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加入
- 12/1/21
- 訊息
- 174
- 互動分數
- 12
- 點數
- 18

【前言】
目前正在用的羅技 G PRO X SUPERLIGHT 滑鼠差不多應該已經用到極限了,2022 年底用到現在,也曾經 RMA 換新過,過保之後又拿去換了微動,直到最近滑鼠滾輪又開始有回滾現象!本來是不太在意,但隨著時間久了越用越不爽,也想過是不是發揮一下客家本領,再去換個微動繼續撐著用就好,但看著它滿目瘡痍的身軀,是時候該讓它退休了吧~
其實即使是無線滑鼠,我平常也是插著線邊充邊用,當作是有線滑鼠在用,不給自己有任何電量焦慮的機會!既然如此,那是不是我就乾脆攻頂來嘗試一下所謂「8K Hz」回報率的滑鼠,看看拿它來打遊戲是個怎麼樣的體驗!
前陣子看到一些廣告,來自 GLORIOUS 這個品牌,有許多洞洞引發蓮子圖的密集恐懼症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其實他也有正常的滑鼠呀!最後選了今天要開箱的這款 D2 PRO,他的重量跟目前用的狗屁王重量接近,也剛好有白色款再加上 8K 回報率,價格雖然小貴了些,不過參數看起來更優秀一些,入手用了一陣子後想來跟大家分享~

▲正面外盒有像是水波紋的線條感,標示著 4K/8K 的回報率,重量僅僅只有 64g,雖然不是最輕,但也算是前段班的了~

▲包裝上設計得挺不錯的,盒裝側面正好呼應著內部滑鼠本體的左右兩側樣貌~

▲左側有兩個按鍵,整體佈局是大眾主流的六鍵設計

▲背面的特色說明看不到任何一丁點中文字,畢竟這是個美國品牌,後面再來一一細說~

▲包裝同樣是相當主流的直角盒設計,裡面再用一層硬塑膜包覆固定

▲從正面來看本體,第一眼完全沒有任何 LOGO 在上面,加上白色款式,看起來非常簡潔乾淨!

▲內盒側面的水波紋與外盒正面上的設計相互呼應,也彷彿像是 LOGO 上的長髮飄逸,這些細節上相當用心呢~

▲滑鼠本體放一旁,先來看看內部配件有哪些!

▲除了信仰貼紙以及腳貼之外,其他東西不能說是非常重要,只能說是沒啥必要~

▲Type-C to Type-A 的線材長度大約兩米,超級軟 Q 的編織線材,給人一種特別輕盈的感覺,接頭部分有做鍍金處理以及 LOGO,這些細節都挺加分的~

▲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開始使用了!但這個接收器不禁又讓我開始困惑了起來

▲他並不是像常見的接收器是 USB-A 可以直接插電腦,必須要接 Type-C 才能運作!

▲所以線材一定需要使用到,要不就是線材插接收器,在無線模式下最高可以跑到 4000 Hz

▲要不就是接收器先暫時放一邊,線材直接插滑鼠本體,一邊充電的同時還能跑到 8000 Hz

▲滑鼠外型是不對稱的右手專用設計,也呼應著命名上的 D 字母,絕對不是什麼 D 的意志 wwwww

▲屁股不會腫大頂手,實際接觸到的面積算挺多的

▲左側的內凹設計剛好放個大拇指很舒服

▲右側的部分無名指對應著 LOGO 位置可以靠著,無處安放的小拇指會稍微跟滑鼠墊接觸

▲從正面來看,由左鍵到右鍵的傾斜程度並不是特別明顯,接口部分有點深加上周邊的特殊造型,對於一些特別粗的非原廠線材可能有點衝突

▲雖然是 Type-C 接口,不過為了讓激烈操作的使用上更加牢固,周遭做了凹槽的特殊造型設計,變得接口在插的時候需要注意一下方向性!插接收器的時候也是如此~

▲底部四腳是鐵氟龍,上面藍色的是貼紙,撕不撕就看個人感受,如果滑鼠墊特別軟,四腳容易卡的話,就可以用配件裡給的腳貼來增加面積~

▲電源的開關撥鈕有紅綠色指示相當直覺,旁邊的 DPI 燈預設有四種顏色與設定檔可以切換,透過滾輪後方的小按鈕

▲直接上機使用的情況下沒什麼問題,但玩了幾天的遊戲感受下來似乎並沒有高回報率的差異,我猜可能是需要設定調整一下,到了 GLORIOUS 官網去下載CORE 2.1軟體來進行調整,檔案比我想像中的要來得大一點!

