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機殼的兩三事 ...

呆子饅頭

進階會員
已加入
10/29/05
訊息
398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原本要回一位網友的訊息 , 結果越打越長篇、想想乾脆發文好了 ,
這樣日後要轉貼還比較方便。

電腦機殼是固定其它零組件用、金屬製的空心四方體 ,
面板樣式為迎合不同的喜好 , 而有各式花樣與造型 ,
效能並不會因為數百 or 數K的價格差距而增減 ,
有些人不清楚為何挑個殼還煞有其事地做研究 , 論壇也設專區開箱與討論 ?

又或者買家預備一筆充裕預算、卻抓不太到重點 ,
可能不清楚自身 (或怎麼表達) 需求 , 也不太明白一些設計上的差異 ,
看著許多開箱文不太能明白箇中差異。

單以價格來衡量機殼好壞也不準 , 因為 ...

通常一定價格以上的殼都不錯了 , 在內部空間夠大的前提下 ,
其它的設計沒有絕對好與壞 , 端看是否符合買家需求。


有些雜牌順應潮流把機殼黑化、標示支援顯卡長度、做個酷炫一點的機殼面板 ...
價格就跟著哄抬、毛利大為增加。

所以想尋求網友意見時 , 只提供預算與自身配備有時得到回應後還是很猶豫不決 ,
因為自身不清楚箇中差異 , 網友也不曉得你在意的點 ,
彼此有所交集的機會就很低 , 所以花點時間看看挑殼的眉角再發問應該對彼此都好 !!

底下饅頭試著逐步解說 , 圖片來源為自身以往開箱文或網路搜尋所得 !!

1. 支援顯卡長度30cm up :
鄉民常常自誇各各都有30cm、現在連挑殼也要有30cm ,
怎嘛 ? 30cm現在變全民運動了 ... 囧

機殼的size大或小一目了然 , 撇除小機殼、除非擺置的地方有空間限制 ,
一般不太會提到寬與高 ,
至於長度則是扣掉面板厚度與5.25吋磁碟槽 (裝燒錄器的位置) 後 ,
才是機殼內部組裝工作時的主要活動區。

看例圖應該比較好理解 ->
001.jpg


可是買殼時不可能帶尺去量、網拍也只能看圖怎麼辦 ?
比較簡單的方式再以上圖為例 , 固定MB的最大9孔銅柱範圍與5.25吋磁碟槽之間 ,
有類似紅色箭頭間距的通常就相去不遠了 ->
002.jpg


找張沒有間距的比較一下 ->
003.jpg


越高階顯卡通常卡身越長、甚至超過9孔MB的size ,
因此支援顯卡長度能在30cm up的話 ,
自然提高了較大的空間支援度、內部整線與散熱也會有幫助。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會標示支援顯卡長度 , 通常是內部空間真的夠大的款式 ,
畢竟有價差存在、要讓買家了解差異性 ,
可是後來許多新出的雜牌殼都跟著標 ,
會讓不熟悉的買家誤會、想說敢標數字準沒錯而購入。

2. 支援背板整線 :
如例圖中看到機殼有被框框圈選處的設計 , 表示支援將主機內一些線材藏於背板 ->
004.jpg


005.jpg


比較一下完工樣 , 兩種整線的俐落感是不是有差 ->
006.jpg


007.jpg


008.jpg


那因為將線材藏於背板 , 所以要注意該側的厚度是否足夠容納 ,
有些Power線材有加花紋編織束網、會比較粗些 ,
設計上廠商會直接將機殼寬度稍稍加大 , 或者會讓側板微微突出增加空間。

3. 硬碟架側轉90度 :
009.jpg


你說有什麼差別齁 ? 舉個比較極端的 ...
當你有類似下圖配備、臨時要拆裝多顆硬碟時就知道它的好了 ->
010.jpg


不過硬碟架側轉之後使用的SATA排線最好也改用有90度折角的 ,
這樣闔上側板時比較不會與SATA排線接頭互相擠壓。

4-1. 前置功能面板 :
音效插孔就不提了、最基本的 , 除此之外舊款式或廉價殼通常會有雙USB 2.0 port ,
新一點的平價款常見是USB 2.0、3.0 port各一 ,
有的則是USB 2.0 port *2 或 *3、但USB 3.0 port依舊 *1 ,
雙USB 3.0 port (無USB 2.0) 設計的少見 ,
中高階款的通常USB 2.0、3.0 port各2個 , 再外加其它介面 ~ 如1394、eSATA、溫控面板 ...

前置USB 3.0 port有兩種接線設計 , 其一是採延長線方式、佔用MB後方一個USB 3.0輸出 ,
缺點是大多數MB後方也才只有2個USB 3.0 port ->
011.jpg


另一方式是採內接19pin接頭 ->
012.jpg


但須MB有提供對應插槽 ->
013.jpg


有些人買了提供前置USB 3.0 19pin插槽的MB , 卻覺得有提供雙USB 2.0、3.0 port的機殼太貴 ,
可以考慮改買傳統雙USB 2.0的殼 , 再另行加裝雙USB 3.0 port的擴充面板來達到目的 ->
014.jpg


4-2. 前置功能面板的位置 :
少數位於側邊、早期常見於機殼面板下方 , 後來則多於機殼面板中段以下之間遊走 ,
有的會佔用一個外露的3.5吋磁碟槽 ->
015.jpg


