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第一台電腦是386電腦,386的CPU沒記錯的話是悍死主機板上根本沒有可以換的機會,那時候要超頻只能拿主機版去改裝裡面的某些零件,第一次超頻好像是486D/SX CPU時代,486時代就已經出現插槽可以替換CPU,手法已經忘記了,記得好像在CPU上面動一點手腳騙主機板CPU是更高階的CPU,或是用銀漆去亂塗CPU把鎖死的倍頻改掉,就可以順利升級,以前蠻流行看那個接腳圖然後塗鉛筆或銀漆或是用細電線去調倍頻,那時候常常手殘燒掉CPU。
以前超頻大多是來硬的比較多,BIOS裡面沒有像現在那麼多超頻選項,以前根本就不能調整,比較有印象可以從BIOS裡面調,是後來進入Pentium時代和AMD共用拆槽之後,那時因為CPU多元化可替換因此主機上可以提供使用者手動設定CPU的資訊,那時候插槽沒記錯是Scoket 7也就是人生中第一次買AMD的CPU(K6),Scoket 7之後超頻的資訊才真正流通和發揚,不然以前只能從雜誌或是書本上看一些資訊(那時候Internet 網頁這種東西才剛剛發展,資訊貧乏),這個Scoket 7插槽要講歷史可以講1千零1夜,AMD當時就是靠這個Scoket 7(K6)插槽鹹魚翻身的,不然以前386-486時代幾乎9成9的PC電腦都是Intel CPU,可以說完全獨霸整個個人電腦市場(以前古早時代電腦大多不是APPLE就是INTEL)。
題外話:
Pentium後來要進入Pentium II的時候,Intel做了一個可能是他們有史以來最後悔的決定,就是把Scoket改成Slot,Pentium II剛出來的時候竟然像是任天堂的卡夾,外面還包一層殼...,這跟超頻就無關了,只是附帶提一下而已,有興趣的還是爬一下以前歷史就知道了,以前我記得還有VIA和另一家Cyrix開頭的CPU廠商,共4家CPU可以選,只是後來不是被併吞就是不幹了。
小弟最早超頻的歷史都是90年代初期,現在腦袋已經老了記憶不好,等前輩繼續補充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