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出了一款新的顯卡散熱器
取名為Spitfire,應該可以翻為"超級火力"
體型很大...效能應該也很強是吧....
就讓543來給他測試看看,Spitfire到底有多少能耐...
外盒包裝依舊如以往
依舊是台灣製造
和12公分風扇相比,就知道其盒子有多大了...
直接取出Spitfire亮相,鰭片之間有海綿墊、保麗龍做為保護
安裝使用時,物必取下
共六根6mm熱導管
接觸面的加工情況
熱導管與底座及鰭片的接合情況
再來看看Spitfire站裡起來的英姿
另一個角度
說明書共有三張,安裝時有需要先看過一次
所有的零配件
再來看看安裝於4850上的情況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920 @ 4Ghz
MB:DFI LANParty DK X58-T3eH6
RAM:KHX16000D3ULT1K3 DDR1600 CL8 1G*3
VGA:MSI 4850 512M OCSP 700/1200 MHz
POWER:SilverStone OP750
散熱風扇:ADDA 2500轉 PWM
小正義火紅裸測平台
測試軟體:
CPU-Z
FurMark
Rivatuner
對照組先上
MSI 4850 512M OCSP 原廠散熱器,風扇全速運作
執行FurMark五分鐘,解析度2560*2048 8xAA
接著MSI 4850 512M OCSP+Spitfire+高爾夫二代 14CM 900RPM
懶得研究如何裝支撐架,所以先用菸盒支撐。
同樣執行FurMark五分鐘,解析度2560*2048 8xAA
整理過後的溫度差異表
結論:
1. 在下當初測過MSI 4850 512M OCSP後,對其散熱器表現已相當滿意
不過上了Spitfire,情況更是優異,燒機溫度差異將近10度。
2. Spitfire在安裝於顯卡時,沒有太多的問題,用於裸測也沒有問題,
不過眼尖的朋友一定看出了,如果要裝於機殼之中,肯定有很大的問題。
如果Spitfire的安裝方向如在下的一樣,安裝機殼肯定會卡到機殼底部,
如果反向安裝,則CPU散熱器絕對不能安裝塔型,連9公分級的塔型應該都不能裝。
3.價位方面,有點高貴。
4.由於散熱鰭片轉90度,所以顯卡上的記憶體、供電模組散熱相對散熱需要注意
5.如果順利安裝於機殼內,應該可以利用機殼測板的排風孔排出熱氣
但先決條件是機殼也要夠寬。
取名為Spitfire,應該可以翻為"超級火力"
體型很大...效能應該也很強是吧....
就讓543來給他測試看看,Spitfire到底有多少能耐...
外盒包裝依舊如以往
依舊是台灣製造
和12公分風扇相比,就知道其盒子有多大了...
直接取出Spitfire亮相,鰭片之間有海綿墊、保麗龍做為保護
安裝使用時,物必取下
共六根6mm熱導管
接觸面的加工情況
熱導管與底座及鰭片的接合情況
再來看看Spitfire站裡起來的英姿
另一個角度
說明書共有三張,安裝時有需要先看過一次
所有的零配件
再來看看安裝於4850上的情況
測試環境:
CPU:Intel Core i7 920 @ 4Ghz
MB:DFI LANParty DK X58-T3eH6
RAM:KHX16000D3ULT1K3 DDR1600 CL8 1G*3
VGA:MSI 4850 512M OCSP 700/1200 MHz
POWER:SilverStone OP750
散熱風扇:ADDA 2500轉 PWM
小正義火紅裸測平台
測試軟體:
CPU-Z
FurMark
Rivatuner
對照組先上
MSI 4850 512M OCSP 原廠散熱器,風扇全速運作
執行FurMark五分鐘,解析度2560*2048 8xAA
接著MSI 4850 512M OCSP+Spitfire+高爾夫二代 14CM 900RPM
懶得研究如何裝支撐架,所以先用菸盒支撐。
同樣執行FurMark五分鐘,解析度2560*2048 8xAA
整理過後的溫度差異表
結論:
1. 在下當初測過MSI 4850 512M OCSP後,對其散熱器表現已相當滿意
不過上了Spitfire,情況更是優異,燒機溫度差異將近10度。
2. Spitfire在安裝於顯卡時,沒有太多的問題,用於裸測也沒有問題,
不過眼尖的朋友一定看出了,如果要裝於機殼之中,肯定有很大的問題。
如果Spitfire的安裝方向如在下的一樣,安裝機殼肯定會卡到機殼底部,
如果反向安裝,則CPU散熱器絕對不能安裝塔型,連9公分級的塔型應該都不能裝。
3.價位方面,有點高貴。
4.由於散熱鰭片轉90度,所以顯卡上的記憶體、供電模組散熱相對散熱需要注意
5.如果順利安裝於機殼內,應該可以利用機殼測板的排風孔排出熱氣
但先決條件是機殼也要夠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