▲幸好在語言上可以調整成看得懂的中文~

▲左下角可以調整輪詢率也就是回報率,在有線連接下最高可達 8000 Hz

▲在無線連接下最高可達 4000 Hz,這些設定好了之後按右下角的儲存即可

▲在中間的反彈時間是指連點按鍵的反應速度,並不一定是最快就是最好,要看每個人的習慣不同,通常在 2~8 ms 之間,不過 MODEL D2 PRO 可以做到 0~16 ms 相當廣的調整~

▲對於在遊戲時有抬滑鼠的習慣,那麼抬升距離的調整設定又顯得相當重要了,有 1mm 與 2mm 的選項可以配合

▲在 DPI 的部分最高可達 26K,不過相信多數人還是不超過 10K 的使用下,所以預設的數值都偏低,就 400、800、1600、3200,可以透過設定來調整細部選項,只留一些自己習慣的設定檔即可

▲常用的這六個鍵相信習慣了之後也沒什麼好改的,滾輪後方的 DPI 鍵我自己是覺得不容易誤觸,不過如果擔心的話也可以在這裡做調整~

▲使用了幾週之後我有蠻多心得與想法可以跟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總結」
簡單複習一下滑鼠的規格,64 克的重量、BAMF 2.0 的感應器 100~26K 的 DPI、感應高度 1~2 mm、光學微動開關長達一億次的壽命,沒有額外的 RGB 燈光設計,最高 4K 無線 8K 有線的回報率,如果在普通 1000 Hz 下無線使用有 80 小時的續航,上升到 4000 Hz 下的話還有 35 小時的時間~
以前我總是使用一些對稱型滑鼠,也沒想過為什麼,反正大家推什麼我就用什麼,這次換到右手鼠欸嘿!想不到意外的更加貼合自己的手感,使用起來更加順暢了一些,整體大小對於我 16 公分的手長來說蠻剛好的~
滑鼠本體的底部兩側有內收搭配輕盈的重量,整體重心分配也很合適蠻置中的,在抬起滑鼠的時候不覺得屁股會掉也很省力,不過按鍵的力道較硬,回彈力道也大,聲音猶如青軸般較為大聲!
反觀中鍵的滾輪聲音就很安靜,不過同樣繼承了較大的按壓力道,但滾輪的造型有很大的高低差,滾動的段落明顯,間距也很長,剛換過來有些不習慣!目前體驗下來的一個小缺點是,左右鍵的按壓力道相近,會希望右鍵可以輕一點,不然像是打 LOL 時會覺得中指比較吃力有點酸,其他倒是沒什麼問題,用起來還算滿意,十分裡面會給到八分~
最後是重點的 8K Hz 回報率,很多人都說只是個噱頭,但可能是沒有注意到也要搭配電腦硬體才能真正感受到實際效果!對於 4K Hz 來說必須至少要有 144 Hz 的螢幕刷新率,8K 就更不用說了至少得 240 Hz 起步,重點還得看一下 CPU 占用率,如果開 8K Hz 回報率就占用了 30% 資源,那遊戲幀數肯定會受到影響!確實以現階段來說是帶有那麼一點行銷的成分在裡面,不過對於電競選手來說就需要在這微乎其微的差距上努力了,就我普通老百姓來說,4K 還是 8K 我好像感受不出來差別 XD
以上就是我對
【「爬不上分?怎不找找自己問題!」
Glorious Model D2 PRO 4K/8K 無線電競滑鼠】的開箱心得
有問題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我!
報告完畢,感謝大家耐心收看~
我是杜甫,我們下次見,掰掰~
我是杜甫,我們下次見,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