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iper狙擊手」是G.SKILL最近所推出的低電壓版系列。該系列有DDR3 1333、1600、1866MHz三種,容量則是單支4GB組合各種需求及平台的Kit包裝,其實從時脈就可以看出來並非以"高"為賣點,大容量、低電壓、低溫是主要的訴求。
入手的這款為G.SKILL Sniper DDR3 1866 4GBx2的版本。另外依容量還有4GBx3、4GBx4、4GBx6。
這組記憶體可以相容於Intel P55及P67平台。
G.SKILL Sniper的散熱片造型相當特別,幅凸的樣式就是一把槍,搭配黑色的PCB板看起來還蠻有質感。
這組的型號為F3-14900CL9D-8GBSR。最高時脈為DDR3 1866 參數為CL9-10-9-28,額定電壓為1.5V,一般DDR3 1866 大約是1.6V的額定電壓。另外Sniper系列還有更低電壓的1.25V及1.35V,當然時序是不一樣的。
上方的散熱鰭片造型也類似槍管的散熱孔。
連瞻孔也有。
準備好衝鋒上場!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5 750 ES
CPU Cooler: CoolerMaster V6GT
RAM: GSKILL Sniper DDR3 1866 4GBx2 1.5V
MB: GIGABYTE P55-UD3P
VGA: GIGABYTE GT430
HDD: Seagate Barracuda 7200.12 1TB
PSU: HighPower 80+ Gold 1000W
OS: Windows 7 64bit
CPU-Z相關資訊如下,這組Sniper DDR3 1866 4GBx2的SPD應該是有點錯誤,不過在BIOS下XMP抓到的是正確資訊。
CPU超頻至187x21=3927,電壓1.4V,除頻10剛好是DDR3 1870。時序CL9-10-9-28 1T。
因為CPU外頻的關係,不然是很想要4GHz跑1870,當然2000MHz 1.5V更讚...但試過...當機秒殺,所以要上4GHz輕鬆就是記憶體跑1600MHz直接除頻8,若要跑到1866MHz除頻8,外頻就是要到233以上,要上4GHz就是得236x17,算是挺硬的。所以要上4GHz就是只能乖乖跑DDR3 1600,但也不是沒好處,從上面SPD值可以看到,比1866的時序要緊一些。
一個是CPU時脈較低但記憶體時脈較高,另一個則反之,各有優缺,個人是挺好奇這兩者到底是不是有相當明顯的差異,所以來實際測試一下3.92GHz @ 1866 與 4GHz @ 1600兩者的效能差異。
記憶體頻寬
CPU 3.92GHz,記憶體1870 CL9-10-9-28 1T
Read:17264 MB/s
Write:13520 MB/s
Copy:18293 MB/s
CPU 4GHz,記憶體1600 CL9-9-9-28 1T
Read:16515 MB/s
Write:14447 MB/s
Copy:18812 MB/s
記憶體頻寬互有輸贏,4GHz @ 1600寫入跟複製比較高。
Nuclearus Multi Core
CPU 3.92GHz,記憶體1870 CL9-10-9-28 1T
24202
CPU 4GHz,記憶體1600 CL9-9-9-28 1T
23548
Nuclearus Multi Core則是3.92GHz @ 1866 獲勝。
CINEBENCH R10
CPU 3.92GHz,記憶體1870 CL9-10-9-28 1T
1 CPU:5538
x CPU:19533
OpenGL:1650
CPU 4GHz,記憶體1600 CL9-9-9-28 1T
1 CPU:5671
x CPU:19934
OpenGL:1674
CINEBENCH R10為4GHz @ 1600獲勝,OpenGL差異甚小。
CINEBENCH R11.5
CPU 3.92GHz,記憶體1870 CL9-10-9-28 1T
OpenGL:25.47 fps
CPU:5.18 pts
CPU 4GHz,記憶體1600 CL9-9-9-28 1T
