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破土新星:NOVA Extreme 中塔機殼
シンプルで大きく広がるアクリルサイドパネル、
コンパクトな内装でも、HDD容量はパチリ。
なによりその値段も手頃、逃せぬ新星:BitFenix NOVA Extreme。
午安,這裡是佐鳥かなこ,在年假尾巴的那幾天,大家都在忙些什麼呢?是把握最後的周末出外走春,還是參與那(可憎的)西洋節慶呢?至於佐鳥嘛... ... 不會讓各位失望的,是在南台灣的角落努力開箱(๑•̀ㅂ•́)و✧
這一次使用了一批比較懷舊的零組件,同時也預定要進行水冷改裝,假如佐鳥有空閒的話,不久之後各位還會再看到她吧。
BitFenix一直的產品設計以來簡潔俐落,適合裝機之外,對組裝者來說則是隱藏著更高的可玩性。這次為各位帶來的是視覺效果至上的BitFenix社所推出的大透側中塔機殼:NOVA Extreme,除了穿透性十足的側板之外,首先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其瞄準的千元價格帶了。
此外,為了與國外市場的同款產品做出區隔,在台灣上市的NOVA Extreme變更了硬碟區的設計仕樣,提供台灣的玩家更便利的硬碟快拆架。雖然立意良善,結果上帶來了什麼影響… … 就讓我們繼續讀下去吧。
壹、外觀與配件
NOVA Extreme機殼共有黑白兩色,屬於1大4小3 SSD的雙USB3.0下置電源中塔機殼,容納顯卡最大長度為32公分、散熱器高16公分。
環保包裝上下施以飛白,透過3D透視圖畫上NOVA Extreme的外型。背面則標註其相容性,共能安裝3顆SSD、4顆3.5吋硬碟(向下相容),具有三處風扇安裝位、並內建兩顆12公分風扇。此外,原則上也支援12公分水冷排的安裝。
正面板以乾淨的全片面板搭配小倒角的I/O區塊,並在正面兩側劃出弧線、覆蓋沖孔網作為正面進風口,走的是靜音機殼路線的簡潔風格
I/O包含雙USB3.0,電源鍵設置在中央、右側則為重啟鈕。
左側板是大面積的側透,遮蔽了硬碟區之外,主機板區域一覽無遺,非常適合硬體玩家用於武力展示。
背面有預留三個水冷孔,下方搭配七組一次性PCI檔板,風扇孔與PCI側邊則是蜂巢沖孔。
機殼底部是電源的進風區,有可抽換的防塵濾網算是加分,不過四個腳墊卻是使用泡棉材質。
將手鎖螺絲卸下即可取下兩側版,不過側板的拆裝需要多費點勁從上下用推的。
雖然NOVA Extreme的鈑金給人輕薄的感覺,不過兩側版測量厚度為0.6mm,主結構則有0.7mm,並不會有爆龜或是莫名凸起的狀況。
機殼內部空間一覽,支援標準ATX主機板、7組PCI插槽、最長22公分的大型電源,前半部分則是3個5.25吋孔位和硬碟區。後方則是預裝好的12公分藍光霧面風扇,可以使用小3pin或是大4pin供電。
硬碟安裝區域都附有簡易的快拆架,然而5.25吋只有中間一組可以安裝光碟機,另外兩組則需要另外搭配轉接架才能用於安裝硬碟等等。
背部空間,當然背板有開出安裝散熱器和4pin走線用的開口,儘管這孩子不適合走背線,背線開孔及綁線勾還是沒有少。
背板空間為6mm,只能容許一兩條線通過。因此,如果希望走背線的玩家,就得要使用延長線或是選擇扁線形式的電源了。
前半部內凹的整線橋則有稍微多一些的空間可供24pin電源線和19pin線穿過,不過走線空間依然比較侷限。
從底下往外扳即可取下面板,面板底部是風扇的安裝位,可以容納兩顆12公分風扇,並且已經預裝了一組。
I/O部分是直接與前面板結合,這樣的設計雖然容易在拆裝的時候傷到線材,不過一般人也不會頻繁拆裝面板就是。另外線材部分全部使用黑色,這點非常令人欣慰。
配件部分包含安裝說明書,以及各式螺絲和蜂鳴器… … 到底為什麼機殼會附蜂鳴器,佐鳥至今一直覺得是個謎。黑化螺絲好評,但數量給得不是很大方,PCI裝置或硬碟較多的玩家肯定得另外準備,特別的是有8根用於安裝風扇的長螺絲,可惜的是他們完全不能用(facepalm
貳、安裝平台
武力展示,組裝平台為 ASUS Striker II Extreme 775主機板搭配X5460,8G Ram、128G SSD。顯示卡部分是撼訊7850PCS+,電源供應器以 Aerocool XPredator 500G挑起大樑。當然,水冷是必須的,本次計畫讓手邊的 SilverStone TD02水冷散熱器復活,組成半一體式的水冷系統。
決定採用775平台,除了之前的改裝經驗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入手了這張主機板了。作為水冷主機板的先驅,ASUS Striker II Extreme完全地激起了佐鳥心中那種懷舊的情緒。
顯示卡部分原本另有安排,不過遲遲沒有送到,於是便使用7850PCS+暫代。
電源是Aerocool舉辦的抽獎活動中獲得的平價金牌電源:XPredator 500G。
單路12V、最高輸出492W,無模組化,線材也是傳統的包網設計、相對的售價則頗為親民。
散熱器方面,由於有進行水冷改裝的預定,本次的試組裝也會以水冷為前提、安裝冷頭與冷排。值得一提的是,也搭配了華碩早期主板的VRM選配風扇。

