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介紹一下這棵電源供應器, 它是一棵由台達代工, 掛上Antec 的品牌的850W 電源供應器. 平均使用寿命超過十萬小時, 擁有80plus 銅牌認證, 在20% 50% 80% 輪出時均達到82%以上的轉換效率.
輸出方面是四組12V 設計, 12V總輸出達65A. 值得一提的是它採用了全12V輸出再以DC to DC轉換的方法, 用VRM再把12V 轉為3.3V 及 5V.
雖然它是一棵剛剛才上市的新設計, 但這次Signature 系列卻比較傳統及保守. 沒有12CM/14CM的散熱風扇, 負責散熱的只有一棵8CM風扇, 也只有小部分的線材使用模組化設計. 電源主體長度達到180公分, 外觀設計極為低調. 這樣的設計令人想起新巨和PC Power & Cooling.
每個Signature電源供應器都附有一張這樣的測試報告, 新巨和PC Power & Cooling也帶有頪似的證書.
線材及內部用料:
在線材的安排上個人覺得它是頗有心思的. 首先是長度合適, EPS 8pin和 P4 12V 4pin 這兩條線都夠長, 就算把電源放在體積較大的機箱底部也不用怕不夠長. 另外, 設計師安排把最常用的6條線掛在主體上, 其他只有少數玩家才會用到的則安排成模組化.
模組線材方面, 廠方提供了超過模組數目的線材讓用家自由選配. 用家可以選擇插上兩條SATA, 兩條Molex, 又或者是SATA及Molex 各一.
對我這樣的一個只使用一張8800GT顯卡及三隻硬碟的普通用家來說, 使用電源帶的線材就已經洽到好處, 估計只有在使用超過5隻硬碟或兩張4870X2 CF/ GTX280 SLI的情況下, 才有機會要再加模組線材.
電源上本身帶有的線材
模組化線材
構造上, 台達這次採用了兩層線路板的設計, 把一次及二次輸出分別放置在上下兩層, 據說這個設計是為了加強對流. 配以一把置於尾部的8CM風扇, 使空氣可以通過整個電源供應器每個部分後再在尾部排出, 不會出現風扇放在底部時氣流走捷徑由風口直接排出的情況.
用料方面
主APFC 電容使用兩顆Rubycon 390µF 450V 105°C, 二次輸出使用多顆Nippon Chemicon 105°C 電容, 除電容外其他如零件看上去質數也相當不錯, 據國外綱站(e.g. Anandtech, silentpcreview, enthusiast.hardocp.com ... etc)的資料, 這顆電源的選料品質相當優異. (右面紅色的兩顆為PCIE電源插頭, 而黑色的兩顆是12V3 用插頭家可以選擇插上兩條SATA, 兩條Molex, 又或者是SATA及Molex 各一.)
輸出品質
國外的測試幾乎都指Signature 850W的輸出品質及穩定性非常之高. 下面是OCCT的結果.
一小時的結果
八小時的結果
電源供應器其實跟其他很多硬件一樣, 都是在不斷的推陳出新的. 新技術, 新標準不斷出現. 這顆Signature 850W 除了高品質及轉換效率高之外, 還加入了不少的創新呢.;face12;
輸出方面是四組12V 設計, 12V總輸出達65A. 值得一提的是它採用了全12V輸出再以DC to DC轉換的方法, 用VRM再把12V 轉為3.3V 及 5V.
雖然它是一棵剛剛才上市的新設計, 但這次Signature 系列卻比較傳統及保守. 沒有12CM/14CM的散熱風扇, 負責散熱的只有一棵8CM風扇, 也只有小部分的線材使用模組化設計. 電源主體長度達到180公分, 外觀設計極為低調. 這樣的設計令人想起新巨和PC Power & Cooling.
![IMG_5883.jpg](http://i458.photobucket.com/albums/qq302/pang0011/IMG_5883.jpg)
每個Signature電源供應器都附有一張這樣的測試報告, 新巨和PC Power & Cooling也帶有頪似的證書.
![IMG_5937.jpg](http://i458.photobucket.com/albums/qq302/pang0011/IMG_5937.jpg)
線材及內部用料:
在線材的安排上個人覺得它是頗有心思的. 首先是長度合適, EPS 8pin和 P4 12V 4pin 這兩條線都夠長, 就算把電源放在體積較大的機箱底部也不用怕不夠長. 另外, 設計師安排把最常用的6條線掛在主體上, 其他只有少數玩家才會用到的則安排成模組化.
模組線材方面, 廠方提供了超過模組數目的線材讓用家自由選配. 用家可以選擇插上兩條SATA, 兩條Molex, 又或者是SATA及Molex 各一.
對我這樣的一個只使用一張8800GT顯卡及三隻硬碟的普通用家來說, 使用電源帶的線材就已經洽到好處, 估計只有在使用超過5隻硬碟或兩張4870X2 CF/ GTX280 SLI的情況下, 才有機會要再加模組線材.
電源上本身帶有的線材
![PSUcopy.jpg](http://i458.photobucket.com/albums/qq302/pang0011/PSUcopy.jpg)
模組化線材
![Cable.jpg](http://i458.photobucket.com/albums/qq302/pang0011/Cable.jpg)
構造上, 台達這次採用了兩層線路板的設計, 把一次及二次輸出分別放置在上下兩層, 據說這個設計是為了加強對流. 配以一把置於尾部的8CM風扇, 使空氣可以通過整個電源供應器每個部分後再在尾部排出, 不會出現風扇放在底部時氣流走捷徑由風口直接排出的情況.
用料方面
主APFC 電容使用兩顆Rubycon 390µF 450V 105°C, 二次輸出使用多顆Nippon Chemicon 105°C 電容, 除電容外其他如零件看上去質數也相當不錯, 據國外綱站(e.g. Anandtech, silentpcreview, enthusiast.hardocp.com ... etc)的資料, 這顆電源的選料品質相當優異. (右面紅色的兩顆為PCIE電源插頭, 而黑色的兩顆是12V3 用插頭家可以選擇插上兩條SATA, 兩條Molex, 又或者是SATA及Molex 各一.)
![800_comp.jpg](http://i458.photobucket.com/albums/qq302/pang0011/800_comp.jpg)
輸出品質
國外的測試幾乎都指Signature 850W的輸出品質及穩定性非常之高. 下面是OCCT的結果.
一小時的結果
![2008-10-25-19h12-Volt12.jpg](http://i458.photobucket.com/albums/qq302/pang0011/2008-10-25-19h12-Volt12.jpg)
![2008-10-25-19h12-Volt3.jpg](http://i458.photobucket.com/albums/qq302/pang0011/2008-10-25-19h12-Volt3.jpg)
![2008-10-25-19h12-Volt5.jpg](http://i458.photobucket.com/albums/qq302/pang0011/2008-10-25-19h12-Volt5.jpg)
八小時的結果
![2008-11-13-08h13-Volt12.jpg](http://i458.photobucket.com/albums/qq302/pang0011/2008-11-13-08h13-Volt12.jpg)
![2008-11-13-08h13-Volt3.jpg](http://i458.photobucket.com/albums/qq302/pang0011/2008-11-13-08h13-Volt3.jpg)
![2008-11-13-08h13-Volt5.jpg](http://i458.photobucket.com/albums/qq302/pang0011/2008-11-13-08h13-Volt5.jpg)
電源供應器其實跟其他很多硬件一樣, 都是在不斷的推陳出新的. 新技術, 新標準不斷出現. 這顆Signature 850W 除了高品質及轉換效率高之外, 還加入了不少的創新呢.;face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