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在舊金山會議上公布了 Zen 處理器的架構,不過整體來看主要還是特點介紹,
畢竟 Zen 還未到正式發布的時間,除了特點之外,AMD 也透漏了 Zen 的效能,
同頻率下與 Broadwell-E 處理器是可以一戰。
效能的部分,在會議現場 AMD 運行了一段遊戲,不過看不出什麼具體效能,
值得注意的是 AMD 還對比了與 Broadwell-E 處理器的多線程渲染效能,
二者都是8C/16T,AMD 的ES版頻率是2.8-3.2GHz,
這裡用的Broadwell-E應該是Core i7 -6900K了,只有它是8C/16T的,頻率3.2-3.7GHz。
現場對比測試中,雙方都是統一3GHz運行,
結果是 Zen 完成渲染時間比 Broadwell-E 略快(視頻中差距非常小),
由此可見 Zen 處理器的性能還是值得期待的。
[video=youtube;oQS8s7TOXs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QS8s7TOXsE[/video]
這也是先前 AMD 鎖發布的效能比,到了 Zen 架構上,AMD 處理器效能大躍進,
相比 Excavator 架構,Zen 處理器的IPC(每指令周期)效能提升了40%以上。
Zen處理器主要架構改進如下:
此外,從桌面版Summit Ridge處理器開始,包括第七代APU在內,
AMD處理器都會統一到AM4插槽,新一代芯片組會支持領先的USB、圖形、數據及其他I/O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Zen架構現在已經不是AMD最先進的架構了,
他們還開發了性能更強的Zen+架構,基於Zen架構修改優化。
Zen處理器架構改進之性能:單線程性能大幅提升
作為 AMD 重返伺服器市場的籌碼,Zen 處理器設計的第一個重點就是性能提升,
為此 AMD 針對 Zen 內核做瞭如下改動:
AMD的推土機採用的是物理多核模塊化設計,雖然理念很好,但是現實很殘酷,
最終性能表現不盡如人意,因此在Zen架構上AMD回歸了傳統的SMT同步多線程架構,
每個核心支持2個線程,類似Intel的HT超線程技術,但雙方的實現方式肯定不一樣。
Zen 處理器的一些架構改進,其中就有快取系統重新設計,
AMD 顯著增強了預讀器性能,L2快取容量提升到512KB,8-Way陣列,
L1指令快取64KB,4-Way陣列,L1數據快取32KB,8-Way陣列,
另外還有8MB L3快取,最終每個核心的快取帶寬是之前的5倍,大大提高了吞吐率。
Zen 處理器架構改進之能效:14nm製程、低功耗管理
AMD 的推土機架構吃虧的地方還有製程製程,32nm SOI製程已經落伍了,
不過 Zen 處理器將會升級到14nm FinFET製程,而且還使用更多低功耗管理技術。
半導體製程對處理器功耗的改進是最直接、最明顯的了,
AMD 的FX、APU目前還在用32nm、28nm製程,
而 Zen 處理器則會升級到14nm FinFET製程,雖然 AMD 沒明確提及,
但該製程應該就是 GlobalFoundries 的14nm LPP高性能製程了,與 Polaris 顯卡相同。
低功耗管理技術
Zen 處理器在低功耗管理上也有所改進,包括使用更激進的時鐘柵極以控制不同區域,
其他還有L1快取寫回、更大的微操作快取、堆棧引擎、移動消除等降低功耗的設計。
上市時間
最後就是 Zen 處理器的上市時間了,早前 AMD 一直在強調今年底會在桌面首發,
但從這次會議來看,桌面版 Summit Ridge 處理器已經延期到2017年早些時候,
32核64線程的 Naples 伺服器版 Zen 則會在2017年Q2季度問世。
來源:http://www.expreview.com/48948-all.html
畢竟 Zen 還未到正式發布的時間,除了特點之外,AMD 也透漏了 Zen 的效能,
同頻率下與 Broadwell-E 處理器是可以一戰。
效能的部分,在會議現場 AMD 運行了一段遊戲,不過看不出什麼具體效能,
