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寬最大優勢在無需調整,便可觀賞全螢幕播放,除可避免上下黑邊,能保證畫面影像不變形。
以上這段您不覺得很詭異嗎?另外22吋的有沒有DVI其實差別不大,相信擁有能分辨出差別的視力者不多!
雖然超出您的預算但還是強推台灣製造的HANNS.G
這小弟不得不亂入一下 ..... 不管幾吋有沒有 DVI 還是差很大....
自己去買台有 DVI 的,然後自己在同時使用 DVI 跟 D-Sub 就知道差很大....
較明顯的差異:
1.自動調整大小:
D-Sub 是類比訊號.... 所以每次更換一種解析度,軔體就要自動 Rescan Screen Size 一次
原理是要自動抓出畫面上下左右的大小,如果軔體寫的不好.... 你會看到畫面一直跳... 很不爽!
比方說從開機一直到進入系統桌面... 基本上會切換三次解析度!! 軔體寫的好,可能閃一下就過
寫的差的... 每每 Rescan 一次... 可能畫面就會跳個 2 ~ 3 秒....
並且當 Rescan Size 時,因為是類比訊號的關系... 所以當時的畫面是亮是暗是深色系還是淺色
都會直接影響到 Rescan Size 之後的畫面大小正確性....
DVI 由於是數位式... 所以 Panel 有支援的解析度及點陣大小,早已經寫入軔體...
所以當 DVI 只要接收到不同解析度的訊號時, Display 是直接從軔體呼叫出已經預設好的
畫面大小... 所以不用像類比訊號重新 Rescan .... 也不擔心亮度色彩等等的影響...
大部份反應速度都很好.... (也有軔體寫不好切換較慢的)
2.對比銳利度:
D-Sub 類比訊號會有失真問題,用的傳輸線材(現在的線材其實都不差)視材質及長短會直接影響
輸出的品質,跟 DVI 比畫面會比較,講好聽叫朦朧美.... 講直接點叫糢糊...
DVI 數位訊號穩定0就是0 , 1就是1,較沒有失真問題,就算有失真,也容易使用軔體做運算補嘗
一些較小的細節都可以表現的出來,換做是類比可能就已經糊成一團了!但這也許需高人指點了!
所以畫面比叫銳利且較亮,剛開始使用 DVI 的使用者會不習慣.... 但是就像玩第一人稱的射擊遊戲
剛開始玩會很容易想吐... 玩一陣子習慣就不會想吐了.... 我是指遊戲,不是 LCD 啊...
只是道理相同罷了.... 看久了眼睛就習慣了!!
3.干擾(水波紋):
D-Sub 類比訊號容易被週圍的訊號所干擾,講簡單點像手機響畫面會閃會跳
除非防磁及傳輸線材做得不錯,或是 LCD 內部高壓板放置或走線不良
也會導至畫面有會有像是水波紋的干擾線上下游走等等!!
當畫面顯示黑白交接的圖型時,黑白條紋越細,水波紋干擾就越嚴重
每台情況不依... 但幾乎都會!! 有興趣的可以自行上網找一些測試 LCD 亮暗點的軟體
應該都會有黑白條紋的測試圖!!
DVI 數位訊號沒有上述問題! 可以說數位訊號的品質是非常穩定的!!
以上所言,只是概略的 DVI 跟 D-Sub 之分
所以小弟會推薦使用 DVI 或 HDMI ..... 基本上都是數位訊號!!
D-Sub 類比訊號... 就讓她退休走入歷史吧!!
如果樓主要便宜又有 DVI 介面的機種! 兩大拍賣網逛逛應該都看得到!!
目前自己覺得 C/P 值高的機種... 宏通 Honton 跟 Hanns.G 都不錯!!
價位大概都在 4500 左右!! 破 5000 的也有很多好的選擇! 就看自己喜歡哪一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