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以機殼為主的NZXT,最近也將產品觸角伸向了CPU散熱器。HAVIK 140 是 NZXT第一款的CPU散熱器,採用兩顆14公分圓框風扇,中間夾著塔型散熱器,乍看之下就像是一個大漢堡,體積相當龐大,最主要是針對超頻玩家所設計。先前林董就有測試過,小弟最近也入手了一顆來跟各位分享一下。
NZXT HAVIK 140搭配主體配色採黑白色系包裝。
從外盒就可以看出HAVIK 140的猛樣。
特點安裝容易、6x6mm的熱導管、25dBA的風扇音量、100%的焊接(這裡應該是指導管、鰭片、銅底之間的接觸密合?)。
背面有說明了一些特點及規格。HAVIK 140可用於目前市售的AMD及INTEL平台。
規格的部份。
開箱!
兩顆14公分散熱風扇。
內容物有安裝說明書、散熱器、兩顆14公分風扇、配件包。
配件包內有背板、橡膠拉丁扣、扣具、散熱膏、風扇接線、絕緣貼片...等。
背板是AMD與INTEL平台共用。
安裝說明書相當清楚明白。
下一頁-風扇及散熱器細節
[multipage=風扇及散熱器細節]
所附的風扇造型特殊,有九片波浪狀的葉片,為定速1200RPM轉速,噪音值為25dBA。
風扇規格12V / 0.3A / 3.6W。
兩顆風扇可以透過轉接線轉成一個3PIN。
散熱器本體為鋁質鰭片,中間穿插6根6mm的熱導管,配上銅鍍鎳的底座。
散熱鰭片的左右兩側有凹槽,是用來固定風扇。
散熱器頂部。
六根熱導管。
與CPU接觸的底座為銅底材質,外表有鍍上了一層鎳。
風扇的扣具是採用橡膠材質,拉丁穿出風扇孔之後扣到左右兩側的溝槽上。有些網友應該會擔心橡膠年久老化斷裂的問題,老實說,小弟也不確定這東西可以撐多少年硬化脆裂,不過沒使用鐵線扣應該是為了吸震。
大漢堡組裝完成。
下一頁-溫度測試
[multipage=溫度測試]
安裝沒有太大的難度,說明書拿出來照本宣科三兩下就完成了。
大型散熱器的通病就是有可能會卡到最內側的記憶體插槽,如果像底下這種散熱片比較高的就殘念了。
接著實測一下溫度的表現。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7-2600K
CPU Cooler: NZXT HAVIK 140
RAM: GSKILL DDR3 2133 2GBx2
MB: GIGABYTE GA-Z68XP-UD3P
VGA: AMD HD 6670
HDD: Seagate Barracuda 7200.12 1TB
PSU: ThermalTake Toughpower 1350W 模組化電源測試
OS: Windows 7 64bit
室溫:28度, 空調
測試直接跑HyperPI 32M x8讓處理器達100%的使用。
先來看看CPU 1.33V,超頻4.3GHz的表現。
待機時溫度最高為39度,執行HyperPI 32M最高溫為63度。
接著是1.5V,超頻4.9GHz。
待機溫度為41度,執行HyperPI 32M最高溫為79度。
最後當然也是上個5GHz才交代得過去,不過這顆2600K體質不佳,電到1.6V左右才能跑過測試。
待機溫度為43度,執行HyperPI 32M最高溫為87度。
NZXT HAVIK 140 溫度表現不錯,雖然沒有林董測的溫度那麼低(因為電壓不同的關係),不過這顆體質欠佳的2600K仍可壓在87度左右,還稱得上滿意。至於噪音的部份,因為採用裸測平台,聲音其實算有,但並不明顯。
NZXT HAVIK 140搭配主體配色採黑白色系包裝。

從外盒就可以看出HAVIK 140的猛樣。

特點安裝容易、6x6mm的熱導管、25dBA的風扇音量、100%的焊接(這裡應該是指導管、鰭片、銅底之間的接觸密合?)。

背面有說明了一些特點及規格。HAVIK 140可用於目前市售的AMD及INTEL平台。

規格的部份。

開箱!

兩顆14公分散熱風扇。

內容物有安裝說明書、散熱器、兩顆14公分風扇、配件包。

配件包內有背板、橡膠拉丁扣、扣具、散熱膏、風扇接線、絕緣貼片...等。

背板是AMD與INTEL平台共用。

安裝說明書相當清楚明白。

下一頁-風扇及散熱器細節
[multipage=風扇及散熱器細節]
所附的風扇造型特殊,有九片波浪狀的葉片,為定速1200RPM轉速,噪音值為25dBA。


風扇規格12V / 0.3A / 3.6W。

兩顆風扇可以透過轉接線轉成一個3PIN。

散熱器本體為鋁質鰭片,中間穿插6根6mm的熱導管,配上銅鍍鎳的底座。

散熱鰭片的左右兩側有凹槽,是用來固定風扇。


散熱器頂部。

六根熱導管。



與CPU接觸的底座為銅底材質,外表有鍍上了一層鎳。

風扇的扣具是採用橡膠材質,拉丁穿出風扇孔之後扣到左右兩側的溝槽上。有些網友應該會擔心橡膠年久老化斷裂的問題,老實說,小弟也不確定這東西可以撐多少年硬化脆裂,不過沒使用鐵線扣應該是為了吸震。

大漢堡組裝完成。

下一頁-溫度測試
[multipage=溫度測試]
安裝沒有太大的難度,說明書拿出來照本宣科三兩下就完成了。

大型散熱器的通病就是有可能會卡到最內側的記憶體插槽,如果像底下這種散熱片比較高的就殘念了。

接著實測一下溫度的表現。
測試平台
CPU: Intel Core i7-2600K
CPU Cooler: NZXT HAVIK 140
RAM: GSKILL DDR3 2133 2GBx2
MB: GIGABYTE GA-Z68XP-UD3P
VGA: AMD HD 6670
HDD: Seagate Barracuda 7200.12 1TB
PSU: ThermalTake Toughpower 1350W 模組化電源測試
OS: Windows 7 64bit
室溫:28度, 空調
測試直接跑HyperPI 32M x8讓處理器達100%的使用。
先來看看CPU 1.33V,超頻4.3GHz的表現。
待機時溫度最高為39度,執行HyperPI 32M最高溫為63度。

接著是1.5V,超頻4.9GHz。
待機溫度為41度,執行HyperPI 32M最高溫為79度。

最後當然也是上個5GHz才交代得過去,不過這顆2600K體質不佳,電到1.6V左右才能跑過測試。
待機溫度為43度,執行HyperPI 32M最高溫為87度。

NZXT HAVIK 140 溫度表現不錯,雖然沒有林董測的溫度那麼低(因為電壓不同的關係),不過這顆體質欠佳的2600K仍可壓在87度左右,還稱得上滿意。至於噪音的部份,因為採用裸測平台,聲音其實算有,但並不明顯。
附件
最後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