OpenGL:25.48 fps
CPU:5.29 pts
同R10的結果。
最後燒機一下,證明1.5V是可以100%無錯誤過測。
入手的這款為G.SKILL Sniper DDR3 1866 4GBx2的版本。另外依容量還有4GBx3、4GBx4、4GBx6。
這組記憶體可以相容於Intel P55及P67平台。
G.SKILL Sniper的散熱片造型相當特別,幅凸的樣式就是一把槍,搭配黑色的PCB板看起來還蠻有質感。
這組的型號為F3-14900CL9D-8GBSR。最高時脈為DDR3 1866 參數為CL9-10-9-28,額定電壓為1.5V,一般DDR3 1866 大約是1.6V的額定電壓。另外Sniper系列還有更低電壓的1.25V及1.35V,當然時序是不一樣的。
上方的散熱鰭片造型也類似槍管的散熱孔。
連瞻孔也有。
準備好衝鋒上場!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5 750 ES
CPU Cooler: CoolerMaster V6GT
RAM: GSKILL Sniper DDR3 1866 4GBx2 1.5V
MB: GIGABYTE P55-UD3P
VGA: GIGABYTE GT430
HDD: Seagate Barracuda 7200.12 1TB
PSU: HighPower 80+ Gold 1000W
OS: Windows 7 64bit
CPU-Z相關資訊如下,這組Sniper DDR3 1866 4GBx2的SPD應該是有點錯誤,不過在BIOS下XMP抓到的是正確資訊。
CPU超頻至187x21=3927,電壓1.4V,除頻10剛好是DDR3 1870。時序CL9-10-9-28 1T。
因為CPU外頻的關係,不然是很想要4GHz跑1870,當然2000MHz 1.5V更讚...但試過...當機秒殺,所以要上4GHz輕鬆就是記憶體跑1600MHz直接除頻8,若要跑到1866MHz除頻8,外頻就是要到233以上,要上4GHz就是得236x17,算是挺硬的。所以要上4GHz就是只能乖乖跑DDR3 1600,但也不是沒好處,從上面SPD值可以看到,比1866的時序要緊一些。
一個是CPU時脈較低但記憶體時脈較高,另一個則反之,各有優缺,個人是挺好奇這兩者到底是不是有相當明顯的差異,所以來實際測試一下3.92GHz @ 1866 與 4GHz @ 1600兩者的效能差異。
記憶體頻寬
CPU 3.92GHz,記憶體1870 CL9-10-9-28 1T
Read:17264 MB/s
Write:13520 MB/s
Copy:18293 MB/s
CPU 4GHz,記憶體1600 CL9-9-9-28 1T
Read:16515 MB/s
Write:14447 MB/s
Copy:18812 MB/s
記憶體頻寬互有輸贏,4GHz @ 1600寫入跟複製比較高。
Nuclearus Multi Core
CPU 3.92GHz,記憶體1870 CL9-10-9-28 1T
24202
CPU 4GHz,記憶體1600 CL9-9-9-28 1T
23548
Nuclearus Multi Core則是3.92GHz @ 1866 獲勝。
CINEBENCH R10
CPU 3.92GHz,記憶體1870 CL9-10-9-28 1T
1 CPU:5538
x CPU:19533
OpenGL:1650
CPU 4GHz,記憶體1600 CL9-9-9-28 1T
1 CPU:5671
x CPU:19934
OpenGL:1674
CINEBENCH R10為4GHz @ 1600獲勝,OpenGL差異甚小。
CINEBENCH R11.5
CPU 3.92GHz,記憶體1870 CL9-10-9-28 1T
OpenGL:25.47 fps
CPU:5.18 pts
CPU 4GHz,記憶體1600 CL9-9-9-28 1T
OpenGL:25.48 fps
CPU:5.29 pts
同R10的結果。
最後燒機一下,證明1.5V是可以100%無錯誤過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