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GABYTE P37X V5燒機(使用XTU調整mV降壓降溫)與遊戲溫度表現

ChangChingYao

一般般會員
已加入
8/31/15
訊息
92
互動分數
16
點數
8
年齡
41
這篇將為大家介紹老大哥P37X V5燒機與遊戲時的溫度
按照慣例,一樣會使用INTEL XTU這套軟體來調整mV
不過僅在燒機時才會去調整,遊戲測試時並未使用XTU調整mV

室溫的部分,因為這幾天較冷,大約在21度左右
DSC_0470.JPG


風扇調整,一樣使用Customize模式調整到100%
轉速會隨著溫度升高而變快
CPU溫度大約來到80度後會有明顯的風切聲
這部分與P35W V5蠻雷同的
Customize%252B100%2525.JPG


燒機的軟體與P34,P35一樣,都使用LinX0.6.5與AIDA64內建的穩定性測試軟體
測試時間都以10分鐘為基準

先來看看使用LinX0.6.5針對CPU做燒機測試時的溫度表現
在0mV的設定下
CPU溫度最高來到75度
CPU POWER最高來到48.61W
0mV%252BLinX%252B10%25E5%2588%2586%25E9%2590%2598.JPG


降低到50mV後
CPU溫度最高來到73度
CPU POWER最高來到44.73W
50mV%252BLinX%252B10%25E5%2588%2586%25E9%2590%2598.JPG


降低到80mV後
CPU溫度最高來到70度
CPU POWER最高來到41.60W
80mV%252BLinX%252B10%25E5%2588%2586%25E9%2590%2598.JPG


最後降低到100mV
CPU溫度最高來到72度
CPU POWER最高來到39.51W
100mV%252BLinX%252B10%25E5%2588%2586%25E9%2590%2598.JPG


如果單獨針對CPU滿載的壓力測試
其實可發現不管是P34、P35或P37系列在溫度表現都蠻不錯的
主要就是導管的設計,在顯晶不開啟的狀態下
CPU的溫度可藉由兩端的散熱孔去做散熱
這樣的散熱能力是非常強的
所以長時間會使用到CPU滿載的朋友(例如影片、照片轉檔)
其實這樣的設計反而是非常有利於散熱

但這樣的設計也會有其缺點,底下使用AIDA64雙燒
可能就會造成某一端的溫度來得較高
這部分以以往的測試經驗來看
都是熱在CPU端

先來看看使用AIDA64內建的穩定測試軟體雙燒
在0mV的設定下
CPU溫度最高來到96度
CPU POWER最高來到50.18W
而GPU的溫度最高來到81度
0mV%252BAIDA64%252B10%25E5%2588%2586%25E9%2590%2598.JPG


再來降低到50mV後
CPU溫度最高來到92度
CPU POWER最高來到47.42W
GPU溫度最高來到80度
50mV%252BAIDA64%252B10%25E5%2588%2586%25E9%2590%2598.JPG


降低到80mV後
CPU溫度最高來到91度
CPU POWER最高來到44.94W
GPU溫度最高來到80度
80mV%252BAIDA64%252B10%25E5%2588%2586%25E9%2590%2598.JPG


降低到100mV後
CPU溫度最高來到91度
CPU POWER最高來到43.71W
GPU溫度最高來到81度
100mV%252BAIDA64%252B10%25E5%2588%2586%25E9%2590%2598.JPG


最後再降低到150mV
CPU溫度最高來到86度
CPU POWER最高來到40.36W
GPU溫度最高來到79度
150mV%252BAIDA64%252B10%25E5%2588%2586%25E9%2590%2598.JPG


底下一樣做成表格供大家方便瀏覽比較
XTU%25E6%25BA%25AB%25E5%25BA%25A6%25E8%25A1%25A8.JPG


以上面的雙燒看起來,CPU的功耗確實對CPU溫度影響蠻大的
技嘉在機器的設定上,為了讓CPU出力足夠,所以功耗預設上都來得比較高
這也會造成當CPU負荷變重後,溫度也會來得較高
不過雖說技嘉的導管設計是將CPU與GPU串連在一起
但可發現在未調整mV與降低到150mV雙燒時,GPU的溫度差異並不大
僅從81度降低到79度,大約2度的溫差
但這時CPU的溫差已差距到10度
這部分在P34W V5與P35W V5也有同樣的測試結果
也代表當USER在玩遊戲時,不管CPU溫度到多少
GPU本身的溫度是可控制在合理範圍內的

