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最近發佈了新系列概念機箱,命名為Core X。以命名來看與先前所推出的Core V系列是有那麼點關係,一樣是簡單素雅的網孔造型為主要外觀設計,不過Core X系列比較四方一點,V系列是邊緣有圓角弧度。Core X目前有三個型號,以支援主板尺寸區分,分別是ITX用的Core X1、M-ATX用的Core X2,以及E-ATX的Core X9,所謂的概念機殼,主要是皆採用主機板平躺式的安裝設計,機殼可堆疊組合,底板與頂部拆裝後可相通,來達到更高的擴充性,當然,前提是要買兩咖。
ITX與M-ATX做成平躺式機殼不是什麼新鮮事,不過E-ATX尺寸的倒是第一次看到。Core X9光是外箱就相當驚人,跟一台小冰箱差不多,重量不含箱子就有17kg。
Tt Core X9 可以支援E-ATX尺寸主機板,採用平躺式的安裝,所以它的形狀比較正方,與一般常見的Full Tower是完全不同。在外箱右側有Tt LCS的Logo,表示針對水冷支援度是相當友善的。另外模組化可拆設計以及堆疊擴充也是主要特色。
Core X9 大部分都是模組化可拆的設計,從外箱背面的分解圖可以看出。
規格表,尺寸為502x380x640mm,有興趣的玩家可以拿尺比畫一下,真的很大。另外風扇與水冷排的支援尺寸皆有清楚標示。CPU散熱器高度可支援25公分,顯卡59公分,PSU 22公分,幾乎市售的高規尺寸都沒問題。
特色說明,支援4個USB3.0、20公分風扇及可拆濾網、3+9模組化硬碟架、ATX電源與DIY水冷支援。敘述的有點輕描淡寫不及X9重點。
Core X9的外型是比較方正,大大的透側加上IO在右邊,看起來真的很像是微波爐之類的家電產品阿XD。比例上看起來似乎不大,但實際上是很大一台。
頂部平坦,有大面積網孔設計。左右兩側板可以依喜好或機殼放置位置來對換。
IO的部份,電源鍵、4個USB 3.0、耳麥孔、重置鍵。
面板是大面積網孔,與V系列是差不多,但造型不太一樣,網孔是磚瓦狀,另外面板上下緣是切直線條,V系列是圓弧收邊。
支援3個5.25吋,在這比例上看起來簡直就是3.5吋...
右側邊是大面積的網孔設計,可以看到有分為上下兩部分,對應機殼內部的分層設計。
網孔內側是有濾網的。
後側可以看出安裝配置的端倪,與一般平躺式的機箱一樣,電源在底部,主機板在上方,擴充卡槽上方有預留兩個水冷走線孔。
電源位置可選,左或右皆可,可依需求變換。
側板與頂蓋的濾網是可方便拆卸,採磁力固定。
從左側安裝平台就可以判斷,整體的空間很大。
安裝平台,可以上E-ATX尺寸沒問題,右側有預留3個走線孔,並襯上橡膠套。
頂部有兩個風扇支架,可以支援8顆12公分或6顆14公分風扇,最大也可以支援2組48公分水冷排。
風扇支架是可以拆卸,兩邊有手轉螺絲固定。
乍看感覺不怎樣,別忘了左側可不是放mini-ITX,而是E-ATX阿。
後側預裝一顆12公分風扇,這部份可以相容14公分尺寸。擴充卡槽有8個,採用手轉螺絲固定,需拆外側檔板。
5.25吋的擴充槽採用免螺絲固定,支架可拆卸,這部份除了相容於5.25吋之外,單槽亦可安裝1顆3.5或2顆2.5吋硬碟(螺絲固定)。
下層有兩組硬碟模組架,共可安裝6顆3.5吋硬碟,也相容於2.5吋。
硬碟托盤兩側按壓可抽出,這個硬碟托盤與一般常見的不太一樣,採橫式放入。
托盤兩側可以打開,方便安裝硬碟,採用卡榫扣住。底部孔位可安裝2.5吋硬碟。