值得注意的是 AMD 還對比了與 Broadwell-E 處理器的多線程渲染效能,
二者都是8C/16T,AMD 的ES版頻率是2.8-3.2GHz,
這裡用的Broadwell-E應該是Core i7 -6900K了,只有它是8C/16T的,頻率3.2-3.7GHz。
現場對比測試中,雙方都是統一3GHz運行,
結果是 Zen 完成渲染時間比 Broadwell-E 略快(視頻中差距非常小),
由此可見 Zen 處理器的性能還是值得期待的。
[video=youtube;oQS8s7TOXs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QS8s7TOXsE[/video]
這也是先前 AMD 鎖發布的效能比,到了 Zen 架構上,AMD 處理器效能大躍進,
相比 Excavator 架構,Zen 處理器的IPC(每指令周期)效能提升了40%以上。
Zen處理器主要架構改進如下:
- SMT多線程,每個核心可支持2個線程
- 8MB L3快取
- 容量更大、更統一的L2快取
- 微操作快取(Micro-op Cache)
- 具備2個AES加密單元
- 高能效 FinFET 製程
此外,從桌面版Summit Ridge處理器開始,包括第七代APU在內,
AMD處理器都會統一到AM4插槽,新一代芯片組會支持領先的USB、圖形、數據及其他I/O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Zen架構現在已經不是AMD最先進的架構了,
他們還開發了性能更強的Zen+架構,基於Zen架構修改優化。
Zen處理器架構改進之性能:單線程性能大幅提升
作為 AMD 重返伺服器市場的籌碼,Zen 處理器設計的第一個重點就是性能提升,
為此 AMD 針對 Zen 內核做瞭如下改動:
- 增強了分支預測單元選擇正確指令的能力
- 為了提高操作發射效率,增加了微操作快取
- 指令調度窗口增加了75%
- 發射帶寬及執行單元資源提升50%
- Zen處理器架構改進之吞吐率:SMT多線程回歸
- 支持SMT多線程
AMD的推土機採用的是物理多核模塊化設計,雖然理念很好,但是現實很殘酷,
最終性能表現不盡如人意,因此在Zen架構上AMD回歸了傳統的SMT同步多線程架構,
每個核心支持2個線程,類似Intel的HT超線程技術,但雙方的實現方式肯定不一樣。
- 高帶寬、低延遲快取系統
Zen 處理器的一些架構改進,其中就有快取系統重新設計,
AMD 顯著增強了預讀器性能,L2快取容量提升到512KB,8-Way陣列,
L1指令快取64KB,4-Way陣列,L1數據快取32KB,8-Way陣列,
另外還有8MB L3快取,最終每個核心的快取帶寬是之前的5倍,大大提高了吞吐率。
Zen 處理器架構改進之能效:14nm製程、低功耗管理
AMD 的推土機架構吃虧的地方還有製程製程,32nm SOI製程已經落伍了,
不過 Zen 處理器將會升級到14nm FinFET製程,而且還使用更多低功耗管理技術。
半導體製程對處理器功耗的改進是最直接、最明顯的了,
AMD 的FX、APU目前還在用32nm、28nm製程,
而 Zen 處理器則會升級到14nm FinFET製程,雖然 AMD 沒明確提及,
但該製程應該就是 GlobalFoundries 的14nm LPP高性能製程了,與 Polaris 顯卡相同。
低功耗管理技術
Zen 處理器在低功耗管理上也有所改進,包括使用更激進的時鐘柵極以控制不同區域,
其他還有L1快取寫回、更大的微操作快取、堆棧引擎、移動消除等降低功耗的設計。
上市時間
最後就是 Zen 處理器的上市時間了,早前 AMD 一直在強調今年底會在桌面首發,
但從這次會議來看,桌面版 Summit Ridge 處理器已經延期到2017年早些時候,
32核64線程的 Naples 伺服器版 Zen 則會在2017年Q2季度問世。
來源:http://www.expreview.com/48948-all.html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