我也多做了3DMARK11在0mV、50mV、100mV到150mV的測試
CPU溫度因為調整了mV而有些微變化,但並不像雙燒時差異這麼大
而GPU的溫度幾乎相同
在0mV設定下,3DMARK11 P模式分數11134
CPU溫度最高80度
GPU溫度最高77度
CPU POWER最高44.91W
0mV%252B3DMARK11.JPG


降低50mV設定下,3DMARK11 P模式分數11117
CPU溫度最高80度
GPU溫度最高77度
CPU POWER最高41.45W
50mV%252B3DMARK11.JPG


降低100mV設定下,3DMARK11 P模式分數11159
CPU溫度最高76度
GPU溫度最高76度
CPU POWER最高38.41W
100mV%252B3DMARK11.JPG


降低150mV設定下,3DMARK11 P模式分數11083
CPU溫度最高77度
GPU溫度最高76度
CPU POWER最高35.48W
150mV%252B3DMARK11.JPG


以3DMARK11的測試看起來,0mV與降低到150mV的CPU溫差並不大
所以當CPU的負荷沒有持續滿載時
在P37X V5的散熱上是不會有太大問題的
當然因為目前的氣溫較低,多少也會讓機器的散熱較輕鬆一些
未來夏天到了,再搭配XTU來做降壓的調整,相信對於遊戲時的溫度也有不錯的表現

====================================================

接著我們來針對GPU做燒機測試,底下一樣使用兩套軟體做測試
Furmark1.16與Heaven Benchmark 4.0

先來看看使用Furmark燒機時,GPU的時脈一樣會有保護的措施
所以不會來到最高的1126.4MHz,僅到936.6MHz
經過10分鐘的測試,溫度最高來到79度
Furmark%252B10%25E5%2588%2586%25E9%2590%2598.JPG


再來用Heaven Benchmark 4.0模擬遊戲的狀態
這時GPU的時脈就一直維持在最高的1126.4MHz
一樣測試10分鐘,GPU溫度最高來到78度
Heaven%252B10%25E5%2588%2586%25E9%2590%2598.JPG


====================================================

再來我們採用遊戲來做測試
測試的遊戲為GTA5,NBA2K16,LOL,POE,暗黑3,暴雪英霸
在GTA5,POE,暗黑3與暴雪英霸皆會測試開啟垂直同步與不開的溫度差異

先來看看GTA5的溫度表現
因GTX980M的效能較高,且又是搭配8G的VRAM
所以底下的測試特效幾乎開到最高
僅將MSAA關閉而已
在開啟垂直同步時
CPU溫度最高來到80度
GPU溫度最高來到74度
GTA5%25E9%2596%258B%25E5%259E%2582%25E7%259B%25B4%25E5%2590%258C%25E6%25AD%25A5.JPG


未開啟垂直同步時
CPU溫度最高來到88度
GPU溫度最高來到81度
GTA5%25E6%259C%25AA%25E9%2596%258B%25E5%259E%2582%25E7%259B%25B4%25E5%2590%258C%25E6%25AD%25A5.JPG


接著為NBA2K16,使用GTX980M 8G的獨顯來玩非常享受
特效方面幾乎全開,包含反鋸齒的部分
因是運動類型的遊戲,所以遊戲的流暢度非常重要
建議一定要開啟垂直同步,不然畫面的撕裂感與頓挫感會非常明顯
底下為開啟垂直同步,打了一場48分鐘球賽的溫度紀錄
CPU溫度最高來到82度
GPU溫度最高來到72度
NBA2K16.JPG


接著為LOL,即便把特效開到極致,遊戲張數還是可維持在100張以上
所以對於顯示卡的負荷來說也不高,當然如果要畫面不要有撕裂感
建議還是要維持在60張會比較好
底下為幀數不限制時的遊戲溫度
CPU溫度最高來到68度
GPU溫度最高來到62度
LOL.JPG


再來使用POE做測試,這套遊戲在開不開垂直同步影響是最大的
所以真心建議如果顯示卡效能夠的情況下,還是要將垂直同步打開
這樣玩起來除了畫面較流暢外,也降低CPU與GPU的負擔
在開啟垂直同步時
CPU溫度最高來到71度
GPU溫度最高來到68度
POE%25E9%2596%258B%25E5%259E%2582%25E7%259B%25B4%25E5%2590%258C%25E6%25AD%25A5.JPG


