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器 AMD Zen6 每 CCD 更多核心、雙 IMC 設計

soothepain

full loading
已加入
9/17/03
訊息
21,936
互動分數
1,971
點數
113
網站
www.coolaler.com
根據來源消息稱,AMD 下一代 Zen 6 架構桌上型處理器的相關技術細節已經浮出水面。雖然 AMD 官方目前對 Zen 6 架構的資訊仍十分有限,僅透露過 EPYC Venice 系列將採用該架構,不過根據消息指出,Zen 6 工程樣品已經開始分發至合作夥伴與主機板廠商手中,相關支援也已加入 AIDA64。

AMD-ZEN6-1.jpg


Zen 6 採漸進式升級​

根據曝光的說法,Zen 6 將延續 Zen 5 的整體設計,屬於演進型升級而非完全重構。不過在 CCD(核心複合體)設計上將有顯著變化。過往爆料顯示,Zen 6 的 CCD 將分為「Classic」與「Dense」兩種配置,分別可達最多 12 核心與 16 核心,同時每個 CCD 的快取容量也提升至 48MB。


改採「雙 IMC」設計​

另一項重大變革是記憶體控制器(IMC)。Zen 6 將採用雙 IMC 設計,雖然記憶體通道數仍維持雙通道配置,但底層架構將有所改良。這也符合 AM5 主機板持續支援未來 Ryzen 處理器的趨勢,因此並不會導入四通道記憶體支援。

至於超頻相關的 Boost 演算法與 Curve Optimizer,Zen 6 預期不會有重大調整,僅會進行小幅更新,不影響現有如 Hydra 等調校工具的使用。

AMD Zen 6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可能帶來的改進包括:​

  • IPC(每時脈指令)雙位數百分比提升
  • 核心與執行緒數擴增(可能最高至 24 核 / 48 線程)
  • 改良製程下的更高時脈速度
  • 更大快取容量(單個 CCD 可達 48MB)
  • 最多 2 顆 CCD 與 1 顆 IOD(輸出輸入晶片)組合
  • 更高 DDR5 記憶體頻率支援
  • 雙 IMC 設計(仍維持雙通道配置)
  • TDP 熱功耗維持相似水平
若 AMD 採用兩顆 12 核 CCD,整體核心數將達 24 核,若進一步選擇使用兩顆 16 核的 Zen 6C 晶片,甚至可能觸及 32 或 64 核的架構,進一步向高效能密集運算市場拓展。不排除未來可能針對 AM5 平台推出具類 EPYC 架構的主流高核心處理器。

搭配最多 96MB 快取(或未來 X3D 版本達 192MB),即便是 24 核 48 線程的組合也已具備十足吸引力。


預計 2026 年中至年底推出​

根據目前預測,Zen 6 架構的 Ryzen 桌上型處理器將於 2026 年中至年底問世,屆時將與 Intel 預計推出的 52 核 Nova Lake-S 處理器正面對決。Zen6 將會延續使用 AM5 平台,至於桌面型號會不會延續下去 Ryzen 10000 系列為命名還不好說,畢竟現在的筆電已經再次致敬對手改為三碼 Ryzen AI 300 。





來源
 
單一CCD所擁有的核心數倍增理論上記憶體通道數也要倍增才不會產生性能瓶頸 但上面卻說將會維持雙通道設計....? 這樣是要怎麼吸引消費者購買? 可以確定的是下一代AM5處理器上市肯定會再推出新的AM5主板 可能要新的主板才能發揮ZEN6處理器單CCD16核心的完整性能 至於600與800主板就只是能跑能上新處理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