項數據來看,HD5750雖然流處理器數目只有720個,
但憑藉的較高的時脈,幾乎是與SP數較多(800個)但時脈稍低的HD4850平起平坐,甚至是超越了HD4850,
但或許有些人會認為不如直接購買較便宜的HD4850即可,
但是考量到對於新規格如DIRECTX 11的支援性,GDDR5的採用,或者是製程上的進步、耗電以及溫度的改善,
綜合來看,購入HD5750的價值似乎還是比HD4850來的高一些。
而HIS特色的ICEQ散熱器,讓散熱器噪音並不大的前提之下,能夠將溫度壓制在還不錯的範圍之內,
而短卡長的設計,讓空間不大的使用者也能夠有十分合理的效能,總體而言,HIS HD5750 ICEQ+在表現上算是非常不錯的,
期待正式登陸台灣能讓使用者有更多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