016.jpg


017.jpg


018.jpg


019.jpg


這幾個位置對於組裝或使用上大多只會有程度不一的習慣、方便差異 ,
倒沒什麼問題產生 ...
要注意的是設計在 機殼面板上方機殼上方 的款式 ->
020.jpg


021.jpg


因為MB上對應前置音效或特殊I/O port (如 1394) 的排針大多做在左下角 ->
022.jpg


組裝時會遇到兩者距離過長的問題 , 所以前置功能面板位於上方的得注意線材長度 ,
要能如例圖中整線還接得到的才OK ->
PS. 之前遇過線材短到得降低燒錄器位置、音源線幾乎斜對角般拉過去才勉強接得上 ... = =
023.jpg


5. Power的位置 :
舊型號或廉價機殼的Power都是採上置 , 目前品牌大廠推出的新殼會以下置為主力 ,
Power上置的排熱對流如下圖 ->
024.jpg


整線時倒是還好、沒什麼大問題 ,
極少數遇到如下圖在MB上額外供電的插座設在較偏僻的角落 ,
得拉條較長的電源線過去 ->
025.jpg


Power下置的排熱對流如下圖 ->
026.jpg


和傳統的上置方式相比好處是重心壓低、機殼擺放較穩 ,
另外Power能獨立散熱 , 不用幫吸CPU那一帶的廢熱 , 對其壽命有正面幫助。
PS . 通常Power下置的設計會在機殼上方開孔 , 讓有需要的user自行加裝散熱風扇

不過要注意的是因為Power改下置了 , 和MB的24pin、4 (or 8) pin電源插座會離得較遠 ,
選購Power時要注意線材長度、特別是要走背線方式整線者 ->
027.jpg


6. 其它 :
‧現在流行黑化機殼、沒掉漆的話應該不用擔心生鏽問題

‧想要散熱好、大小MB都能安裝 , 支援顯卡長度30cm up是基本的

‧有無支援走背線看你的審美需求

‧前置功能面板位於上方與Power下置要注意線材長度

‧散熱風扇不是越多越好
饅頭一般維持基本的前後對流而已 , 側板不一定會裝、機殼上下方目前還沒裝過。

‧介面卡的擋板設計
大多數設計是一次性的、拆了就沒法復原 , 日後拆裝介面卡或變更安插槽位得另行 "補洞" ,
要注意的是少數幾款此處過寬 , 若等到最後安裝介面卡時才要拆恐傷到MB ,
所以建議養成習慣、鎖上MB前比對一下將會用到的擋版先行拆下 ->
031.jpg


另外有的是可重複使用 , 這就方便多了、也沒有誤傷MB的問題 ->
032.jpg


‧硬牒架是否側轉90度看你的硬碟量
比方說Power上置的機殼其顯卡會直接對上硬碟架 ,
如果要裝多顆硬碟就得避開顯示卡 , 或者挑硬碟架有側轉設計 ->
028.jpg


Power下置的機殼因為MB的位置往上移 , 插 單張 顯卡比較沒有直接對上硬碟架 ,
是否側轉90度的影響就還好 ->
029.jpg


7. 補述 :
支援顯卡長度在30cm以下的殼不是不能用 ,
有時饅頭遇到低預算、配備不多的也曾出機過幾次 ,
只是限制較多、日後擴充性也差 , 還有散熱、整線、拆裝的流暢度 ...

比方說因為空間問題挑了中階以上顯卡 , 就得犧牲硬碟可安裝的數量、反之亦然 ,
不建議搭配使用模組化電源 , 因為電源線連接Power端又會多出一截插頭長度 ,
MB請選購6孔size的大小 ,
但有些雖不足9孔size、卻是介於6孔 ~ 9孔要注意 ->
030.jpg


所以非預算不足一概不推。

最後 ... 挑到自身適用的好殼是一回事 , 怎麼使用又是另一回事了 ,
肯花時間善用機殼設計與研究整線者不多 , 殼再好也沒能有效發揮蠻可惜的 ...

以上提出一些個人看法 , 有不足之處還請幫忙回應告知、補完 , 甘蝦 ~

另外幾年前iCute 西華有個設計饅頭還蠻喜歡的 , 只是後來沒再保留下來了 ,
就是機殼面板有附燒錄器擋板、且能像門一樣側開 ->
033.jpg
 

ack001

CROWNELECTRONICS 散熱風扇業務
已加入
5/10/12
訊息
2,978
互動分數
8
點數
38
感謝大大分享~看完這篇文章,對機殼購買會更清楚自己要的及注意哪些事項了
 

fanchinkuan

高級會員
已加入
1/15/09
訊息
605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年齡
35
專業選購機殼教學文

一定要推啦
 

tw28888

榮譽會員
已加入
1/10/09
訊息
1,131
互動分數
25
點數
48
我挑機殼先看三點:
1.散熱
2.空間
3.防塵
其他就看自己喜好了
 

ozzo1924

進階會員
已加入
5/15/11
訊息
453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年齡
37
感謝您的辛苦整理分享...推!
 

rickz008

哆啦A夢小矮子!?
已加入
11/2/10
訊息
2,131
互動分數
70
點數
48
網站
kazefuyuotsukai.blogspot.com
整理得很詳盡!!

感謝樓主的分享!!
 

Zea

進階會員
已加入
3/7/10
訊息
498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受益匪淺阿 感謝大大發這篇文章
下次真的要買長一點的機殼了 整線起來也不會那麼麻煩
 

eric820602

高級會員
已加入
7/6/09
訊息
583
互動分數
0
點數
16
很詳細該注意的地方都有了!

不過一般沒有研究的使用者還是注重外觀吧XD

幾乎每天要見當然順眼最重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