在關閉垂直同步時
CPU溫度最高來到85度
GPU溫度最高來到80度
POE%25E6%259C%25AA%25E9%2596%258B%25E5%259E%2582%25E7%259B%25B4%25E5%2590%258C%25E6%25AD%25A5.JPG


再來使用暗黑3來做測試,這套遊戲對於現代顯示卡的要求已不高
所以也是建議玩家要將垂直同步開啟,以增加畫面的流暢感
開啟垂直同步時
CPU溫度最高來到69度
GPU溫度最高來到63度
%25E6%259A%2597%25E9%25BB%25913%25E9%2596%258B%25E5%259E%2582%25E7%259B%25B4%25E5%2590%258C%25E6%25AD%25A5.JPG


關閉垂直同步時
CPU溫度最高來到75度
GPU溫度最高來到71度
%25E6%259A%2597%25E9%25BB%25913%25E6%259C%25AA%25E9%2596%258B%25E5%259E%2582%25E7%259B%25B4%25E5%2590%258C%25E6%25AD%25A5.JPG


最後則是暴雪英霸,這款遊戲在開不開垂直同步對於溫度真的沒差
即便使用GTX980M,測試的結果與GTX970M是一樣的狀況
唯一有影響的大概就是CPU的溫度,但也不會差距太大
開啟垂直同步後
CPU溫度最高來到73度
GPU溫度最高來到68度
%25E6%259A%25B4%25E9%259B%25AA%25E9%2596%258B%25E5%259E%2582%25E7%259B%25B4%25E5%2590%258C%25E6%25AD%25A5.JPG


關閉垂直同步後
CPU溫度最高來到75度
GPU溫度最高來到68度
%25E6%259A%25B4%25E9%259B%25AA%25E6%259C%25AA%25E9%2596%258B%25E5%259E%2582%25E7%259B%25B4%25E5%2590%258C%25E6%25AD%25A5.JPG


一樣整理成表格方便大家參考比較
%25E9%2581%258A%25E6%2588%25B2%25E6%25BA%25AB%25E5%25BA%25A6.JPG


由上面的遊戲測試看來,P37X V5在顯示卡的溫度表現上可說非常理想
雖是薄型遊戲機,但以上面的遊戲測試下,除了GTA5與POE未開垂直同步會飆高到80度外
其餘的遊戲皆可維持在75度以內
如果以夏天的天氣來說,大概再加個5-7度左右,也算是在標準之內
所以想要買一台較輕鬆攜帶的高效能遊戲筆電,P37X V5真的是不錯的選擇之一

最後為機器表面的溫度表現,這部分技嘉一向都處理得不錯
在左手置手處與WASD的熱鍵區都能保有不錯的體感溫度
底下溫度是使用POE未開垂直同步時紀錄下來的
在左手的熱鍵區,表面溫度大約在32.6度
DSC_0471.JPG


左手的置手處,表面溫度大約在30.5度
DSC_0472.JPG


鍵盤的右半部,會感覺到溫熱,表面溫度大約在39.5度
DSC_0473.JPG


最高的部分在電源鍵附近,表面溫度大約在47.3度
DSC_0474.JPG


靠近顯卡導管的位置,表面溫度大約在47.3度
DSC_0475.JPG


====================================================

在一連串的P3系列測試下來,坦白說我個人是蠻喜歡P37這款機器的
以效能來說,I7 6700HQ搭配GTX970M或GTX980M,就當代遊戲機來說算是非常足夠了
以筆電的攜帶角度來看,2.8KG在攜帶時並不會造成太大的負擔
以螢幕的大小來說,17.3吋確實在玩遊戲上有較舒適的感受
以散熱的表現來說,也是三台P系列最好的
所以以這幾項表現來說,P37會比較深得我心

當然每個人的需求角度不同,畢竟最輕巧的P34與P37兩者相比
重量與尺寸就差異非常大了,如果考量有效能且更輕巧好攜帶的朋友
P34一定是最理想的選擇之一。

而P35則是介於這兩者之間,以重量來說雖不是很出色
但厚度來說,則比一般的標準筆電來得薄
以薄型筆電的角度來說,他又保有光碟機
硬碟的擴充功能則是薄型15.6吋裡最佳的
所以仍然保有一定的特色設計

以上就是P37X V5的相關測試與3台P3系列的簡單心得
在心得的部分我寫的不多,因為這部分有時候會蠻主觀的
所以大部分的分享都是以實測為主
而未來對於機器有疑問的朋友可以在相關討論區問我
我曉得的部分會在回答給各位
感謝大家的收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