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蟒

  1. 該不會

    ANACOMDA G5 Python DDR5-8000 RGB 32G 簡單開箱

    隨著時間慢慢推移,DDR4 跟 DDR5 平台建置成本差距已經不大 DDR5 的頻率也從早期的 4800/5200 推進到現在常見的 6000 然而就跟 CPU 頻率一樣,追求更高極限的使用者一定是有的 巨蟒這次新推出的 G5 Python 系列比先前的 ET 系列有著更高的頻率 頻率涵蓋目前主流的 DDR5-6000 到 DDR5-8000 之前比較常用的其實也就是那幾組 CL30 kit,這次就來看一下 DDR5-8000 差多少 包裝正面一覽 基本上台灣幾家主機板廠推出的 RGB 燈效同步都在支援範圍 不同頻率的外包裝應該是共用的 可以看到...
  2. 該不會

    大容量新選擇 Anacomda i4X 4T 簡單開箱

    『等一下,我已經沒有OO (插槽) 了』 在 Flash 價格持續下探的這陣子,這應該是很多人的心聲 一般人比較常入手的 1T 從 3-4k 一路下探到 2k 以內 Gen4 2T 可以在 3k 內找到高階 8ch 帶 dram 的型號 然後現在該輪到 4T 表演了 Anacomda 最近針對 i4X 推出了新的 4T 容量版本,採用蠻常見的 Phison E18 方案 包裝正面,標榜的特色基本上就是二代 Gen4 SSD 會有的特性 像是讀取速度可達 7000 MB/s、支援 NVMe 1.4 協定、具備 SLC Cache 等等...