3.5吋硬碟免螺絲安裝,兩側有卡扣固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卡扣可以移到另一邊,也就是硬碟另一向安裝,IO可以換另一邊,配合硬碟架以及走線位置,算是有貼心的設計。
硬碟架可拆下(螺絲固定),拆下之後底部可以看到有兩個風扇支撐架。
風扇的支撐架可以拆下另安裝於側邊,用來支援4顆12公分或3顆14公分風扇,最大可支援48公分水冷排。
風扇的支撐架活用度很高,左右側都可以安裝,兩組也可以分開使用,一組用來支援硬碟架,一組用來安裝風扇或冷排也行。
主機板的安裝底板可拆卸。
主要是底部有硬碟的擴充架,拆下可方便安裝。
擴充架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如下,單一個硬碟架,卡榫固定於底部,硬碟架可以安裝一顆3.5吋或2.5吋硬碟。
這個單一的硬碟架可以安裝於另外一個地方,如下圖。
另一個如下,硬碟盤可安裝兩顆3.5吋硬碟或一顆3.5加上2顆2.5吋硬碟。
下方後側的檔板可用來安裝1顆12或14公分風扇,這位置也可以安裝電源供應器。X9安裝電源的位置有兩個,可依需求選擇。
面板的部份可以拆卸,方式與一般機殼相同,從底部網外側拉出。
5.25吋檔板內側有鋪上濾棉,其餘的部份也有濾網防塵。
下方內側也有大片的濾網,可拆卸,不過並不是模組化,比較麻煩些。
面板內側有預裝1顆20公分風扇。這部份如果不安裝5.25吋支架可以安裝3顆12或2顆14/20公分風扇,亦可支援36公分水冷排。
IO的部份可以換到右側邊。主要是可以配合主機放置的位置,如果是左側靠牆,也沒問題,透側與IO都可以配合。
右側也有預留IO走線孔,不用擔心線材不夠長或卡卡的問題。
5.25吋的支撐架可以拆卸,與Core V系列相同。兩側手轉螺絲轉下即可。
5.25吋支架底部有螺絲孔位,可相容一顆3.5吋與二顆2.5吋硬碟。
底部,有兩大片的可拆濾網,不過非模組化比較可惜。
腳墊厚實。
底板前面是可以拆下,讓下方鏤空,主要是堆疊擴充用,兩台相同的機殼就可以合體,當然,腳墊也可以拆下,也有螺絲可以固定兩台機殼。
實際試裝一下....
電源供應器可選擇左或右側安裝,看使用者如何配置與走線考量。
主機板的安裝底板下方可以安裝1顆3.5或2顆2.5吋硬碟。
位置示意如下。
另一個單一的硬碟架,3.5吋免螺絲安裝,兩側卡扣固定。
單一的硬碟托盤可以安裝於底板另一側底部。就算是兩個硬碟模組與5.25吋全拆下(散熱擴充最佳化),安裝底板下方仍可以支援3顆3.5吋或2顆3.5吋加上2顆2.5吋硬碟。
5.25吋雖然已經是比較少用到的擴充槽,不過也不浪費,可安裝2顆2.5吋硬碟或1顆3.5吋。
硬碟托盤安裝可選擇IO向左或右側。
橫向放入,兩側邊都有鏤空,可以選擇最佳走線位置。
如果硬碟需求沒那麼多,倒是可以把支架拿來安裝水冷或風扇。
安裝使用標準ATX主機板,依常見比例來看,簡直是小板了...
擴充卡安裝,需先從外側拆卸檔片。
標準的長顯卡,27.5公分,這麼寬的空間,看起來感覺是小卡了。
頂部可以安裝4顆12公分風扇,當然直上水冷也是很ok的。
標準的ATX加上長顯卡,一點也不佔空間阿,還相當空曠。
硬碟模組是可以變換位置,兩組也可以分開安裝,或犧牲一組底架拿來支援24公分冷排,另一個安裝硬碟模組使用。
頂部空間很夠,裝上水冷排還是有不少空間,如果是48公分冷排,建議是拆掉第一個5.25吋擴充槽會比較好。
內部空間配置不擁擠,只是機殼相當大就是了...