シンプルで大きく広がるアクリルサイドパネル、
コンパクトな内装でも、HDD容量はパチリ。
なによりその値段も手頃、逃せぬ新星:BitFenix NOVA Extreme。
午安,這裡是佐鳥かなこ,在年假尾巴的那幾天,大家都在忙些什麼呢?是把握最後的周末出外走春,還是參與那(可憎的)西洋節慶呢?至於佐鳥嘛... ... 不會讓各位失望的,是在南台灣的角落努力開箱(๑•̀ㅂ•́)و✧
這一次使用了一批比較懷舊的零組件,同時也預定要進行水冷改裝,假如佐鳥有空閒的話,不久之後各位還會再看到她吧。

BitFenix一直的產品設計以來簡潔俐落,適合裝機之外,對組裝者來說則是隱藏著更高的可玩性。這次為各位帶來的是視覺效果至上的BitFenix社所推出的大透側中塔機殼:NOVA Extreme,除了穿透性十足的側板之外,首先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其瞄準的千元價格帶了。
此外,為了與國外市場的同款產品做出區隔,在台灣上市的NOVA Extreme變更了硬碟區的設計仕樣,提供台灣的玩家更便利的硬碟快拆架。雖然立意良善,結果上帶來了什麼影響… … 就讓我們繼續讀下去吧。
壹、外觀與配件
NOVA Extreme機殼共有黑白兩色,屬於1大4小3 SSD的雙USB3.0下置電源中塔機殼,容納顯卡最大長度為32公分、散熱器高16公分。

環保包裝上下施以飛白,透過3D透視圖畫上NOVA Extreme的外型。背面則標註其相容性,共能安裝3顆SSD、4顆3.5吋硬碟(向下相容),具有三處風扇安裝位、並內建兩顆12公分風扇。此外,原則上也支援12公分水冷排的安裝。

正面板以乾淨的全片面板搭配小倒角的I/O區塊,並在正面兩側劃出弧線、覆蓋沖孔網作為正面進風口,走的是靜音機殼路線的簡潔風格

I/O包含雙USB3.0,電源鍵設置在中央、右側則為重啟鈕。

左側板是大面積的側透,遮蔽了硬碟區之外,主機板區域一覽無遺,非常適合硬體玩家用於武力展示。

背面有預留三個水冷孔,下方搭配七組一次性PCI檔板,風扇孔與PCI側邊則是蜂巢沖孔。

機殼底部是電源的進風區,有可抽換的防塵濾網算是加分,不過四個腳墊卻是使用泡棉材質。

將手鎖螺絲卸下即可取下兩側版,不過側板的拆裝需要多費點勁從上下用推的。

雖然NOVA Extreme的鈑金給人輕薄的感覺,不過兩側版測量厚度為0.6mm,主結構則有0.7mm,並不會有爆龜或是莫名凸起的狀況。

機殼內部空間一覽,支援標準ATX主機板、7組PCI插槽、最長22公分的大型電源,前半部分則是3個5.25吋孔位和硬碟區。後方則是預裝好的12公分藍光霧面風扇,可以使用小3pin或是大4pin供電。

硬碟安裝區域都附有簡易的快拆架,然而5.25吋只有中間一組可以安裝光碟機,另外兩組則需要另外搭配轉接架才能用於安裝硬碟等等。

背部空間,當然背板有開出安裝散熱器和4pin走線用的開口,儘管這孩子不適合走背線,背線開孔及綁線勾還是沒有少。

背板空間為6mm,只能容許一兩條線通過。因此,如果希望走背線的玩家,就得要使用延長線或是選擇扁線形式的電源了。

前半部內凹的整線橋則有稍微多一些的空間可供24pin電源線和19pin線穿過,不過走線空間依然比較侷限。

從底下往外扳即可取下面板,面板底部是風扇的安裝位,可以容納兩顆12公分風扇,並且已經預裝了一組。

I/O部分是直接與前面板結合,這樣的設計雖然容易在拆裝的時候傷到線材,不過一般人也不會頻繁拆裝面板就是。另外線材部分全部使用黑色,這點非常令人欣慰。

配件部分包含安裝說明書,以及各式螺絲和蜂鳴器… … 到底為什麼機殼會附蜂鳴器,佐鳥至今一直覺得是個謎。黑化螺絲好評,但數量給得不是很大方,PCI裝置或硬碟較多的玩家肯定得另外準備,特別的是有8根用於安裝風扇的長螺絲,可惜的是他們完全不能用(facepalm
貳、安裝平台

武力展示,組裝平台為 ASUS Striker II Extreme 775主機板搭配X5460,8G Ram、128G SSD。顯示卡部分是撼訊7850PCS+,電源供應器以 Aerocool XPredator 500G挑起大樑。當然,水冷是必須的,本次計畫讓手邊的 SilverStone TD02水冷散熱器復活,組成半一體式的水冷系統。

決定採用775平台,除了之前的改裝經驗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入手了這張主機板了。作為水冷主機板的先驅,ASUS Striker II Extreme完全地激起了佐鳥心中那種懷舊的情緒。

顯示卡部分原本另有安排,不過遲遲沒有送到,於是便使用7850PCS+暫代。

電源是Aerocool舉辦的抽獎活動中獲得的平價金牌電源:XPredator 500G。

單路12V、最高輸出492W,無模組化,線材也是傳統的包網設計、相對的售價則頗為親民。

散熱器方面,由於有進行水冷改裝的預定,本次的試組裝也會以水冷為前提、安裝冷頭與冷排。值得一提的是,也搭配了華碩早期主板的VRM選配風扇。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