最後來張完成圖。
小結
Tt Core X9的外型有點素,確定是安全牌,起碼是大部分玩家都能接受的型,不過體積可就不是那麼一回事,它很大,畢竟是E-ATX平躺式機箱,佔地面積比一般Full Tower要寬多了,有意入手的玩家得確保一下體積以及放置問題比較妥當。至於這種體積的機殼擴充性自然不在話下,且Core X9大多是可拆模組配置,自由度是相當高,如硬碟模組、電源可變換位置,底架可側放支援散熱系統,透側與IO甚至可以換到另一側來迎合使用者主機置放位置。散熱的部份擴充性十足,最多可以安裝多達17顆的12公分風扇,且水冷最佳化,能夠迎合目前市售多數水冷系統,可同時安裝三組48公分水冷。另外X9還可以兩咖堆疊使用,雖然是個特點,但基本上要塞滿一咖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ITX與M-ATX做成平躺式機殼不是什麼新鮮事,不過E-ATX尺寸的倒是第一次看到。Core X9光是外箱就相當驚人,跟一台小冰箱差不多,重量不含箱子就有17kg。
Tt Core X9 可以支援E-ATX尺寸主機板,採用平躺式的安裝,所以它的形狀比較正方,與一般常見的Full Tower是完全不同。在外箱右側有Tt LCS的Logo,表示針對水冷支援度是相當友善的。另外模組化可拆設計以及堆疊擴充也是主要特色。
Core X9 大部分都是模組化可拆的設計,從外箱背面的分解圖可以看出。
規格表,尺寸為502x380x640mm,有興趣的玩家可以拿尺比畫一下,真的很大。另外風扇與水冷排的支援尺寸皆有清楚標示。CPU散熱器高度可支援25公分,顯卡59公分,PSU 22公分,幾乎市售的高規尺寸都沒問題。
特色說明,支援4個USB3.0、20公分風扇及可拆濾網、3+9模組化硬碟架、ATX電源與DIY水冷支援。敘述的有點輕描淡寫不及X9重點。
Core X9的外型是比較方正,大大的透側加上IO在右邊,看起來真的很像是微波爐之類的家電產品阿XD。比例上看起來似乎不大,但實際上是很大一台。
頂部平坦,有大面積網孔設計。左右兩側板可以依喜好或機殼放置位置來對換。
IO的部份,電源鍵、4個USB 3.0、耳麥孔、重置鍵。
面板是大面積網孔,與V系列是差不多,但造型不太一樣,網孔是磚瓦狀,另外面板上下緣是切直線條,V系列是圓弧收邊。
支援3個5.25吋,在這比例上看起來簡直就是3.5吋...
右側邊是大面積的網孔設計,可以看到有分為上下兩部分,對應機殼內部的分層設計。
網孔內側是有濾網的。
後側可以看出安裝配置的端倪,與一般平躺式的機箱一樣,電源在底部,主機板在上方,擴充卡槽上方有預留兩個水冷走線孔。
電源位置可選,左或右皆可,可依需求變換。
側板與頂蓋的濾網是可方便拆卸,採磁力固定。
從左側安裝平台就可以判斷,整體的空間很大。
安裝平台,可以上E-ATX尺寸沒問題,右側有預留3個走線孔,並襯上橡膠套。
頂部有兩個風扇支架,可以支援8顆12公分或6顆14公分風扇,最大也可以支援2組48公分水冷排。
風扇支架是可以拆卸,兩邊有手轉螺絲固定。
乍看感覺不怎樣,別忘了左側可不是放mini-ITX,而是E-ATX阿。
後側預裝一顆12公分風扇,這部份可以相容14公分尺寸。擴充卡槽有8個,採用手轉螺絲固定,需拆外側檔板。
5.25吋的擴充槽採用免螺絲固定,支架可拆卸,這部份除了相容於5.25吋之外,單槽亦可安裝1顆3.5或2顆2.5吋硬碟(螺絲固定)。
下層有兩組硬碟模組架,共可安裝6顆3.5吋硬碟,也相容於2.5吋。
硬碟托盤兩側按壓可抽出,這個硬碟托盤與一般常見的不太一樣,採橫式放入。
托盤兩側可以打開,方便安裝硬碟,採用卡榫扣住。底部孔位可安裝2.5吋硬碟。
3.5吋硬碟免螺絲安裝,兩側有卡扣固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卡扣可以移到另一邊,也就是硬碟另一向安裝,IO可以換另一邊,配合硬碟架以及走線位置,算是有貼心的設計。
硬碟架可拆下(螺絲固定),拆下之後底部可以看到有兩個風扇支撐架。
風扇的支撐架可以拆下另安裝於側邊,用來支援4顆12公分或3顆14公分風扇,最大可支援48公分水冷排。
風扇的支撐架活用度很高,左右側都可以安裝,兩組也可以分開使用,一組用來支援硬碟架,一組用來安裝風扇或冷排也行。
主機板的安裝底板可拆卸。
主要是底部有硬碟的擴充架,拆下可方便安裝。
擴充架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如下,單一個硬碟架,卡榫固定於底部,硬碟架可以安裝一顆3.5吋或2.5吋硬碟。
這個單一的硬碟架可以安裝於另外一個地方,如下圖。
另一個如下,硬碟盤可安裝兩顆3.5吋硬碟或一顆3.5加上2顆2.5吋硬碟。
下方後側的檔板可用來安裝1顆12或14公分風扇,這位置也可以安裝電源供應器。X9安裝電源的位置有兩個,可依需求選擇。
面板的部份可以拆卸,方式與一般機殼相同,從底部網外側拉出。
5.25吋檔板內側有鋪上濾棉,其餘的部份也有濾網防塵。
下方內側也有大片的濾網,可拆卸,不過並不是模組化,比較麻煩些。
面板內側有預裝1顆20公分風扇。這部份如果不安裝5.25吋支架可以安裝3顆12或2顆14/20公分風扇,亦可支援36公分水冷排。
IO的部份可以換到右側邊。主要是可以配合主機放置的位置,如果是左側靠牆,也沒問題,透側與IO都可以配合。
右側也有預留IO走線孔,不用擔心線材不夠長或卡卡的問題。
5.25吋的支撐架可以拆卸,與Core V系列相同。兩側手轉螺絲轉下即可。
5.25吋支架底部有螺絲孔位,可相容一顆3.5吋與二顆2.5吋硬碟。
底部,有兩大片的可拆濾網,不過非模組化比較可惜。
腳墊厚實。
底板前面是可以拆下,讓下方鏤空,主要是堆疊擴充用,兩台相同的機殼就可以合體,當然,腳墊也可以拆下,也有螺絲可以固定兩台機殼。
實際試裝一下....
電源供應器可選擇左或右側安裝,看使用者如何配置與走線考量。
主機板的安裝底板下方可以安裝1顆3.5或2顆2.5吋硬碟。
位置示意如下。
另一個單一的硬碟架,3.5吋免螺絲安裝,兩側卡扣固定。
單一的硬碟托盤可以安裝於底板另一側底部。就算是兩個硬碟模組與5.25吋全拆下(散熱擴充最佳化),安裝底板下方仍可以支援3顆3.5吋或2顆3.5吋加上2顆2.5吋硬碟。
5.25吋雖然已經是比較少用到的擴充槽,不過也不浪費,可安裝2顆2.5吋硬碟或1顆3.5吋。
硬碟托盤安裝可選擇IO向左或右側。
橫向放入,兩側邊都有鏤空,可以選擇最佳走線位置。
如果硬碟需求沒那麼多,倒是可以把支架拿來安裝水冷或風扇。
安裝使用標準ATX主機板,依常見比例來看,簡直是小板了...
擴充卡安裝,需先從外側拆卸檔片。
標準的長顯卡,27.5公分,這麼寬的空間,看起來感覺是小卡了。
頂部可以安裝4顆12公分風扇,當然直上水冷也是很ok的。
標準的ATX加上長顯卡,一點也不佔空間阿,還相當空曠。
硬碟模組是可以變換位置,兩組也可以分開安裝,或犧牲一組底架拿來支援24公分冷排,另一個安裝硬碟模組使用。
頂部空間很夠,裝上水冷排還是有不少空間,如果是48公分冷排,建議是拆掉第一個5.25吋擴充槽會比較好。
內部空間配置不擁擠,只是機殼相當大就是了...
最後來張完成圖。
小結
Tt Core X9的外型有點素,確定是安全牌,起碼是大部分玩家都能接受的型,不過體積可就不是那麼一回事,它很大,畢竟是E-ATX平躺式機箱,佔地面積比一般Full Tower要寬多了,有意入手的玩家得確保一下體積以及放置問題比較妥當。至於這種體積的機殼擴充性自然不在話下,且Core X9大多是可拆模組配置,自由度是相當高,如硬碟模組、電源可變換位置,底架可側放支援散熱系統,透側與IO甚至可以換到另一側來迎合使用者主機置放位置。散熱的部份擴充性十足,最多可以安裝多達17顆的12公分風扇,且水冷最佳化,能夠迎合目前市售多數水冷系統,可同時安裝三組48公分水冷。另外X9還可以兩咖堆疊使用,雖然是個特點,但基本上要塞滿一咖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